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失效时的液压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094990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失效时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手动控制阀、减压阀、若干个换挡控制阀和若干个电磁阀,每个电磁阀控制一个换挡控制阀,液压控制系统设有跛行挡控制阀,每个电磁阀的控制端口分别经单向阀与跛行挡控制阀的控制端口连通,跛行挡控制阀的输入端口与减压阀的输出端口连通,跛行挡控制阀的输出端口与手动控制阀连通,车辆自动变速器在电控系统失效的情况下,手动控制阀能够配合其它换挡元件实现倒挡或前进挡,使车辆能够顺利地以前进挡和倒挡行驶;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在电控系统突然失效的情况下,蓄能器和节流孔能够顺利地先进入空挡,然后平缓地进入跛行挡行驶。(*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电控系 统失效时,能够使车辆行驶的液压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装载在汽车上的自动变速器,通过油压控制装置来控制多个离合器或制动 器的接合状态,通过在各变速挡形成变速机构的传递线路,能够实现前进时的各变速挡和 后退挡。在上述这种油压控制装置中,为了在发生了某些失效时防止本不期望的摩擦接合 要素接合,另外为了抑制电力消耗,而优选使用上述多个电磁阀在非通电时不输出油压的 常闭式的阀。因此,这种油压控制装置在正常状态下,基于换挡杆的操作将挡位变更为前进 挡或后退挡时,接通所需的电磁阀,向前进的变速挡或后退的变速挡中接合的摩擦接合要 素的油压伺服器供给接合压,但是,在上述油压控制装置中,因某些失效,使得形成后退挡 所需的电磁阀仍然处于非通电的状态时,不会形成后退挡,即存在汽车无法后退行驶的问 题,导致车辆行驶不方便。有的车辆在电控系统失效时,能够实现前进挡,也能实现倒挡,但是这些功能的实 现,是通过不同类型的电磁阀的功能实现的,其工作原理是采用常开和常闭两种类型电磁 阀,常闭电磁阀输出压力随电流的增大而减小,当无电流时,产生最大的控制压力,以此来 控制换挡阀的动作;常开电磁阀输出压力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当无电流时,产生的控制压 力为零,以此来控制换挡阀的动作。当电控系统失效时,无电流供给电磁阀,此时常闭电磁 阀的输出压力最大,此压力控制换挡阀,来控制离合器的结合。常开和常闭电磁阀相互之间 不能通用和互换,不利于装配、维修和更换,增加了制造和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控系统失效时, 能够使车辆行驶的液压控制系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失 效时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手动控制阀、减压阀、若干个换挡控制阀和若干个电磁阀,每个 电磁阀控制一个换挡控制阀,其特征是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设有跛行挡控制阀,每个电磁阀 的控制端口分别经单向阀与跛行挡控制阀的控制端口连通,跛行挡控制阀的输入端口与减 压阀的输出端口连通,跛行挡控制阀的输出端口与手动控制阀连通。作为上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换挡控制阀包括第一换挡控制阀、第二换挡控制阀、第三换挡控制阀、第四换 挡控制阀和第五换挡控制阀,每个换挡控制阀分别设有输入端口、输出端口、第一控制端 口、第二控制端口和泄油口。所述跛行挡控制阀的输出端口分别与第二换挡控制阀的第一控制端口和第五换 挡控制阀的第一控制端口连通。所述第四换挡控制阀与第五换挡控制阀的输入端口分别连通油泵的输出端口。所述跛行挡控制阀与单向阀之间的油路上设有蓄能器和节能孔。所述手动控制阀设有第一输入端口、第二输入端口、第一输出端口、第二输出端 口、第三输出端口和泄油口,第一输入端口连通油泵。所述第二输入端口与跛行挡控制阀的输出端口连通。所述手动控制阀的第一输出端口与第一换挡控制阀的第一控制端口连通。所述手动控制阀的第二输出端口与第四换挡控制阀的第一控制端口连通。所述手动控制阀的第三输出端口分别与第一换挡控制阀、第二换挡控制阀和第三 换挡控制阀的输入端口连通。所述手动控制阀包括阀体,阀体上设有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第一输出端口、 第二输入端口、第二输出端口、第二连通孔、第一输入端口和第一连通孔依次设置在阀体 上,第三输出端口连通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所述阀体内设有阀芯,阀芯内设有阀腔,泄油口设置在阀腔一端。所述阀芯上设有六个与阀腔连通的通油孔,自远离第一输出端口的一侧依次为第 一通油孔、第二通油孔、第三通油孔、第四通油孔、第五通油孔和第六通油孔。所述第一通油孔与第二通油孔之间的阀芯上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三通油孔与第四通油孔之间的阀芯上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三通油孔位置处的阀芯上设有第三环形槽。所述电磁阀为常开电磁阀。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车辆自动变速器在电控系统失效 的情况下,手动控制阀能够配合其它换挡元件实现倒挡或前进挡,使车辆能够顺利地以前 进挡和倒挡行驶;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在电控系统突然失效的情况下,蓄能器和节流孔能 够顺利地先进入空挡,然后平缓地进入跛行挡行驶;电磁阀全部使用相同型号的常开电磁 阀,降低了装配、制造和维修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液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换挡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换挡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三换挡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四换挡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五换挡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跛行挡控制阀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跛行挡控制阀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手动控制阀的原理图;附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手动控制阀处于停车挡位P时的状态图;附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手动控制阀处于倒车挡位R时的状态图;附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手动控制阀处于空挡挡位N时的状态图;附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手动控制阀处于前进挡位D时的状态图。图中,1-第一换挡控制阀,2-第二换挡控制阀,3-第三换挡控制阀,4-第四换挡控制阀, 5-第五换挡控制阀,6-第一电磁阀,7-第二电磁阀,8-第三电磁阀,9-第四电磁阀,10-第 五电磁阀,11-手动控制阀,12-跛行挡控制阀,13-蓄能器13,14-节能孔,15-减压阀, 16-油泵,17-单向阀,18-第二控制端口,19-第一控制端口,20-输入端口,21-输出端口, 22-泄油口,23-第二控制端口,24-第一控制端口,25-输入端口,26-输出端口,27-泄油 口,28-第二控制端口,29-第一控制端口,30-输入端口,31-输出端口,32-泄油口,33-第 二控制端口,34-第一控制端口,35-输入端口,36-输出端口,37-泄油口,38-第二控制端 口,39-第一控制端口,40-输入端口,41-输出端口,42-泄油口,43-控制端口,44-输入端 口,45-输出端口,46-泄油口,47-截流孔,60-第三环形槽,61-阀体,62-阀芯,63-阀腔, 64-第一输出端口,65-第二环形槽,66-第一输入端口,67-第一通油孔,70-第二通油孔, 71-第三通油孔,72-第四通油孔,73-第五通油孔,74-第六通油孔,75-泄油口,611-第 一环形槽,612-第一连通孔,613-第三输出端口,614-第二连通孔,615-第二输出端口, 616-第二输入端口。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失效时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手动 控制阀11、减压阀15以及五个换挡控制阀和五个电磁阀,每个电磁阀控制一个换挡控制 阀,五个换挡控制阀包括第一换挡控制阀1、第二换挡控制阀2、第三换挡控制阀3、第四换 挡控制阀4和第五换挡控制阀5,每个换挡控制阀分别设有输入端口、输出端口、第一控制 端口、第二控制端口和泄油口,五个电磁阀包括第一电磁阀6、第二电磁阀7、第三电磁阀8、 第四电磁阀9和第五电磁阀10,五个电磁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失效时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手动控制阀(11)、减压阀(15)、油泵(16)、若干个换挡控制阀和若干个电磁阀,每个电磁阀控制一个换挡控制阀,其特征是: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设有跛行挡控制阀(12),每个电磁阀的控制端口分别经单向阀与跛行挡控制阀(12)的控制端口(43)连通,跛行挡控制阀(12)的输入端口(44)与减压阀(15)的输出端口连通,跛行挡控制阀(12)的输出端口(45)与手动控制阀(11)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祥伍周立亭于新涛宋延彬梁健郭明忠李卫强
申请(专利权)人: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