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车驻车制动器疲劳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6898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叉车驻车制动器疲劳测试装置,包括操作台,操作台设置有用于推拉驻车制动器的手柄的动力部,动力部与控制部控制连接,操作台还设置有用于与驻车制动器的拉线连接、调节驻车制动器的制动力的负载调节部。动力部可以推拉驻车制动器的手柄,完成车辆的解锁与制动,控制部控制动力部不断循环进行对手柄的推拉动作,以对驻车制动器进行疲劳测试,由于推拉手柄所需的作用力由驻车制动器的拉线所受到的加载力决定,在操作台还设置有与拉线连接的负载调节部,通过调节负载调节部的负载重量进而调节拉线所受到的加载力,解决了叉车的驻车制动器在疲劳测试过程中加载力不够的问题,并且负载调节部提供的加载力稳定,可靠性高。

A Fatigue Testing Device for Forklift Parking Brak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叉车驻车制动器疲劳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驻车制动器疲劳测试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叉车驻车制动器疲劳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在使用叉车是,因为驻车制动器失效的问题反馈较多,整车在开发过程中对该关键零部件进行试验验证在提高产品质量上起着关键性作用。驻车制动器通过钢丝绳连接到制动器的制动蹄子上来对车辆进行制动,由于叉车本身自重较大,因此要求的制动力也会比较大,所以操作者就需要以较大的力去拉动驻车制动器手柄,长期使用驻车制动器容易使整个机构产生塑性变形,而这样的变形是不可恢复的,驻车制动器最终发挥的效能也会随之降低。因此,驻车制动器的耐久性疲劳试验对验证产品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手制动器疲劳测试台架主要是针对汽车标准制定的,且主要的加载方式有两种:通过弹簧弹力进行加载、通过驱动缸进行加载。其中,采用弹簧加载方式,弹簧的弹力会随着温度及使用频率发生变化,其弹力性能不稳定。而驱动缸同样会存在着使用频率增加性能降低的情况,而且选择不同加载等级还需选择不同型号的驱动缸,更换繁琐。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载荷调节方便、可靠性高的叉车驻车制动器疲劳测试装置,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载荷调节方便、可靠性高的叉车驻车制动器疲劳测试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叉车驻车制动器疲劳测试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设置有用于推拉驻车制动器的手柄的动力部,所述动力部与控制部连接,所述操作台还设置有用于与驻车制动器的拉线连接、调节驻车制动器的制动力的负载调节部。优选的,所述动力部包括水平设置的、用于带动手柄摆动的第一驱动缸以及竖直设置的、用于按压手柄的解锁按钮的第二驱动缸,所述第一驱动缸固定于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二驱动缸固定于第二底座上。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缸的第一活塞杆通过万向摆动接头与用于夹紧手柄的夹紧块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缸的第二活塞杆上设置有用于与手柄的解锁按钮接触、以按压解锁按钮实现解锁的压板。优选的,所述控制部包括PLC控制器、用于限制所述动力部行程的限位传感器以及用于控制第一驱动缸和第二驱动缸的气管开闭的电磁阀,所述限位传感器、所述电磁阀均与所述PLC控制器信号连接。优选的,所述负载调节部包括用于固定驻车制动器的拉线的挂钩、竖直设置的底柱,所述底柱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一端的底部与所述挂钩连接,所述横梁的另一端设置有重量可调节的砝码部。优选的,所述挂钩与设置于所述横梁的一端底部的第一挂杆连接,所述横梁的另一端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挂杆,所述第二挂杆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砝码部的底板。优选的,横梁与所述底柱通过轴承连接。优选的,所述操作台包括上台体、下台体、以及用于连接所述上台体与所述下台体的支撑梁,所述动力部设置于所述上台体上,所述负载调节部设置于所述下台体上。优选的,所述上台体、所述下台体上均设置有用于供驻车制动器的拉线通过的开孔。本技术提供的叉车驻车制动器疲劳测试装置,包括操作台,操作台设置有用于推拉驻车制动器的手柄的动力部,动力部与控制部连接,操作台还设置有用于与驻车制动器的拉线连接、调节驻车制动器的制动力的负载调节部。其中,操作台用于放置驻车制动器、动力部、负载调节部等部件,动力部可以推拉驻车制动器的手柄,模拟驾驶员使用驻车制动器的动作,完成车辆的解锁与制动,控制部控制动力部不断循环进行对手柄的推拉动作,以对驻车制动器进行疲劳测试,同时,由于推拉手柄所需的作用力由驻车制动器的拉线所受到的加载力决定,因而,在操作台还设置有与拉线连接的负载调节部,通过调节负载调节部的负载重量进而调节拉线所受到的加载力,解决了在现有技术中,叉车的驻车制动器在疲劳测试过程中加载力不够的问题,并且负载调节部提供的加载力稳定,可靠性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叉车驻车制动器疲劳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1为操作台、2为第一支架、3为第一底座、4为第一驱动缸、5为限位传感器、6为夹紧块、7为压板、8为手柄、9为第二支架、10为第二驱动缸、11为第二底座、12为第一挂杆、13为挂钩、14为底柱、15为轴承、16为横梁、17为底板、18为第二挂杆、19为砝码部、20为控制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载荷调节方便、可靠性高的叉车驻车制动器疲劳测试装置。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叉车驻车制动器疲劳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所提供的叉车驻车制动器疲劳测试装置,包括操作台1,操作台1设置有用于推拉驻车制动器的手柄8的动力部,动力部与控制部20连接,操作台1还设置有用于与驻车制动器的拉线连接、调节驻车制动器的制动力的负载调节部。其中,操作台1即用于放置驻车制动器、动力部、负载调节部等部件的载体,可以为方形或者圆形台体,具体的结构尺寸需要根据部件的尺寸以及所需操作空间决定,在操作台1上设置有动力部,动力部用来为手柄8的移动提供动力,可以采用气缸、油缸等部件作为动力源,优选的,当动力部向前推动手柄8时,驻车制动器解锁车辆,当动力部向后拉动推动手柄8时,驻车制动器对车辆进行制动,当然,动力部的推拉动作与驻车制动器的制动与解锁的对应关系并不局限于上述形式,需要根据动力部与驻车制动器的手柄8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对应。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用于控制动力部的动作,即控制动力部不断循环对手柄8的推动、拉动过程,模拟驾驶员使用驻车制动器的实际过程,进而完成驻车制动器的耐久性疲劳试验,控制器可以采用单片机、微机等带控制功能的装置,同时,由于推拉手柄8所需的作用力由驻车制动器的拉线所受到的加载力决定,因而,在操作台1还设置有与拉线连接的负载调节部,通过调节负载调节部的负载重量进而调节拉线所受到的加载力,解决了在现有技术中,叉车的驻车制动器在疲劳测试过程中加载力不够的问题,并且负载调节部提供的加载力稳定,可靠性高。在关于动力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动力部包括水平设置的、用于带动手柄8摆动的第一驱动缸4以及竖直设置的、用于按压手柄8的解锁按钮的第二驱动缸10,第一驱动缸4固定于第一底座3上,第二驱动缸10固定于第二底座11上。其中,驻车制动器可以通过第二支架9竖直固定在操作台1上,固定完成后,手柄8处于竖直倾斜状态,手柄8的顶部与第一驱动缸4的第一活塞杆连接,当第一活塞杆伸缩时,将带动手柄8摆动,即完成驻车制动器对车辆的解锁与制动,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驻车制动器上手柄8一般都会设置手柄8的锁止部件,以防止方式误触等问题,在手柄8的顶端设置有用于控制手柄8解锁的解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叉车驻车制动器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1),所述操作台(1)设置有用于推拉驻车制动器的手柄(8)的动力部,所述动力部与控制部(20)连接,所述操作台(1)还设置有用于与驻车制动器的拉线连接、调节驻车制动器的制动力的负载调节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叉车驻车制动器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1),所述操作台(1)设置有用于推拉驻车制动器的手柄(8)的动力部,所述动力部与控制部(20)连接,所述操作台(1)还设置有用于与驻车制动器的拉线连接、调节驻车制动器的制动力的负载调节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驻车制动器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包括水平设置的、用于带动手柄(8)摆动的第一驱动缸(4)以及竖直设置的、用于按压手柄(8)的解锁按钮的第二驱动缸(10),所述第一驱动缸(4)固定于第一底座(3)上,所述第二驱动缸(10)固定于第二底座(1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叉车驻车制动器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缸(4)的第一活塞杆通过万向摆动接头与用于夹紧手柄(8)的夹紧块(6)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叉车驻车制动器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缸(10)的第二活塞杆上设置有用于与手柄(8)的解锁按钮接触、以按压解锁按钮实现解锁的压板(7)。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叉车驻车制动器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20)包括PLC控制器、用于限制所述动力部行程的限位传感器(5)以及用于控制第一驱动缸(4)和第二驱动缸(10)的气管开闭的电磁阀,所述限位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栟玮陶雷李丕帅李秀全何青陈骁李杭
申请(专利权)人: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