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电驱底盘承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8926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0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特种电驱底盘承载装置,其包括前端承载装置、尾端承载装置和纵梁,所述纵梁连接于前端承载装置和尾端承载装置之间,所述纵梁之间通过悬架支撑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纵梁上设置有转向安装承载结构、油缸座支撑和发动机支撑装置。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特种电驱底盘承载装置,其能够在满足功能性能的前提下,空间布局更加合理。

Special electric drive chassis bear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pecial electric drive chassis bear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ront-end bearing device, a tail end bearing device and a longitudinal beam, the longitudinal beam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front-end bearing device and the tail end bearing device, the longitudinal beam is fixedly connected through a suspension support structure, and the longitudinal beam is provided with a steering installation bearing structure, a cylinder base support and an engine support device. Its purpose is to provide a special electric drive chassis bearing device, which can meet the functional performance of the premise, the spatial layout is more reason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特种电驱底盘承载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种车底盘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特种电驱底盘承载装置。
技术介绍
电驱特种底盘有着良好的燃油经济性、较低的油耗和良好的排放特性,特种车电驱底盘应需求而研发,传统的承载结构不能很好的满足电驱底盘的特性要求。在满足功能性能的前提下,特种电驱底盘在行驶过程中,如何能更好的均匀受力、最大化利用空间、轻质结构是新的设计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特种电驱底盘承载装置,其能够在满足功能性能的前提下,空间布局更加合理。本专利技术特种电驱底盘承载装置,包括前端承载装置、尾端承载装置和纵梁,所述纵梁连接于前端承载装置和尾端承载装置之间,所述纵梁之间通过悬架支撑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纵梁上设置有转向安装承载结构、油缸座支撑和发动机支撑装置。本专利技术特种电驱底盘承载装置,其中所述纵梁设为四根,四根所述纵梁分别为左上纵梁、右上纵梁、左下纵梁和右下纵梁,所述左上纵梁与左下纵梁之间固定设置有V型支撑梁,所述右上纵梁和右下纵梁之间也设置有V型支撑梁。本专利技术特种电驱底盘承载装置,其中所述悬架支撑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竖臂和第二支撑竖臂,所述第一支撑竖臂固定连接于左上纵梁和左下纵梁之间,所述第二支撑竖臂固定连接于右上纵梁和右下纵梁之间,所述第一支撑竖臂和第二支撑竖臂的上端用于连接悬架系统,所述第一支撑竖臂和第二支撑竖臂的下端均设有两个支竖臂,所述第一支撑竖臂和第二支撑竖臂之间还设置有上横梁和下连接梁,所述上横梁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左上纵梁和第一支撑竖臂上,所述上横梁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右上纵梁和第二支撑竖臂上,所述下连接梁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竖臂的支竖臂和第二支撑竖臂的支竖臂之间。本专利技术特种电驱底盘承载装置,其中所述上横梁为盒型结构,所述上横梁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上横梁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左上纵梁和第一支撑竖臂上,所述上横梁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右上纵梁和第二支撑竖臂上,所述第一支撑竖臂和第二支撑竖臂均为盒型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竖臂和第二支撑竖臂上均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一支撑竖臂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左上纵梁和左下纵梁之间,所述第二支撑竖臂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右上纵梁和右下纵梁之间,所述下连接梁为盒型结构,所述下连接梁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竖臂的支竖臂上,所述下连接梁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竖臂的支竖臂上。本专利技术特种电驱底盘承载装置,其中所述前端承载装置包括上支撑横梁、垂向支撑梁、下支撑横梁和前端梁,所述上支撑横梁固定设置于左上纵梁和右上纵梁上,所述下支撑横梁固定设置于左下纵梁和右下纵梁上,所述垂向支撑梁固定设置于上支撑横梁和下支撑横梁之间,所述下支撑横梁的两端分别向前端倾斜延伸,所述前端梁固定连接于下支撑横梁的两端之间,所述左下纵梁和右下纵梁的前端穿过下支撑横梁后与前端梁固定连接,所述前端梁的两端上侧面上分别设有悬置,所述上支撑横梁的两端上侧面上分别铰接有侧壁支耳。本专利技术特种电驱底盘承载装置,其中所述上支撑横梁为盒型结构,所述上支撑横梁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设置于左上纵梁和右上纵梁上,所述垂向支撑梁为盒型结构,所述垂向支撑梁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设置于上支撑横梁和下支撑横梁之间,所述下支撑横梁为盒型结构,所述下支撑横梁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设置于左下纵梁和右下纵梁上,所述前端梁为盒型结构,所述前端梁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下支撑横梁的两端之间,所述上支撑横梁、垂向支撑梁和下支撑横梁上均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下支撑横梁和前端梁之间的左下纵梁和右下纵梁的上侧面上分别固定设有盖板,所述侧壁支耳通过销轴铰接于横梁支耳上,所述横梁支耳固定设置于上支撑横梁的上侧面上,所述销轴的外圆周面上设有一橡胶隔套,所述橡胶隔套位于销轴与侧壁支耳之间。本专利技术特种电驱底盘承载装置,其中所述尾端承载装置包括上尾横梁、下尾横梁和两个竖向支耳,所述上尾横梁固定设置于左上纵梁和右上纵梁上,所述下尾横梁固定设置于左下纵梁和右下纵梁上,两个所述竖向支耳固定设置于上尾横梁和下尾横梁的两端。本专利技术特种电驱底盘承载装置,其中所述发动机支撑装置包括两根横向支撑臂,两根所述横向支撑臂固定设置于左下纵梁和/或右下纵梁上,两根所述横向支撑臂之间固定连接有纵向支撑臂,所述横向支撑臂与左上纵梁或右上纵梁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臂。本专利技术特种电驱底盘承载装置,其中所述转向安装承载结构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固定设于左下纵梁和右下纵梁上,所述支撑座的顶面固定设有限位立柱和两个连接板,所述限位立柱位于两个连接板之间,所述连接板用于安装转向立轴,所述支撑座上还设有角度传感器。本专利技术特种电驱底盘承载装置,其中所述支撑座为盒型结构,所述支撑座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立板,两个所述立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板,两个所述立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为支撑座的顶面,所述限位立柱的外侧面上对称设有两个倾斜布置的限位面,所述限位立柱的横截面呈梯形,每个所述限位面上均螺纹连接有一限位螺栓,所述角度传感器通过一连接座固定设在支撑座的一个立板上,所述连接座呈L形,所述连接座包括相互连接的竖板和横板,所述竖板固定设在支撑座的一个立板上,所述横板上固定设有所述角度传感器。本专利技术特种电驱底盘承载装置呈桁架式结构,其上设置有前端承载装置、尾端承载装置和纵梁,纵梁之间通过悬架支撑结构固定连接,纵梁上设置有转向安装承载结构、油缸座支撑和发动机支撑装置,各工况载荷传递有效,承载结构紧凑,空间布局合理,规划了统一过线空间,满足空间需求和承载要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特种电驱底盘承载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特种电驱底盘承载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特种电驱底盘承载装置的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特种电驱底盘承载装置的又一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悬架支撑结构的主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悬架支撑结构的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悬架支撑结构的右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悬架支撑结构的立体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悬架支撑结构安装动力系统后的立体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悬架支撑结构的模块化设计方法流程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前端承载装置的主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前端承载装置的左视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前端承载装置的俯视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前端承载装置的立体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转向安装承载结构的主视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转向安装承载结构的俯视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转向安装承载结构的左视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转向安装承载结构的立体图;图19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转向安装承载结构安装摆臂后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并结合图2-4所示,本专利技术特种电驱底盘承载装置,包括前端承载装置31、尾端承载装置34和纵梁35,所述纵梁35连接于前端承载装置31和尾端承载装置34之间,所述纵梁35之间通过悬架支撑结构36固定连接,所述纵梁35上设置有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特种电驱底盘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承载装置、尾端承载装置和纵梁,所述纵梁连接于前端承载装置和尾端承载装置之间,所述纵梁之间通过悬架支撑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纵梁上设置有转向安装承载结构、油缸座支撑和发动机支撑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种电驱底盘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承载装置、尾端承载装置和纵梁,所述纵梁连接于前端承载装置和尾端承载装置之间,所述纵梁之间通过悬架支撑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纵梁上设置有转向安装承载结构、油缸座支撑和发动机支撑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种电驱底盘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设为四根,四根所述纵梁分别为左上纵梁、右上纵梁、左下纵梁和右下纵梁,所述左上纵梁与左下纵梁之间固定设置有V型支撑梁,所述右上纵梁和右下纵梁之间也设置有V型支撑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特种电驱底盘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支撑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竖臂和第二支撑竖臂,所述第一支撑竖臂固定连接于左上纵梁和左下纵梁之间,所述第二支撑竖臂固定连接于右上纵梁和右下纵梁之间,所述第一支撑竖臂和第二支撑竖臂的上端用于连接悬架系统,所述第一支撑竖臂和第二支撑竖臂的下端均设有两个支竖臂,所述第一支撑竖臂和第二支撑竖臂之间还设置有上横梁和下连接梁,所述上横梁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左上纵梁和第一支撑竖臂上,所述上横梁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右上纵梁和第二支撑竖臂上,所述下连接梁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竖臂的支竖臂和第二支撑竖臂的支竖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特种电驱底盘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为盒型结构,所述上横梁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上横梁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左上纵梁和第一支撑竖臂上,所述上横梁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右上纵梁和第二支撑竖臂上,所述第一支撑竖臂和第二支撑竖臂均为盒型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竖臂和第二支撑竖臂上均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一支撑竖臂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左上纵梁和左下纵梁之间,所述第二支撑竖臂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右上纵梁和右下纵梁之间,所述下连接梁为盒型结构,所述下连接梁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竖臂的支竖臂上,所述下连接梁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第二支撑竖臂的支竖臂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特种电驱底盘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承载装置包括上支撑横梁、垂向支撑梁、下支撑横梁和前端梁,所述上支撑横梁固定设置于左上纵梁和右上纵梁上,所述下支撑横梁固定设置于左下纵梁和右下纵梁上,所述垂向支撑梁固定设置于上支撑横梁和下支撑横梁之间,所述下支撑横梁的两端分别向前端倾斜延伸,所述前端梁固定连接于下支撑横梁的两端之间,所述左下纵梁和右下纵梁的前端穿过下支撑横梁后与前端梁固定连接,所述前端梁的两端上侧面上分别设有悬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文天李洪彪杨献学杨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