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轮摩托车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57405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三轮摩托车车架,包括上主梁、车头转向立管和左右两侧下弯梁以及左右两侧纵梁,其特征是每侧的下弯梁都和纵梁成一体式结构,由槽钢成型,两侧槽钢开口相对;下弯梁的上端与上主梁前端连接,上主梁的后端设有前横梁,前横梁通过其上焊接的支撑梁与纵梁连接在一起,并且纵梁在前横梁处成“S”形弯曲;它的车头转向立管向后倾斜的角度为22-26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结构合理简单,强度高,刚度合适,变形小,更有效的解决了前后车架容易断裂的问题;同时转向立管向后倾斜的角度通过车架的模态分析得出,角度合理,驾驶时,手把抖动轻,驾驶舒适。(*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摩托车
,涉及一种三轮摩托车车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三轮摩托车车架的纵梁,以及车架的前架和后架通常全是 采用两段式,再焊接连接固定,而焊接处因焊接导致应力集中和疲劳强度差使得车架焊接 处易断裂或车架变形大。为减小这一现象通常将车架的纵横梁等采用型钢方管制作,造成 了车架的重量增加且材料、生产成本高。另外,三轮摩托车的车头转向立管向后倾斜角度一 般都是根据三轮摩托车外观需求设计的,而不是根据车辆的运行性能,不够合理,以致导致 三轮摩托车在骑行过程中,普遍存在手把严重抖动问题,驾驶很不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三轮摩托车车架,用以有效地克 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弊端。本技术的目的是在现有技术三轮摩托车架的基础上改 进实现的它包括上主梁、车头转向立管和左右两侧下弯梁以及左右两侧纵梁,其特征在于 每侧的下弯梁都和纵梁成一体式结构,由槽钢成型,两侧槽钢开口相对;下弯梁的上端与上 主梁前端连接,上主梁的后端设有前横梁,前横梁通过其上焊接的支撑梁与纵梁连接在一 起,并且纵梁在前横梁处成“S”形弯曲;它的车头转向立管向后倾斜的角度为2216度。本技术设计新颖,结构合理简单,其下弯梁和纵梁成一体式结构,强度高,刚 度合适,变形小,更有效的解决了前后车架容易出现断裂的问题;同时转向立管向后倾斜的 角度通过车架的模态分析得出,角度合理,通过常用车速段试验也证明,驾驶时,手把抖动 轻,驾驶舒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给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 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根据图1、图2所示,图中3是下弯梁,和纵梁6成一体式结构,由槽钢成型,两侧槽 钢开口相对;下弯梁3的上端与上主梁2前端连接,上主梁2的后端设有前横梁8,前横梁 8通过其上焊接的支撑梁4与纵梁6连接在一起,并且纵梁6在前横梁8处成“S”形弯曲, 纵梁6的后部依次设置有两端都带有吊耳总成5的中横梁9和后横梁10,且中横梁9和前 横梁8之间设有连接梁11 ;它的车头转向立管1向后倾斜的角度为2216度。为了进一步提过纵梁6的强度,上述所说由槽钢制成的纵梁6内可设置有若干横 向加强筋7。为进一步减轻三轮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车把抖动的问题,所说转向立管1向后倾 斜的角度优选为24度。权利要求1.一种三轮摩托车车架,它包括上主梁O)、车头转向立管⑴和左右两侧下弯梁⑶ 以及左右两侧纵梁(6),其特征在于每侧的下弯梁(3)都和纵梁(6)成一体式结构,由槽钢 成型,两侧槽钢开口相对;下弯梁(3)的上端与上主梁( 前端连接,上主梁O)的后端设 有前横梁(8),前横梁( 通过其上焊接的支撑梁(4)与纵梁(6)连接在一起,并且纵梁(6) 在前横梁(8)处成“S”形弯曲;它的车头转向立管(1)向后倾斜的角度为2246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说由槽钢制成的纵梁(6)内 设置有若干横向加强筋(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说转向立管(1)向后倾斜的 角度为24度。专利摘要一种三轮摩托车车架,包括上主梁、车头转向立管和左右两侧下弯梁以及左右两侧纵梁,其特征是每侧的下弯梁都和纵梁成一体式结构,由槽钢成型,两侧槽钢开口相对;下弯梁的上端与上主梁前端连接,上主梁的后端设有前横梁,前横梁通过其上焊接的支撑梁与纵梁连接在一起,并且纵梁在前横梁处成“S”形弯曲;它的车头转向立管向后倾斜的角度为22-26度。本技术设计新颖,结构合理简单,强度高,刚度合适,变形小,更有效的解决了前后车架容易断裂的问题;同时转向立管向后倾斜的角度通过车架的模态分析得出,角度合理,驾驶时,手把抖动轻,驾驶舒适。文档编号B62K11/02GK201849594SQ20102051330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7日专利技术者余柳平, 袁守利 申请人:山东北易车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轮摩托车车架,它包括上主梁(2)、车头转向立管(1)和左右两侧下弯梁(3)以及左右两侧纵梁(6),其特征在于每侧的下弯梁(3)都和纵梁(6)成一体式结构,由槽钢成型,两侧槽钢开口相对;下弯梁(3)的上端与上主梁(2)前端连接,上主梁(2)的后端设有前横梁(8),前横梁(8)通过其上焊接的支撑梁(4)与纵梁(6)连接在一起,并且纵梁(6)在前横梁(8)处成“S”形弯曲;它的车头转向立管(1)向后倾斜的角度为22-26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守利余柳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北易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