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制动系统的电子控制单元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5356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磁连接件与液压单元(13)连接的电子控制单元(14),尤其是机动车制动系统中的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包括:由壳体壁(14′)形成的区域,所述区域用于接收多个阀线圈(12);壳体盖(8,35);至少一个第一电路板(31,5),所述电路板用于接收电和/或电子结构元件以及电接触部件;以及用于从所述电子结构元件导出热量的第一导热板(9,32)。所述第一导热板平面地与所述第一电路板连接,并且设置有至少一个热连接元件(4,15),所述热连接元件在第一电路板与第一导热板之间形成热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用于马达的电子功率结构元件的马达基板(22)的泵驱动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设置有细长的导热元件(172)的电液控制装置,所述导热元件与液压块(13)和冷却元件(9)接触以形成热桥。导热元件(172)的一个纵向侧与液压块或冷却元件(9)力锁合或形状锁合地连接,其相对的纵向侧(1712)在不构成可松脱的力锁合连接的情况下靠置在液压块或冷却元件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电子控制单元、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的前序部分的泵驱动单元、一种制造方法以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4和25的前序部分的电液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EP 0 520 047 B1(P 7129)公开了一种ABS控制装置,该ABS控制装置根据一种电子装置壳体中的具有可动的被弹性地保持的阀线圈的所谓“磁插头”的原理设计。具有集成的印制电路板和阀线圈的电子单元(ECU)以插接方式与包括制动器组件的阀罩及其它液压部件的阀块(HCU)相连接。ECU还包括用于连接一连接线缆(例如车轮传感器线缆)的集成插头。根据该原理的控制装置已在汽车行业中得到普遍接受并因此广泛应用于机动车制动系统中的各种调节任务(例如ABS、ESP等)。由DE 197 43 842 A1(P 9117)获知,在现有技术中还已知在ABS控制装置中使用由铝制成的冷却板冷却电子结构元件,所述冷却板平面地与承载电子结构元件及印制导线的支承板连接。在很多情况下由塑料制成的调节器壳体非常普遍地用作阀线圈的保持框架并且用于接收包括冷却板在内的电子结构元件。在某些情况下,调节器壳体的盖由具有高导热能力的材料制造,冷却板通过相应的导热元件与所述盖处于热接触。最后,DE 100 11 807 A1(P 9817)公开了一种用于针对电液制动器(EHB)的“线控制动式”制动系统的控制装置。该文献已经描述了一种具有由铝制成的盖的调节器壳体,该盖具有肋条或突起以改进包括在该调节器壳体中的电子结构元件的冷却,其中该铝盖通过环绕的密封装置连接在调节器壳体上。由于难于生产的金属件的数量很多,所述结构还未被优化至适于批量生产的程度。在下文参照图20和图21还详细说明了根据现有技术的、用于行驶动态控制装置的、适用于ABS及ESP的、与阀块连接的现行的调节器的另一个示例。这个结构同样未在足够的程度上满足对用于机动车制动系统的现代电液控制装置所提出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以进一步减小的结构及功能装置设计上述类型的电液控制装置同时保持其功能可靠,另一个目的是实现特别好的用于导出电子结构元件产生的热量的条件。该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通过磁插头与液压单元连接的、尤其是机动车制动系统中的电子控制单元(调节器)来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所谓的调节器壳体主要用于接收电子调节部件。该调节器壳体可通过电接口和液压接口以本身公知的方式与液压单元连接以构成电液控制装置。根据磁插头的本身公知的原理,将用于液压阀的线圈设置在调节器壳体中。在接合调节器与阀块时,这些线圈在液压阀的从该阀块伸出的罩上滑动。所述电液控制装置优选安装在尤其具有ESP功能的电子机动车制动系统中。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有利地将新型的电子附加功能集成到电子控制单元中。在此情况下,还部分足够地满足了或在某些方面甚至远远满足了对用于机动车制动系统的控制装置的通常的机电要求,如机械强度、运行可靠性、耐用度、电运行可靠性、热运行可靠性、结构空间的最佳利用、低制造费用等。该控制单元适用于通常的电子控制及调节任务,如防抱死系统(ABS)、横摆率调节或电子稳定程序(ESP、TCS)等。该控制单元尤其适用于具有高要求的现代电制动系统。该电子的集成的机动车制动控制装置由电子调节器壳体(ECU)、具有液压阀的液压块(HCU)及泵驱动装置(PA)这些元件组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控制单元主要具有的优点是,无需昂贵的迄今必需的流体密封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具有的优点是,ECU无需迄今通常的、迄今用作印制电路板的支座的壳体中间底板。由此提供了用于在线圈方向上设置的、在公知的调节器壳体中迄今还不存在的第二印制电路板的结构空间。由此可合并磁线圈的及尤其是压力传感器的电连接。此外,使用第二印制电路板产生了可用于冷却的更大的空间。在第二印制电路板上进行线圈的电连接的可能性提高了布置线圈时的灵活性。此外,提供了用于第一印制电路板上的结构元件的附加空间。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8的新的泵驱动单元,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相比,该新的泵驱动单元的优点在于,用于驱动马达的电子功率结构元件安装在马达基板上,由此可实现有利的冷却。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标是更进一步改善从冷却板到环境的热扩散。该目的主要通过根据权利要求24的电液控制装置来实现。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相比,根据权利要求24的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具有一系列优点。电子装置的持续增长的功能范围以及仍在继续增大的集成密度使得电路的损失热量的扩散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平面的冷却元件(例如通过嵌入到壳体中的金属体)与液压块的创造性的热连接,容许冷却元件、由此敏感的电子半导体结构元件通过直接的金属连接而连接到导热能力好的具有高比热容的热储器上,由此通过低热阻显著改善了电子结构元件所需的冷却。根据所提出的方案,阀块的大热容可有利地用于冷却。由于例如利用螺钉或通过凿口扩张(铆接/敛缝,Verstemmung)将用于冷却印制电路板的冷却板整体地连接在嵌入到壳体中的金属体上,使得降低了印制电路板可能例如在其压入接触件中移动或者甚至松脱的危险。印制电路板的这种优化的悬置还使得用于例如传感器系统的集成的附加印制电路板能够安置在主板(主要板,Hauptplatine)上,而附加的质量不会危及印制电路板的悬置。优选地,所使用的金属体可构造成套筒,由此,具有液压装置的调节器也可利用相应的穿过套筒的螺钉在这些内部位置上与液压块连接。这样就不再需要迄今的外部固定套筒。另外,权利要求中的具有磁轭环而无附加的塑料臂或带有弹性冲压格栅的结构容许在无需喷涂或额外的固定元件的情况下有利地实现特别简单的线圈悬置。由从属权利要求及下面对附图的说明可清楚地得到其它的优选实施例。附图说明下面将参照示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图1示出电子调节器的机械结构;图2是用于ESP制动系统的控制装置壳体的横截面视图;图3是ECU的壳体与HCU之间的阀块密封装置的区域中的横截面视图;图4示出具有集成的功率电子装置的泵驱动单元;图5是泵驱动单元的另一个视图,该视图示出了具有功率驱动器的特殊的集成的电子结构元件;图6示出具有双导热板的电子调节器(ECU)的横截面;图7示出具有金属盖的ECU的放大视图;图8示出具有两个被层压在冷却件上的印制电路板的ECU;图9是具有印制电路板、导热板和新的线圈连接装置的ECU壳体的另一个视图;图10是在盖中具有替代的冷却装置的ECU壳体的另一个视图;图11是具有导热垫的ECU壳体的另一个视图;图12示出在导热板与印制导线支承板之间具有改进的热耦合装置的ECU的示例;图13是导热板的俯视图; 图14示出ECU盖与ECU壳体的连接;图15示出导热板与印制导线支承板之间改善的热耦合装置的另一种方案;图16示出用于附加的印制电路板的装配可能性;图17是具有贯穿的柱形金属冷却件的制动调节组件的示意性横截面视图;图18示出用于固定金属冷却件的与图17相似的另一个示例;图19示出根据图17中的方案的具有导热螺钉的另一个示例;图20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具有冷却板的调节器壳体;图21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具有弹簧钢片的另一个调节器壳体。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了被套装在HCU 13上的ECU 14。在ECU中,由印制电路板31、确切地说是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通过磁插头与液压单元(13)连接的电子控制单元(14),尤其是机动车制动系统中的电子控制单元,包括:-由壳体壁(14′)形成的区域,用于接收多个设置在该区域中的阀线圈(12),-壳体盖(8,35),-至少一个 第一印制电路板(31,5),用于接收电和/或电子结构元件及电接触部件,以及-第一导热板(9,32),用于导出电子结构元件的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板与所述第一印制电路板平面地连接;设置有至少一个热连接元件(4,15),所 述热连接元件在所述第一印制电路板与所述第一导热板之间形成热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克费尔M尤尔根斯JP吉尔布R魏里希M菲林
申请(专利权)人:大陆特韦斯贸易合伙股份公司及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