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便于使用风火轮的踏板结构公开了一种能够提高风火轮使用时的便捷性的踏板结构。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托部件、转轴、移动轮和踏板所述移动轮一侧设置有支托部件,所述移动轮通过转轴和支托部件相连接,所述移动轮和转轴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支托部件一侧设置有踏板,所述踏板底部位于转轴下方,所述支托部件上设置有一个可以调节安装高度,且能够转动使用的踏板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使用风火轮的踏板结构,涉及一种风火轮上使用的踏板结构,属于娱乐设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提高风火轮使用时的便捷性的踏板结构。
技术介绍
针对本申请人的另一个专利技术专利一种风火轮,其结构为支托部件通过转轴固定在移动轮的一侧,踏板固定在支托部件上,使用时通过左右两脚分别侧向蹬动移动轮,实现前行的目的,由于踏板和支托部件连接部位是固定的,无法对踏板的高度进行调整,对于腿部较长和腿部较短的使用者来说,使用起来会不便,并且在不使用时,风火轮无法站立在地面上,只能倒在地面上,使用时,需要再次弯腰将风火轮树立起来,非常不便,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使用风火轮的踏板结构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风火轮使用时的便捷性的踏板结构。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使用风火轮的踏板结构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使用风火轮的踏板结构包括支托部件、转轴、移动轮和踏板所述移动轮一侧设置有支托部件,所述移动轮通过转轴和支托部件相连接,所述移动轮和转轴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支托部件一侧设置有踏板,所述踏板底部位于转轴下方,所述支托部件上设置有一个可以调节安装高度,且能够转动使用的踏板结构。有益效果。一、结构简单,方便实用。二、成本低廉,易于推广。三、提高风火轮使用时的便捷性。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使用风火轮的踏板结构的立体结构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使用风火轮的踏板结构托板的立体结构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使用风火轮的踏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其中零件为:支托部件(1),移动轮(2),转轴(3),安装槽(4),贯穿槽(5),上支撑板(6),连接轴(7),托板(8),下支撑板(9),沉槽(10),安装孔(11),踏板固定板(12),胶垫(13),齿辊(14),齿板(15),踏板(16),护板(17),卡槽(18),站立部件(19),卡扣(20)。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为了解决对踏板的高度进行调整,对于腿部较长和腿部较短的使用者来说,使用起来会不便的问题,图1至图2给出了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使用风火轮的踏板结构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使用风火轮的踏板结构设置了一个可以调节安装高度,且能够转动使用的踏板结构。所述踏板结构由安装槽(4)、贯穿槽(5)、上支撑板(6)、连接轴(7)、托板(8)、下支撑板(9)、沉槽(10)、安装孔(11)、踏板固定板(12)、胶垫(13)、齿辊(14)和齿板(15)组成,所述支托部件(1)上开有多个安装槽(4),所述相邻两个安装槽(4)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安装槽(4)位于转轴(3)的下方,所述上支撑板(6)一侧设置有踏板(16),所述上支撑板(6)宽度等于安装槽(4)宽度,所述上支撑板(6)上开有贯穿槽(5),所述踏板固定板(12)一侧开有沉槽(10),所述沉槽(10)和上支撑板(6)分别位于踏板固定板(12)两侧,所述沉槽(10)两侧分别设置有齿板(15),所述踏板固定板(12)上均有开有多个安装孔(11),所述多个安装孔(11)分别位于沉槽(10)内,所述上支撑板(6)上设置有两个胶垫(13),所述下支撑板(9)和上支撑板(6)一侧铰接,所述下支撑板(9)厚度等于上支撑板(6)厚度,且小于安装槽(4)宽度,所述下支撑板(9)面积小于贯穿槽(5)面积,所述下支撑板(9)上设置有托板(8),所述托板(8)和踏板固定板(12)分别位于下支撑板(9)两侧,所述托板(8)和下支撑板(9)连接位置置有齿辊(14),所述齿辊(14)和齿板(15)啮合,所述托板(8)面积小于沉槽(10)面积。使用时,将踏板(16)通过安装孔(11)连接固定,所述踏板(16)可以用鞋子或靴子替换,然后将下支撑板(9)旋转至上支撑板(6)的贯穿槽(5)内,然后将上支撑板(6)穿过安装槽(4),使得踏板固定板(12)和支托部件(1)相贴合,然后,向下掰动踏板固定板(12),当上支撑板(6)旋转和支托部件(1)接触时,旋转过程中,踏板固定板(12)通过齿板(15)带动齿辊(14)旋转,齿辊(14)绕连接轴(7)旋转同时带动托板(8)和下支撑板(9)旋转,旋转结束后,托板(8)沉入沉槽(10)内,下支撑板(9)和支托部件(1)接触,当有重力施压在踏板固定板(12)上时,踏板固定板(12)有向下移动的趋势,带动上支撑板(6)相支托部件(1)靠近,同时齿板(15)带动齿辊(14)旋转,使得托板(8)向上移动的趋势,下支撑板(9)和支托部件(1)间贴合力增大,踏板支撑板上的重力越大,上支撑板(6)和下支撑板(9)的支撑力越大,形成自锁结构,需要拆卸时,向上掰动踏板支撑板,反向取出,所述多个安装槽(4)的设计是便于踏板(16)高度的调节,所述下支撑板(9)面积小于上支撑板(6)上贯穿槽(5)面积的设计是为了便于安装,节约空间,所述踏板结构在转动使用的时候,也可以将移动轮(2)支撑站立住,所述上支撑板(6)上的胶垫(13)的设计是进行缓冲作用,达到提高风火轮使用的便捷性的目的。实施例2为了更好的解决风火轮在不使用时,风火轮无法站立在地面上,只能倒在地面上的问题,图3给出了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使用风火轮的踏板结构的更加便于移动轮(2)站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所述踏板结构由卡槽(18)、踏板(16)、护板(17)和卡扣(20)组成,所述踏板(16)一端和支托部件(1)一端铰接,所述护板(17)一端垂直置于踏板(16)一端上,所述护板(17)上开有卡槽(18),所述转轴(3)一端设置有卡扣(20),所述卡扣(20)和卡槽(18)相对应,所述支托部件(1)一端上设置有挡板,所述踏板(16)另一端上设置有耐磨垫。使用时,转动护板(17),将护板(17)上的卡槽(18)卡在卡扣(20)上,不用时,将卡槽(18)从卡扣(20)上拿下来,然后转动护板(17),护板(17)带动踏板(16)转动,直至踏板(16)另一端抵在地面上,从而提供支撑力,使移动轮(2)站立不倒,所述踏板(16)一端和支托部件(1)一端铰接的设计,能够旋转踏板(16),所述护板(17)上开有卡槽(18)的设计,能够在滑行时,将护板(17)固定住,所述支托部件(1)一端上设置有挡板的设计,能够对踏板(16)的位置进行限定,所述踏板(16)另一端上设置有耐磨垫的设计,能够保护踏板(16)受到损坏,达到能够在不用时,使风火轮站立不倒,提高风火轮使用时的便捷性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使用风火轮的踏板结构,包括支托部件、转轴、移动轮和踏板所述移动轮一侧设置有支托部件,所述移动轮通过转轴和支托部件相连接,所述移动轮和转轴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支托部件一侧设置有踏板,所述踏板底部位于转轴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托部件上设置有一个可以调节安装高度,且能够转动使用的踏板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使用风火轮的踏板结构,包括支托部件、转轴、移动轮和踏板所述移动轮一侧设置有支托部件,所述移动轮通过转轴和支托部件相连接,所述移动轮和转轴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支托部件一侧设置有踏板,所述踏板底部位于转轴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托部件上设置有一个可以调节安装高度,且能够转动使用的踏板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风火轮的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结构由安装槽、贯穿槽、上支撑板、连接轴、托板、下支撑板、沉槽、安装孔、踏板固定板、胶垫、齿辊和齿板组成,所述支托部件上开有多个安装槽,所述相邻两个安装槽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安装槽位于转轴的下方,所述上支撑板一侧设置有踏板,所述上支撑板上开有贯穿槽,所述踏板固定板一侧开有沉槽,所述沉槽和上支撑板分别位于踏板固定板两侧,所述沉槽两侧分别设置有齿板,所述踏板固定板上均有开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多个安装孔分别位于沉槽内,所述上支撑板上设置有两个胶垫,所述下支撑板和上支撑板一侧铰接,所述下支撑板上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和踏板固定板分别位于下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蓝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