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灾现场救援自动化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8173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火灾现场救援自动化机械手,其结构包括底座、转轴一、手臂、转轴二、感应器、储水箱、调节器、喷头、电机、内筒,所述手臂共设有两段,所述两段手臂之间通过转轴二连在一起,所述两段手臂互相构成“L”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感应器,将水管贯穿连接到长短手臂内部,然后伸入储水箱上,使用喷头进行灭火,用处理器和控制器相配合进行感应火源的位置,然后用指示灯进行提示,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火势的大小,将信号传送到喷头上,根据火势的大小进行自动调节喷头喷水量,有效节约用水量,且手臂自动控制喷水管,对消防员提供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灾现场救援自动化机械手
本技术是一种火灾现场救援自动化机械手,属于机械手设备

技术介绍
机械手是一种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特点是可以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械手机器各自的优点。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020287619.2的一种便携式救援机械手,包括动力轴和机械手机架,所述动力轴穿过所述机械手机架顶端中部通孔后固定安装有动力传递杆,所述动力传递杆下方铰接有多个弯折形连杆,所述弯折形连杆中部铰接在机械手机架上,所述机械手机架下侧通过弯折形连杆和直连杆安装有多个可转动的手爪。本技术有如下特点: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使用方法简单灵活、可扩展性强,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消防员进行灭火时,需要直接用手来控制喷水管,由于喷水管水流动力较大,容易使消防员因水流动力反推而受到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火灾现场救援自动化机械手,以解决消防员进行灭火时,需要直接用手来控制喷水管,由于喷水管水流动力较大,容易使消防员因水流动力反推而受到伤害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火灾现场救援自动化机械手,其结构包括底座、转轴一、手臂、转轴二、感应器、储水箱、调节器、喷头、电机、内筒,所述手臂共设有两段,所述两段手臂之间通过转轴二连在一起,所述两段手臂互相构成“L”形结构,所述上端的手臂占用整个手臂的五分之二,下端手臂的占用整个手臂的五分之三,所述两段手臂通过转轴二进行上下活动,所述转轴二和感应器固定连接在短手臂的左右两侧,所述短手臂上设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设在短手臂的中间位置上,所述短手臂前端与调节器贯穿相连接,所述调节器上端的中间位置设有喷头,所述喷头的左右两端设有旋转件;感应器由显示屏、处理器、接孔、控制器、壳体、指示灯组成,所述显示屏固定在壳体的中间位置,所述显示屏左侧设有指示灯,所述壳体前端设有处理器和控制器,所述处理器和控制器相叠合在一起,所述处理器和控制器共设有两个,且两个处理器和控制器之间设有接孔,所述控制器通过壳体与显示屏相连接,所述壳体前端的中间位置设有接孔,所述显示屏与处理器通过壳体相连通,通过处理器与手臂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与内筒相嵌合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一设在手臂和底座之间。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一和转轴二连接在手臂的上下两端。进一步地,所述手臂下端内部设有电机。进一步地,内筒顶部通过水管与手臂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箱与喷头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喷头与水管相贴合连接。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火灾现场救援自动化机械手,将水管贯穿连接到长短手臂内部,然后伸入储水箱上,使用喷头进行灭火,用处理器和控制器相配合进行感应火源的位置,然后用指示灯进行提示,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火势的大小,将信号传送到喷头上,根据火势的大小进行自动调节喷头喷水量,有效节约用水量,且手臂自动控制喷水管,对消防员提供保护。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火灾现场救援自动化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感应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火灾现场救援自动化机械手的手柄分解示意图。图中:底座-1、转轴一-2、手臂-3、转轴二-4、感应器-5、显示屏-501、处理器-502、接孔-503、控制器-504、壳体-505、指示灯-506、储水箱-6、调节器-7、喷头-8、电机-9、内筒-1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火灾现场救援自动化机械手,其结构包括底座1、转轴一2、手臂3、转轴二4、感应器5、储水箱6、调节器7、喷头8、电机9、内筒10,所述手臂3共设有两段,所述两段手臂3之间通过转轴二4连在一起,所述两段手臂3互相构成“L”形结构,所述上端的手臂3占用整个手臂3的五分之二,下端手臂3的占用整个手臂3的五分之三,所述两段手臂3通过转轴二4进行上下活动,所述转轴二4和感应器5固定连接在短手臂3的左右两侧,所述短手臂3上设有储水箱6,所述储水箱6设在短手臂3的中间位置上,所述短手臂3前端与调节器7贯穿相连接,所述调节器7上端的中间位置设有喷头8,所述喷头8的左右两端设有旋转件;感应器5由显示屏501、处理器502、接孔503、控制器504、壳体505、指示灯506组成,所述显示屏501固定在壳体505的中间位置,所述显示屏501左侧设有指示灯506,所述壳体505前端设有处理器502和控制器504,所述处理器502和控制器504相叠合在一起,所述处理器502和控制器504共设有两个,且两个处理器502和控制器504之间设有接孔503,所述控制器504通过壳体505与显示屏501相连接,所述壳体505前端的中间位置设有接孔503,所述显示屏501与处理器502通过壳体505相连通,通过处理器502与手臂3相连接,所述底座1与内筒10相嵌合在一起,所述转轴一2设在手臂3和底座1之间,所述转轴一2和转轴二4连接在手臂3的上下两端,所述手臂3下端内部设有电机9,内筒10顶部通过水管与手臂3相连接。本专利所说的处理器502发出一定时序的控制信号,按给定序列的顺序以微周期为节拍执行由这些微码确定的若干个微操作,即可完成某条指令的执行。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在底座1内部安装上内筒10,然后将手臂3下端与底座1相叠合在一起,用转轴一2配合长手臂3在底座1下端进行上下活动,然后将两段手臂3相连接,用转轴二4配合两者活动,然后驱动电机9,用转轴一2和转轴二4相配合在底座1上端进行操作转动,将水管贯穿连接到长短手臂3内部,然后伸入储水箱6上,使用喷头进行灭火,用处理器502和控制器504相配合进行感应火源的位置,然后用指示灯506进行提示,通过显示屏501进行显示火势的大小,将信号传送到喷头8上,根据火势的大小进行自动调节喷头8喷水量,有效节约用水量,且手臂3自动控制喷水管,对消防员提供保护。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解决消防员进行灭火时,需要直接用手来控制喷水管,由于喷水管水流动力较大,容易使消防员因水流动力反推而受到伤害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将水管贯穿连接到长短手臂内部,然后伸入储水箱上,使用喷头进行灭火,用处理器和控制器相配合进行感应火源的位置,然后用指示灯进行提示,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火势的大小,将信号传送到喷头上,根据火势的大小进行自动调节喷头喷水量,有效节约用水量,且手臂自动控制喷水管,对消防员提供保护。具体如下所述:所述显示屏501固定在壳体505的中间位置,所述显示屏501左侧设有指示灯506,所述壳体505前端设有处理器502和控制器504,所述处理器502和控制器504相叠合在一起,所述处理器502和控制器504共设有两个,且两个处理器502和控制器504之间设有接孔503,所述控制器504通过壳体505与显示屏501相连接,所述壳体505前端的中间位置设有接孔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灾现场救援自动化机械手,其结构包括底座(1)、转轴一(2)、手臂(3)、转轴二(4)、感应器(5)、储水箱(6)、调节器(7)、喷头(8)、电机(9)、内筒(10),所述手臂(3)共设有两段,所述两段手臂(3)之间通过转轴二(4)连在一起,所述两段手臂(3)互相构成“L”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的手臂(3)占用整个手臂(3)的五分之二,下端手臂(3)的占用整个手臂(3)的五分之三,所述两段手臂(3)通过转轴二(4)进行上下活动,所述转轴二(4)和感应器(5)固定连接在短手臂(3)的左右两侧,所述短手臂(3)上设有储水箱(6),所述储水箱(6)设在短手臂(3)的中间位置上,所述短手臂(3)前端与调节器(7)贯穿相连接,所述调节器(7)上端的中间位置设有喷头(8),所述喷头(8)的左右两端设有旋转件;感应器(5)由显示屏(501)、处理器(502)、接孔(503)、控制器(504)、壳体(505)、指示灯(506)组成,所述显示屏(501)固定在壳体(505)的中间位置,所述显示屏(501)左侧设有指示灯(506),所述壳体(505)前端设有处理器(502)和控制器(504),所述处理器(502)和控制器(504)相叠合在一起,所述处理器(502)和控制器(504)共设有两个,且两个处理器(502)和控制器(504)之间设有接孔(503),所述控制器(504)通过壳体(505)与显示屏(501)相连接,所述壳体(505)前端的中间位置设有接孔(503),所述显示屏(501)与处理器(502)通过壳体(505)相连通,通过处理器(502)与手臂(3)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灾现场救援自动化机械手,其结构包括底座(1)、转轴一(2)、手臂(3)、转轴二(4)、感应器(5)、储水箱(6)、调节器(7)、喷头(8)、电机(9)、内筒(10),所述手臂(3)共设有两段,所述两段手臂(3)之间通过转轴二(4)连在一起,所述两段手臂(3)互相构成“L”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的手臂(3)占用整个手臂(3)的五分之二,下端手臂(3)的占用整个手臂(3)的五分之三,所述两段手臂(3)通过转轴二(4)进行上下活动,所述转轴二(4)和感应器(5)固定连接在短手臂(3)的左右两侧,所述短手臂(3)上设有储水箱(6),所述储水箱(6)设在短手臂(3)的中间位置上,所述短手臂(3)前端与调节器(7)贯穿相连接,所述调节器(7)上端的中间位置设有喷头(8),所述喷头(8)的左右两端设有旋转件;感应器(5)由显示屏(501)、处理器(502)、接孔(503)、控制器(504)、壳体(505)、指示灯(506)组成,所述显示屏(501)固定在壳体(505)的中间位置,所述显示屏(501)左侧设有指示灯(506),所述壳体(505)前端设有处理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德逢
申请(专利权)人:安捷睿厦门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