踏板摩托车左右车体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78457 阅读:3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踏板摩托车左右车体连接结构,左车体和右车体通过安装座配合螺钉连接;右车体搭接在左车体上,右车体和左车体再通过圆柱销和圆孔配合。左车体和右车体还与尾灯连接,在尾灯上设有挂板,左车体或右车体上设有对应的挂钩,挂钩紧钩在挂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左右车体尾部,除了原来的自攻钉配合外,还通过配对的销和孔结构,使得车体尾部左右方向的合缝进一步得到保证。此外,在其中一侧车体尾部还设计有挂钩,在装配时与尾灯上增设的挂板钩在一起,这样左右车体上下方向合缝性也有了保证,同时使左右车体与尾灯成为一个联动的整体。由于合缝性得到提高,整车的外观商品性自然得到提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踏板摩托车,具体指踏板摩托车左右车体连接结构,属于摩 托车

技术介绍
踏板摩托车车身几乎全部被覆盖件所包围,考量覆盖件,合缝大小是一个非常重 要的因素,包括覆盖件之间以及覆盖件和其它部件之间的合缝大小,这直接影响到产品的 外观和销售。尤其是座垫周围,由于尾部设置有尾灯,故还涉及到两侧覆盖件与尾灯的连接 和合缝。在摩托车行业,将座垫两侧的两覆盖件分别称为左车体和右车体。现有的踏板车车体不外乎两种结构,左右车体各自分离和整个车体一体成型。对 于分离结构,为了实现左右车体的连接,在左右车体上各设有自攻螺钉安装座,两者在安装 座位置通过自攻螺钉得以连接。但自攻螺钉加安装座的结构设计,只是保证了两者在装配 时的连接,因为只有一个连接点,故难以保证两者的合缝大小,离连接点越远,合缝大小更 难以保证。而整体车体结构又由于其结构复杂,模具设计困难,造成模具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车体装配后左 右车体合缝大小的踏板摩托车左右车体连接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踏板摩托车左右车体连接结构,包括左车 体和右车体,左车体和右车体通过各自设置的安装座配合螺钉连接;所述右车体搭接在左 车体上,在右车体内侧设有圆柱销,左车体上设有对应的圆孔,圆柱销插接在圆孔中。进一步地,所述左车体和右车体还与尾灯连接,在尾灯上设有挂板,左车体或右车 体上设有对应的挂钩,挂钩紧钩在挂板上。本技术在左右车体尾部,除了原来的自攻钉配合外,还通过配对的销和孔结 构,使得车体尾部左右方向的合缝进一步得到保证。此外,在其中一侧车体尾部还设计有挂 钩,在装配时与尾灯上增设的挂板钩在一起,这样左右车体上下方向合缝性也有了保证,同 时使左右车体与尾灯成为一个联动的整体。由于合缝性得到提高,整车的外观商品性自然 得到提高。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图IA-A剖视图。图3-图2局部放大图。图4-本技术左车体结构图。图5-本技术右车体结构图。图6-本技术右车体背面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和图2,从图上可以看出,本技术踏板摩托车左右车体连接结构,包 括左车体1和右车体2,左车体1和右车体2通过各自设置的安装座3配合螺钉连接。所述 右车体2搭接在左车体1上,在右车体2内侧设有圆柱销4 (见图5和图6),左车体1上设 有对应的圆孔5 (见图4),圆柱销4插接在圆孔5中,同时参见图3。图中标记9为车架。上述左车体和右车体的搭接关系可以交换,即也可以是左车体搭接在右车体上, 此时圆柱销设于左车体内侧,圆孔设于右车体上。为了进一步地保证装配后的合缝效果,本技术在左车体和右车体与尾灯传统 连接基础上,在尾灯6上增设有挂板7,在右车体2 (或左车体)上设有对应的挂钩8,挂钩8 紧钩在挂板7上,见图3。本技术采用一侧车体压在另一侧车体上的结构设计。在左右车体尾部,除了 原有的自攻钉配合外,还设计了圆柱销与圆孔配合结构,这样使得两者在车体尾部左右方 向的合缝得到保证。在此基础上,在一侧车体尾部还设计有挂钩,在装配时与尾灯上增设的 挂板紧紧钩接在一起,这样左右车体在上下方向上的合缝也有了保证,同时使左右车体与 尾灯成为一个联动的整体。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 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 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 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踏板摩托车左右车体连接结构,包括左车体(1)和右车体(2),左车体(1)和右车体 (2)通过各自设置的安装座(3)配合螺钉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车体(2)搭接在左车体 (1)上,在右车体(2)内侧设有圆柱销(4),左车体(1)上设有对应的圆孔(5),圆柱销(4)插 接在圆孔(5)中。2.踏板摩托车左右车体连接结构,包括左车体和右车体,左车体和右车体通过各自设 置的安装座配合螺钉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车体搭接在右车体上,在左车体内侧设有圆 柱销,右车体上设有对应的圆孔,圆柱销插接在圆孔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踏板摩托车左右车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车 体(1)和右车体(2 )还与尾灯(6 )连接,在尾灯(6 )上设有挂板(7 ),左车体或右车体上设有 对应的挂钩(8 ),挂钩(8 )紧钩在挂板(7 )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踏板摩托车左右车体连接结构,左车体和右车体通过安装座配合螺钉连接;右车体搭接在左车体上,右车体和左车体再通过圆柱销和圆孔配合。左车体和右车体还与尾灯连接,在尾灯上设有挂板,左车体或右车体上设有对应的挂钩,挂钩紧钩在挂板上。本技术在左右车体尾部,除了原来的自攻钉配合外,还通过配对的销和孔结构,使得车体尾部左右方向的合缝进一步得到保证。此外,在其中一侧车体尾部还设计有挂钩,在装配时与尾灯上增设的挂板钩在一起,这样左右车体上下方向合缝性也有了保证,同时使左右车体与尾灯成为一个联动的整体。由于合缝性得到提高,整车的外观商品性自然得到提高。文档编号B62K11/02GK201872844SQ201020567040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9日专利技术者刘东东, 李柱庆, 杨雷, 陈灏, 魏长全 申请人: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踏板摩托车左右车体连接结构,包括左车体(1)和右车体(2),左车体(1)和右车体(2)通过各自设置的安装座(3)配合螺钉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车体(2)搭接在左车体(1)上,在右车体(2)内侧设有圆柱销(4),左车体(1)上设有对应的圆孔(5),圆柱销(4)插接在圆孔(5)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长全杨雷李柱庆陈灏刘东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