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下摇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29584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下摇臂,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摩托车发动机的下摇臂存在容易磨损的技术问题。本摩托车发动机的下摇臂,包括一个具有两个端部的本体,本体一个端部为能与顶杆相连的连接端,本体的另一个端部为能与凸轮相联靠的接触端,接触端上还设有一个滚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不容易磨损等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特 别是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下摇臂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四冲程摩托车的配气机构中,凸轮与下摇臂之间的 运动关系为滑动摩擦,通过凸轮旋转带动下摇臂摆动,使用一段 时间后,工件之间会磨损出很深的凹槽,致使发动机出降明显的 噪声,发动机功率下降,动力性能不足,最终发动机无法正常工 作。日本产的摩托车基本是采用下摇臂和凸轮的接触表面镀铬技 术,以提高其耐磨性能,但当表面磨损后,还会出现上述问题, 因此, 一些摩托车行驶几千公里后,就需要更换此零部件,减少 了摩托车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摩托车发动机的下摇臂存在 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不容易磨损的摩托 车发动机的下摇臂。 在摩托车发动机中的,下摇 臂的连接端与一根顶杆相连,下摇臂的接触端与凸轮相联,在接 触端设有一个滚轮,使下摇臂与凸轮之间的运动关系由摩擦副改为滚动副,加强了零部件的耐磨强度,降低了工作噪音,提高了 配气机构的性能,保证了摩托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延长了摩托 车发动机整体的使用寿命。在上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的下摇臂中,所述的本体上还具有一 个能转轴相连的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与连接端之间设有能使两 者相贯通的油孔。润滑油能由安装孔经过油孔进入到连接端里, 从而使与连接端相联的顶杆得到润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摩托车发动机的下摇臂的接触端设有一 个滚轮,使下摇臂与凸轮之间的运动关系由摩擦副改为滚动副, 加强了零部件的耐磨强度,降低了工作噪音,提高了配气机构的 性能,保证了摩托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延长了摩托车发动机整 体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摩托车发动机的下摇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摩托车发动机的下摇臂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本体;2、连接端;3、接触端;4、滚轮;5、安装 孔;6、油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 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摩托车发动机的下摇臂,包括一个具 有两个端部的本体1,本体1一个端部为能与顶杆相连的连接端2, 本体1的另一个端部为能与凸轮相联靠的接触端3,在接触端3 上还设有一个滚轮4。本摩托车发动机的下摇臂是应用在摩托车发动机中的,下摇 臂的连接端2与一根顶杆相连,下摇臂的接触端3与凸轮相联, 在接触端3设有一个滚轮4,使下摇臂与凸轮之间的运动关系由摩擦副改为滚动副,加强了零部件的耐磨强度,降低了工作噪音, 提高了配气机构的性能,保证了摩托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延长 了摩托车发动机整体的使用寿命。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 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 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 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 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 1、本体;2、连接端;3、接触端;4、 滚轮;5、安装孔;6、油孔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 精神相违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下摇臂,包括一个具有两个端部的本体(1),所述的本体(1)一个端部为能与顶杆相连的连接端(2),本体(1)的另一个端部为能与凸轮相联靠的接触端(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触端(3)上还设有一个滚轮(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下摇臂,包括一个具有两个端部的本体(1),所述的本体(1)一个端部为能与顶杆相连的连接端(2),本体(1)的另一个端部为能与凸轮相联靠的接触端(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触端(3)上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玉龙陈爱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和日摇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