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碰撞自脱落踏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33088 阅读:4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6 1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碰撞自脱落踏板结构,包括踏板支座、踏板臂、踏板轴套、轴承、弹簧、支撑轴承、中心轴、弹簧卡片及顶杆;中心轴依次穿过踏板支座、轴承、踏板轴套、弹簧、支撑轴承后,由弹簧卡片卡接固定;顶杆的一端与管梁固定连接,顶杆的另一端与弹簧卡片相抵。本技术方案解决了车辆在发生碰撞时出现的踏板入侵所造成的伤害,同时该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对原踏板变动小,便于布置,对车辆的安全性有极大的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动系统
,特别是指一种碰撞自脱落踏板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安全性能要求不断提高,整车碰撞时对踏板入侵量的要求愈来愈高,为防止踏板入侵,导致对驾驶员腿部伤害,因此需要研发一种可以在碰撞时可以脱落的踏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碰撞自脱落踏板结构,以解决车辆发生碰撞时,由于踏板入侵造成驾驶员腿部伤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碰撞自脱落踏板结构,包括踏板支座、踏板臂、踏板轴套、轴承、弹簧、支撑轴承、中心轴、弹簧卡片及顶杆;所述踏板轴套与所述踏板臂固定连接;在所述踏板支座上设置有相对的中心轴安装孔;所述轴承与所述支撑轴承分别设置于所述踏板轴套的两端;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轴套内;所述中心轴依次穿过所述踏板支座上一侧的所述中心轴安装孔、所述轴承、所述踏板轴套、所述弹簧、所述支撑轴承及所述踏板支座另一侧上的所述中心轴安装孔后,由所述弹簧卡片卡接固定;所述顶杆的一端与管梁固定连接,所述顶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弹簧卡片相抵。所述踏板支座包括底座及固定于底座上的两个侧壁,分别为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中心轴安装孔,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中心轴安装孔相对的第二中心轴安装孔,所述踏板轴套、所述踏板臂、所述轴承、所述弹簧及所述支撑轴承均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第一中心轴安装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中心轴安装孔的孔径;所述第一中心轴安装孔的孔径与所述轴承内径相同;所述第二中心轴安装孔的孔径与所述支撑轴承的内径相同。所述中心轴自左至右由三个直径依次缩小的圆柱体组成,分别为第一圆柱体、第二圆柱体和第三圆柱体;所述第一圆柱体与所述第二圆柱体相连接处形成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二圆柱体与所述第三圆柱体相连接处形成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一圆柱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中心轴安装孔的直径;在所述第三圆柱体远离所述第二圆柱体的一端侧表面设置有一圈卡槽,所述弹簧卡片卡于所述卡槽内;所述第三圆柱体穿入所述弹簧后,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台阶面相抵,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轴承的端面相抵。所述弹簧卡片包括卡接部和顶杆配合部;所述卡接部上设置有U型开口,所述U型开口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所述顶杆配合部与所述顶杆相抵。还包括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套于所述踏板轴套的外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解决了车辆在发生碰撞时出现的踏板入侵所造成的伤害,同时该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对原踏板变动小,便于布置,对车辆的安全性有极大的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踏板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踏板结构剖视图;图3为中心轴剖视图;图4为弹簧卡片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中心轴,2弹簧卡片,3踏板支座,4踏板臂,5踏板轴套,6回位弹簧,7轴承,8弹簧,9支撑轴承,10顶杆,11第一圆柱体,12第二圆柱体,13第三圆柱体,14卡槽,15第一台阶面,16第二台阶面,21卡接部,22顶杆配合部,211U型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本申请提供一种碰撞自脱落踏板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踏板支座3、踏板臂4、踏板轴套5、轴承7、弹簧8、支撑轴承9、中心轴1、弹簧卡片2及顶杆10。踏板轴套与踏板臂固定连接;在踏板臂上设置踏板轴套穿孔,踏板轴套穿入该踏板轴套穿孔后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踏板支座3上设置有相对的中心轴安装孔;踏板支座3包括底座31及固定于底座上的两个侧壁,分别为第一侧壁32和第二侧壁33,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中心轴安装孔,第二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中心轴安装孔相对的第二中心轴安装孔,踏板轴套5、踏板臂4、轴承7、弹簧8及支撑轴承9均设置于第一侧壁32与第二侧壁33之间。第一中心轴安装孔的孔径大于第二中心轴安装孔的孔径;第一中心轴安装孔的孔径与轴承内径相同;第二中心轴安装孔的孔径与支撑轴承的内径相同。轴承与支撑轴承分别设置于踏板轴套的两端;弹簧设置于轴套内;轴承和支撑轴承均起到支撑踏板轴套的作用,同时实现踏板轴套与中心轴的相对转动,同时也起到支撑弹簧的作用,在本申请中,轴承和支撑轴承均具有自润滑作用。中心轴1依次穿过踏板支座上一侧的中心轴安装孔、轴承、踏板轴套、弹簧、支撑轴承及踏板支座另一侧上的中心轴安装孔后,由弹簧卡片卡接固定;在装配后,弹簧呈压缩状态,当弹簧卡片被顶出时,弹簧利用压缩的弹力将中心轴弹出。顶杆10的一端与管梁固定连接,顶杆的另一端与弹簧卡片相抵。中心轴自左至右由三个直径依次缩小的圆柱体组成,分别为第一圆柱体11、第二圆柱体12和第三圆柱体13;第一圆柱体与第二圆柱体相连接处形成第一台阶面15,第二圆柱体与第三圆柱体相连接处形成第二台阶面16。第一圆柱体的直径大于第一中心轴安装孔的直径;防止中心轴在弹簧的弹力下弹出。在第三圆柱体13远离第二圆柱体的一端侧表面设置有一圈卡槽14,弹簧卡片卡于卡槽内,弹簧卡片将中心轴固定,同时弹簧卡片对中心轴施加轴向力,抵御弹簧产生的弹力。第三圆柱体穿入弹簧后,弹簧的一端与第二台阶面相抵,弹簧的另一端与支撑轴承的端面相抵,在正常状态下,弹簧被压缩于第二台阶面与支撑轴承之间。弹簧卡片2包括卡接部21和顶杆配合部22;卡接部上设置有U型开口211,U型开口与卡槽卡接配合;顶杆配合部与顶杆相抵。还包括回位弹簧6,回位弹簧6套于踏板轴套5的外侧。工作原理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踏板整体后移,此时顶杆10(因顶杆固定在管梁上,在发生碰撞时,顶杆不会发生后移)将弹簧卡片2顶出,这时由于中心轴1失去弹簧卡片2约束,在弹簧8弹力作用下,中心轴1脱离踏板支座3、踏板轴套5,由于中心轴1被弹出,踏板轴套5及踏板臂4失去支撑,踏板臂4自动脱落,防止踏板臂向驾驶员方向入侵。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在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碰撞自脱落踏板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碰撞自脱落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踏板支座、踏板臂、踏板轴套、轴承、弹簧、支撑轴承、中心轴、弹簧卡片及顶杆;所述踏板轴套与所述踏板臂固定连接;在所述踏板支座上设置有相对的中心轴安装孔;所述轴承与所述支撑轴承分别设置于所述踏板轴套的两端;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轴套内;所述中心轴依次穿过所述踏板支座上一侧的所述中心轴安装孔、所述轴承、所述踏板轴套、所述弹簧、所述支撑轴承及所述踏板支座另一侧上的所述中心轴安装孔后,由所述弹簧卡片卡接固定;所述顶杆的一端与管梁固定连接,所述顶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弹簧卡片相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碰撞自脱落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踏板支座、踏板臂、踏板轴套、轴承、弹簧、支撑轴承、中心轴、弹簧卡片及顶杆;所述踏板轴套与所述踏板臂固定连接;在所述踏板支座上设置有相对的中心轴安装孔;所述轴承与所述支撑轴承分别设置于所述踏板轴套的两端;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轴套内;所述中心轴依次穿过所述踏板支座上一侧的所述中心轴安装孔、所述轴承、所述踏板轴套、所述弹簧、所述支撑轴承及所述踏板支座另一侧上的所述中心轴安装孔后,由所述弹簧卡片卡接固定;所述顶杆的一端与管梁固定连接,所述顶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弹簧卡片相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撞自脱落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支座包括底座及固定于底座上的两个侧壁,分别为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中心轴安装孔,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中心轴安装孔相对的第二中心轴安装孔,所述踏板轴套、所述踏板臂、所述轴承、所述弹簧及所述支撑轴承均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碰撞自脱落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心轴安装孔的孔径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成汪江施超孟祥伟赖燕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