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85311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5 2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叉车,尤其能够对车轮驱动装置有效地进行冷却的叉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叉车(FL1)具备:车轮驱动装置(14、15),具有行驶马达(10、11)且驱动车轮(12、13);及装卸装置(20),具有装卸马达(16)且驱动装卸机构(18),其中,装卸马达(16)具有:生风机构(W1),通过装卸马达(16)的马达轴(84)的旋转生成风;及排出口(88、89),排出由该生风机构(W1)生成的风,并且,该装卸马达以使从该排出口(88)排出的风抵达车轮驱动装置(14、15)的方式配置于该叉车(FL1)的车体(58)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叉车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2年7月3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2-169890号的优先权。其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援用于本说明书中。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叉车。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I中公开有具备车轮驱动装置及装卸装置的叉车,该车轮驱动装置具有行驶马达且驱动车轮,该装卸装置具有工作机用马达(装卸马达)且驱动装卸机构。行驶马达将搭载于车体的蓄电池作为驱动源运转,并驱动叉车的车轮(具体而言为前轮)。装卸马达与行驶马达被独立地驱动,并驱动装卸机构,且该装卸机构用于进行叉车的桅杆的倾斜度或沿该桅杆的升降支架(叉杆)的升降移动等作业。该专利文献I的行驶马达在下游侧具备冷却风扇。行驶马达的空气排出口和装卸马达的空气吸入口通过导管连结。由此,通过由行驶马达的冷却风扇生成的风冷却行驶马达本身,并且还冷却装卸马达。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87700号公报(图1中,第段)然而,实际上,根据该开发思想的以往的冷却结构,在将叉车的驱动系统及冷却系统看作整体时,很难说一定准确地掌握了 “叉车特有的结构或作业特性”,尤其在车轮驱动装置的各部分有时无法进行充分的冷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种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采用更合理的冷却结构来尤其对车轮驱动装置有效地进行冷却的叉车。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结构来解决上述课题,该叉车具备:车轮驱动装置,具有行驶马达且驱动车轮;及装卸装置,具有装卸马达且驱动装卸机构,其中,所述装卸马达具有:生风机构,通过该装卸马达的马达轴的旋转生成风;及排出口,排出由该生风机构生成的风,并且,该装卸马达以使从该排出口排出的风抵达所述车轮驱动装置的方式配置于该叉车的车体上。对本专利技术的冷却思想与以往的冷却思想的不同点在之后进行详述,但本专利技术中,在行驶马达和装卸马达之间产生的风的方向(流动)与以往的方向“相反”。本专利技术着眼于在车轮驱动装置在冷却上变得困难的装卸作业时,装卸马达活跃地运行这一情况,构成为通过该装卸马达的马达轴的旋转而生成的风抵达车轮驱动装置。由此,即使例如在进行叉车特有的行驶速度较慢的装卸作业中也能够通过装卸马达冷却车轮驱动装置,能够良好地对易变得过热的车轮驱动装置进行冷却。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得到尤其能够对车轮驱动装置有效地进行冷却的叉车。【附图说明】图1是从车体下侧观察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叉车的概要仰视图。图2是表示上述叉车的车轮驱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上述叉车的装卸马达的结构的剖视图。图4是以图3的截面切断的装卸马达的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叉车的相当于图1的概要仰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其他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叉车的相当于图1的概要仰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其他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叉车的相当于图1的概要仰视图。图8是图7的例子所涉及的装卸马达的相当于图3的剖视图。图中:FL1?FL3-叉车,10、11-行驶马达,12、13-车轮,14、15-车轮驱动装置,16-装卸马达,18-装卸机构,20-装卸装置,22-减速机,SPl-马达内空间(第I空间),SP2-减速机内空间(第2空间),36、74_马达轴,50-减速机外壳,76、77_转子凸片,78、79-整流板,86、87-吸入口,88、89_排出口,Wl-生风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叉车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从车体下侧观察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叉车的概要仰视图,图2是表示该叉车的车轮驱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该叉车FLl具备车轮驱动装置14、15及装卸装置20,该车轮驱动装置具备行驶马达10、11且分别驱动车轮12、13,该装卸装置具备装卸马达16且驱动叉杆等装卸机构18。车轮驱动装置14、15具有相同的结构,分别相对于左右的车轮12、13单独设置。图2中示出车轮驱动装置14侧的详细的情况。车轮驱动装置14具有通过未图示的蓄电池而被驱动的行驶马达10、及连结于该行驶马达10的减速机22。行驶马达10的外壳24包括:多个(该例子中为3个)外壳体24A?24C及罩体24D、24E。各外壳体24A?24C及罩体24D、24E通过多个螺栓26A?26D及密封部件28A?28E而被密闭化,且形成马达内空间(第I空间)SP1。马达内空间SPl中封入有润滑油。即,该行驶马达10为通过润滑油进行冷却的液冷马达(油浴马达)。另外,图的符号32为定子,34为转子,36为马达轴(行驶马达10的输出轴)。该例子中,马达轴36由具有空心部36A的空心轴构成,在该空心部36A的端部形成有用于与减速机22的输入轴42连结的(内)花键36B。该例子中,减速机22具备偏心摆动型行星齿轮减速机构,除输入轴42的一部分(马达侧的端部)以外,其所有构成部件容纳于车轮12的轴向范围内的径向内侧。减速机22具备:具备与所述马达轴36的(内)花键36B卡合的(外)花键42B的所述输入轴42 ;(该例子中为一体地)形成于该输入轴42上的偏心体44 ;在该偏心体44的外周经滚子45而被组装的外齿轮46 ;及该外齿轮46内啮合的内齿轮48。[0031 ] 该实施方式中,内齿轮48的内齿包括:与减速机外壳50 —体化的内齿轮主体48A ;旋转自如地支承于该内齿轮主体48A的支承销48B ;及旋转自如地组装于该支承销48B的外周并构成该内齿轮48的内齿的外辊48C。内齿轮48的内齿(外辊48C的数量)仅比外齿轮46的外齿的数量多一点(该例子中只多I个)。在外齿轮46的轴向两侧,一对第I轮架51、第2轮架52经角接触球轴承54及圆锥滚子轴承56组装成能够与减速机外壳50相对旋转。该例子中,第I轮架51、第2轮架52与连结于车体(或与车体一体化的部件)58的所述外壳体24A —体化而处于固定状态,减速机外壳50相对于该第I轮架51、第2轮架52相对旋转。即,该减速机22是将减速机外壳50设为输出部件的所谓的内齿旋转(外壳旋转)式的减速机。车轮12经螺栓60及胎架62与减速机外壳50 —体化。减速机外壳50与所述第2轮架52、罩体50A —起形成经密封部件66、68而密闭化的减速机内空间(第2空间)SP2。减速机内空间SP2与所述马达内空间SPl连通。S卩,马达内空间(第I空间)SPl和减速机内空间(第2空间)SP2相互连通,共用的润滑油能够流通该马达内空间SPl及减速机内空间SP2两者的空间。外齿轮46中,在从输入轴42的轴心O I偏移的位置形成有内销孔46A及轮架销孔46B。与第I轮架51 —体化的内销70以一部分与外齿轮46接触的状态游离嵌合于内销孔46A中。连结第I轮架51、第2轮架52的轮架螺栓72以与外齿轮46非接触状态游离嵌合于轮架销孔46B中。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内齿轮48 (减速机外壳50)的相对于通过内销70而自转被限制的外齿轮46的相对旋转作为固定于减速机外壳50的车轮12的旋转输出。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驱动该叉车FLl的装卸机构18的装卸装置20的装卸马达16在该叉车FLl的左右方向Yl上配置于左右的车轮驱动装置14、15之间。更具体而言,装卸马达16在左右的车轮驱动装置14、15之间(中央O 3)且比该左右的车轮驱动装置14、15的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叉车,其具备:车轮驱动装置,具有行驶马达且驱动车轮;及装卸装置,具有装卸马达且驱动装卸机构,该叉车的特征在于:所述装卸马达具有:生风机构,通过该装卸马达的马达轴的旋转生成风;及排出口,排出由该生风机构生成的风,并且,所述装卸马达以使从该排出口排出的风抵达所述车轮驱动装置的方式配置于该叉车的车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7.31 JP 2012-1698901.一种叉车,其具备:车轮驱动装置,具有行驶马达且驱动车轮;及装卸装置,具有装卸马达且驱动装卸机构,该叉车的特征在于: 所述装卸马达具有:生风机构,通过该装卸马达的马达轴的旋转生成风;及排出口,排出由该生风机构生成的风,并且,所述装卸马达以使从该排出口排出的风抵达所述车轮驱动装置的方式配置于该叉车的车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其特征在于, 对左右的所述车轮分别单独地设置有所述车轮驱动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叉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轮驱动装置具有与所述行驶马达连结的减速机, 所述行驶马达内的第I空间与所述减速机内的第2空间连通,润滑油能够在该第I空间、第2空间这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塚正幸池上雅人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