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中的变矩器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094999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中的变矩器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主油路和低压油路,在主油路上设有主油路压力控制阀,低压油路上设有变矩器,在低压油路上设有变矩器控制阀,所述变矩器控制阀与主油路压力控制阀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液压系统中变矩器的控制,由一个电磁阀及一个变矩器控制阀就实现了闭锁离合器的结合、分离、及滑摩状态的控制,结构上相对其余变矩器控制系统中变矩器控制简单,同时,保证了变矩器闭锁离合器需要彻底分离时的分离彻底,优化了其控制性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中的变矩器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车液力变矩器是应用于AT等型式自动档变速器轿车中的一个关键零部件,液 力变矩器是利用液体的流动将发动机扭矩平稳地传递给自动变速器。在目前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中,变矩器的控制是这样实现的变矩 器控制系统由减压阀、变矩器控制阀、电磁阀来控制。主油路供油给减压阀,主油路油压经 减压阀减压达到变矩器闭锁需要的最大压力后,然后进入变矩器控制阀输入口,电磁阀的 控制压力作用在变矩器控制阀的控制端,控制着变矩器控制阀的动作,以此实现从变矩器 控制阀通往变矩器油的压力的调节和油路的换向。从而实现变矩器闭锁离合器的结合、分 离、滑摩三种工况。这种变矩器控制系统,能够实现降压、调压,流向的控制等功能,进行变矩器各种 工况的控制。但是,这样的系统阀的数量多,制造成本高。尤其是这种变矩器控制系统中的变矩器控制阀结构中,回位端没有专门的油路来 控制阀芯进行更可靠的回位,因此会使得阀回位不彻底,致使变矩器闭锁离合器不能彻底 分离,可能会出现车辆起步困难,换挡品质变坏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上相对传统变 矩器控制系统中的变矩器控制简单的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的变矩器控制系统,同时能 够保证变矩器闭锁离合器需要彻底分离时的分离彻底,优化其控制性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中的变矩器控制系统,包括主油路和低压油路,在 主油路上设有主油路压力控制阀,低压油路上设有变矩器,在低压油路上设有变矩器控制 阀,所述变矩器控制阀与主油路压力控制阀油连接。以下是本技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进一步改进所述低压油路包括闭锁离合器分离油路和闭锁离合器结合油路,变矩器控制阀与 变矩器之间通过闭锁离合器分离油路和闭锁离合器结合油路连通。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变矩器控制阀连接有电磁阀。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变矩器控制阀包括阀体,在阀体内设有阀腔,在阀腔内设有阀芯,在阀体上设 有与主油路连通的两个进油口、与闭锁离合器分离油路连通的分离油路通油口和与闭锁离 合器结合油路连通的结合油路通油口。另一种改进与主油路连通的其中一个进油口设置在靠近分离油路通油口的位置;另一个进油 口设置在靠近结合油路通油口的位置。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阀芯上靠近分离油路通油口和与分离油路通油口相邻的进油口的位置处设 有环形的第一导油槽,当阀芯移动时,该第一导油槽能够将分离油路通油口和与分离油路 通油口相邻的进油口连通。所述阀芯上靠近结合油路通油口和与结合油路通油口相邻的进油口的位置处设 有环形的第二导油槽,当阀芯移动时,该第二导油槽能够将结合油路通油口和与结合油路 通油口相邻的进油口连通。当结合油路通油口和与结合油路通油口相邻的进油口连通时,与分离油路通油口 相邻的进油口封闭;当分离油路通油口和与分离油路通油口相邻的进油口连通时,与结合 油路通油口相邻的进油口封闭。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阀腔内设有滑柱,阀芯靠近滑柱的一端设有沉孔,所述滑柱的一端位于沉孔 内与阀芯之间形成一个空腔,所述阀芯上设有将空腔和第一导油槽连通的通油孔。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柱与阀腔内壁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在闭锁离合器需要从结合状态到彻底分离状态时,即阀芯需要回位时,闭锁离合 器结合油路油压通过结合油路通油口和通油孔进入空腔,与复位弹簧共同作用在阀芯的端 部,使得阀芯能够彻底的回位,保证了闭锁离合器的快速彻底的打开。所述变矩器控制阀的阀体上设有与电磁阀的输出油压端连接的通油口。所述低压油路上连接有冷却润滑系统,在变矩器控制阀的阀体上设有与冷却润滑 系统连接的通油口,该通油口与第一导油槽连通。本技术采用上述方案,其工作原理是系统中的变矩器上的闭锁离合器有三种工况,闭锁离合器分离、闭锁离合器结合、 闭锁离合器滑摩。变矩器控制阀的作用就是实现油路中液压油的降压,调压,流向的控制功 能,以实现对变矩器闭锁离合器的控制。在闭锁离合器需要分离时,变矩器控制阀的阀芯由于复位弹簧的弹簧力的作用, 处于原始位置,此时从主油路压力控制阀来的油经其中一个进油口流经导油槽,然后从与 进油口相邻的通油口通往闭锁离合器分离油路,此时闭锁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油流经变 矩器后,经闭锁离合器结合油路进入与闭锁离合器结合油路连通的通油口,流经导油槽然 后从与冷却润滑系统连通的通油口进入冷却润滑系统。在变矩器闭锁离合器需要结合时,变矩器控制阀的阀芯的控制端在电磁阀控制压 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与闭锁离合器分离油路连通的通油口关闭,靠近与闭锁离合器结合 油路连通的通油口的进油口打开,此时从主油路压力控制阀来的油流经导油槽,从与闭锁 离合器结合油路连通的通油口进入闭锁离合器结合油路,此时变矩器闭锁离合器处于结合 状态,同时从主油路压力控制阀来的油流经导油槽,从与冷却润滑系统连通的通油口进入 冷却润滑系统。4当闭锁离合器需要滑摩状态时,变矩器控制阀在电磁阀压力及自身截面差产生的 压力下,共同调节从闭锁离合器结合油路进入变矩器的压力,以此调节施加在闭锁离合器 上的压力,使得变矩器闭锁离合器处于滑摩状态。本技术采用上述方案,使得液压系统中变矩器的控制,由一个电磁阀及一个 变矩器控制阀就实现了闭锁离合器的结合、分离、及滑摩状态的控制,结构上相对其余变矩 器控制系统中变矩器控制简单。同时,保证了变矩器闭锁离合器需要彻底分离时的分离彻 底,优化了其控制性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变矩器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变矩器闭锁离合器结合时变矩器控制阀的结构示 意图。图中1-变矩器控制阀;2-滑柱;3-沉孔;4-复位弹簧;5-阀芯;6、10-进油口 ; 7-分离油路通油口 ;8、11_通油口 ;9-结合油路通油口 ;12-通油孔;13-主油路压力控制 阀;14-电磁阀;15-变距器;16-闭锁离合器分离油路;17-闭锁离合器结合油路;18-冷却 润滑系统;19-旁通管路;20-主油路;21-阀体;22-泄油口 ;23-第二导油槽、24-第一导油 槽,25-节流孔;26-油底壳。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中的变矩器控制系统,包括主 油路20和低压油路,在主油路上设有主油路压力控制阀13,低压油路上设有变矩器15、冷 却润滑系统18和变矩器控制阀1,所述变矩器控制阀1与主油路压力控制阀13连通。所述 低压油路包括闭锁离合器分离油路16和闭锁离合器结合油路17,变矩器控制阀1与变矩器 15之间通过闭锁离合器分离油路16和闭锁离合器结合油路17连通。所述变矩器控制阀1连接有电磁阀14,所述电磁阀14的输出油压端连接变矩器控 制阀1的控制端。所述主油路20上设有与主油路压力控制阀13并联的旁通管路19,由于主油路20 流量及压力很大,旁通管路19是额外供给变矩器油的油路,此额外的油流量要求小于主油 路流量,因此,在旁通管路19上安装节流孔25,此节流孔25的作用是降低流量,当主油路 压力控制阀13出现响应迟缓的情况,或者出现主油路流量通过主油路压力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中的变矩器控制系统,包括主油路(20)和低压油路,在主油路上设有主油路压力控制阀(13),低压油路上设有变矩器(15),其特征在于:  在低压油路上设有变矩器控制阀(1),所述变矩器控制阀(1)与主油路压力控制阀(13)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祥伍周立亭李卫强于新涛梁健郭明忠宋廷彬
申请(专利权)人: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