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的中货箱与脚踏板的配合结构及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34300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的中货箱与脚踏板的配合结构及摩托车,所述中货箱上设置有具有第一限位孔的定位部;所述脚踏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孔相适配的安装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摩托车的中货箱与脚踏板的配合结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第一限位孔与安装座相互配合,将中货箱和脚踏板暂时固定在一起,并将固定在一块的中货箱和脚踏板同时安装在车架上,最后通过螺栓等固定装置将中货箱和脚踏板一定固定在车架上。由于中货箱和脚踏板可以固定在一起,所以此结构可以避免安装困难的问题,而且将中货箱和脚踏板固定在一起之后再安装在车架上,还可以避免中货箱和脚踏板扣合效果不好的问题。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安装方便、扣合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摩托车配件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摩托车的中货箱与脚踏板的配合 结构及摩托车。
技术介绍
中货箱与脚踏板的配合结构是摩托车的重要组成部件,其二者的装配不仅影响着 摩托车的外观,而且也决定了摩托车的质量。在装配摩托车时,首先,将脚踏板固定在摩托 车的车架上;然后,再将中货箱的插槽与脚踏板的插块相互扣合;最后,通过螺栓将中货箱 固定在车架上。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 题第一,由于脚踏板已经固定在车架上,所以车架上的预留空间非常狭小,当工作人 员将中货箱与已经固定在车架上的脚踏板相互扣合时,很难将中货箱的插槽与脚踏板的插 块的位置对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并且反复的校正位置,才能够将中货箱与脚踏板扣合 在一起,所以整个安装过程十分困难。第二,由于车架在制作过程中需要与其他零部件焊接在一起,车架多少会存在微 变形的情况,从而导致车架的规格不一。当工作人员将脚踏板固定在车架上时,脚踏板的位 置已经跟随微变形的车架发生偏移,在工作人员将中货箱的插槽与脚踏板的插块相互扣合 时,中货箱所处的位置也已经偏离了预定的位置,即无法再通过螺栓将中货箱固定在车架 上。如果将中货箱移动至能够与车架通过螺栓固定的位置,那么中货箱的插槽与脚踏板的 插块则无法完全扣合。因此,现有摩托车的中货箱与脚踏板的配合结构不仅在安装时存在很大的不便, 而且,即使将二者勉强的装配在一起,它们之间也无法完全扣合,即扣合效果不好。所以如 何制作一种安装方便、扣合效果好的摩托车的中货箱与脚踏板的配合结构,成为目前最需 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设计目的在于,制作一种安装方便、扣合效果好的摩托车的中 货箱与脚踏板的配合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设计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中货箱与脚踏板的配合结构的 摩托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摩托车的中货箱与脚踏板的配合结构,所述中货箱上设置有具有第一限位孔的定 位部;所述脚踏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孔相适配的安装座。优选地,在上述摩托车的中货箱与脚踏板的配合结构中,所述定位部上还设置有定位块;固定在所述摩托车的车架上的脚踏板支撑件上设置有容纳所述定位块的第二限 位孔。优选地,在上述摩托车的中货箱与脚踏板的配合结构中,所述第二限位孔为通孔。优选地,在上述摩托车的中货箱与脚踏板的配合结构中,所述第二限位孔为盲孔。优选地,在上述摩托车的中货箱与脚踏板的配合结构中,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第 三限位孔。优选地,在上述摩托车的中货箱与脚踏板的配合结构中,所述中货箱上设置有插 槽;所述脚踏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槽相适配的插块。优选地,在上述摩托车的中货箱与脚踏板的配合结构中,所述中货箱上设置有插 块;所述脚踏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插块相适配的插槽。优选地,在上述摩托车的中货箱与脚踏板的配合结构中,所述中货箱上设置两个 具有第一限位孔的定位部。摩托车,包括中货箱和脚踏板;所述中货箱上设置有具有第一限位孔的定位部;所述脚踏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孔相适配的安装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和特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摩托车的中货箱与脚踏板的配合结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第一限位 孔与安装座相互配合,将中货箱和脚踏板暂时固定在一起,并将固定在一块的中货箱和脚 踏板同时安装在车架上,最后通过螺栓等固定装置将中货箱和脚踏板一定固定在车架上。 由于中货箱和脚踏板可以固定在一起,所以此结构可以避免安装困难的问题,而且将中货 箱和脚踏板固定在一起之后再安装在车架上,还可以避免中货箱和脚踏板扣合效果不好的 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安装方便、扣合效果好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 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 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 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中货箱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中货箱的定位部的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脚踏板的主视图;图5为图4的右视图;图6为图4的仰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脚踏板的安装座的主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中货箱与脚踏板的装配4图9为图8的俯视图;图10为图9中沿A-A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摩托车的中货箱与脚踏板的配合结构,所述中货箱上设 置有具有第一限位孔的定位部;所述脚踏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孔相适配的安装座。 上述摩托车的中货箱与脚踏板的配合结构具有安装方便、扣合效果好等优点。由于上述摩 托车的中货箱与脚踏板的配合结构的具体实现存在多种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 细说明请参见图1至图10所示,一种摩托车的中货箱1与脚踏板2的配合结构,中货箱 1上设置有具有第一限位孔111的定位部11 ;脚踏板2上设置有与第一限位孔111相适配 的安装座21。在本实施例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第一限位孔111与安装座21相互配合,将 中货箱1和脚踏板2暂时固定在一起,并将固定在一块的中货箱1和脚踏板2同时安装在 车架3上,最后通过螺栓等固定装置将中货箱1和脚踏板2 —定固定在车架3上。由于中 货箱1和脚踏板2可以固定在一起,所以此结构可以避免安装困难的问题,而且将中货箱1 和脚踏板2固定在一起之后再安装在车架3上,还可以避免中货箱1和脚踏板2扣合效果 不好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具有安装方便、扣合效果好等优点。其中,关于定 位部11数量的问题,本实例优选的方案为定位部11的数量是两个,但是,中货箱1上既可 以设置一个定位部11,也可以设置多个定位部11。请具体参见图3和图10所示,中货箱1的定位部11上还设置有定位块112,并且 固定在摩托车的车架3上的脚踏板支撑件4上设置有容纳定位块112的第二限位孔。其 中,本实施例利用定位块112和第二限位孔相互配合,来将固定在一起的中货箱1和脚踏板 2定位在支架3的脚踏板支撑件4上,从而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后续的装配工作。对于脚踏 板支撑件4的第二限位孔,既可以为通孔,也可以为盲孔,其两种孔都能够实现其定位的功 能。在图1至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在脚踏板2的安装座21上还可以设置第三限位 孔,在装配过程中,工作人员将在固定好的中货箱1和脚踏板2放置到车架3,将脚踏板2的 安装座21的第三限位孔与脚踏板支撑件4的螺栓孔的位置对正,此时,工作人员可以直接 利用螺栓将固定好的中货箱1和脚踏板2安装在车架3上面,所以脚踏板2的安装座21的 第三限位孔可以起到快速装配的作用。请重点参见图1和图4所示,为了保证中货箱1和脚踏板2配合更加紧密,在中货 箱1上还可以设置插槽12 ;脚踏板2上设置有与插槽12相适配的插块22。但是,并不局限 于此,还可以在中货箱上设置插块;在脚踏板上设置与插块相适配的插槽。只要符合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长全邹杰李柱庆陈灏刘东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