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侧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4734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0 02:44
获得一种车辆侧部结构,其能够使从侧门朝着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膨胀并且展开的安全气囊的展开行为的稳定化。防撞梁装接到门内板。防撞梁包括支撑部,该支撑部支撑充气机并且包括设置在充气机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处的侧壁部。因此,使得当安全气囊膨胀并且展开时,来自安全气囊的展开的反作用力能够由防撞梁的支撑部承受。

Side structure of vehicle

A vehicle side structure is obtained to stabilize the deployment behavior of the airbag extending from the side door toward the outer side of the vehicle and expanding. The anticollision beam is mounted to the inner plate. The collision prevention beam comprises a supporting part, supporting the inflator, and including a side wall part arranged at the inner side of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inflator. Therefore, when the airbag expands and expands, the expanded reaction force from the airbag can be borne by the supporting part of the anti-collision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侧部结构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侧部结构。
技术介绍
日本国家阶段公开No.2005-537165(专利文献1)描述了涉及一种外部安全气囊乘员保护系统的专利技术。在该外部安全气囊乘员保护系统中,充气机和安全气囊设置在侧门内部。外部安全气囊乘员保护系统还包括预测碰撞检测系统,以预测车辆与物体之间的碰撞。当预测碰撞检测系统已经预测到车辆与物体之间的碰撞时,致动充气机,使得安全气囊从侧门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膨胀并且展开。因此,当物体与车辆碰撞时的碰撞能量被安全气囊吸收,并且结果,能够降低物体相对于车辆的相对速度。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没有设置用以承受来自安全气囊的展开的反作用力的部件。从而,关于使从侧门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膨胀并且展开的气囊的展开行为稳定化,存在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到上述情况,本公开的目的是获得一种车辆侧部结构,其能够使从侧门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膨胀并且展开的安全气囊的展开行为稳定化。根据第一方面的车辆侧部结构包括门外板、门内板、安全气囊、控制器、安全气囊膨胀部以及强化部件。门外板构成侧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部分。门内板构成所述侧门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部分。安全气囊能够利用由于致动设置在所述门外板与所述门内板之间的充气机所喷出的气体,而朝向所述侧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膨胀并且展开。控制器包括预测部,该预测部预测正在接近所述车辆的物体是否将与所述侧门碰撞。当已经基于从所述预测部输出的信号判定所述物体将与所述侧门碰撞时,所述控制器致动充气机。所述安全气囊膨胀部常规下是封闭的。所述安全气囊膨胀部设置到所述门外板,使得当所述安全气囊膨胀并且展开时,所述安全气囊能够向所述门外板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膨胀并且展开。所述强化部件设置在所述充气机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包括支撑所述充气机的支撑部,并且装接到所述门内板。根据第一方面,充气机设置在门外板与门内板之间,门外板构成侧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部分,门内板构成侧门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部分。充气机由控制器控制,所述控制器包括预测部,该预测部预测正在接近车辆的物体是否将与车辆的侧门碰撞。当控制器已经基于从预测部输出的信号判定物体将与侧门碰撞时,控制器致动充气机。另外,安全气囊膨胀部设置到门外板。安全气囊膨胀部常规下是封闭的,并且安全气囊膨胀部被构造为使得当安全气囊膨胀并且展开时,安全气囊能够向门外板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膨胀并且展开。从而,当已经预测了物体与车辆的侧门之间的碰撞时,由于致动充气机而喷出的气体使安全气囊穿过安全气囊膨胀部朝向侧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膨胀并且展开。结果,即使在物体与车辆之间发生碰撞,也能够利用安全气囊吸收物体与车辆碰撞时的碰撞能量。然而,如果当安全气囊膨胀并且展开时,没有部件承受来自安全气囊的展开的反作用力,则可以想象安全气囊的展开行为是不稳定的。为解决该问题,在本公开中,强化部件装接到门内板。强化部件包括支撑部,该支撑部设置在充气机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并且支撑充气机。这使得当安全气囊膨胀并且展开时,来自安全气囊的展开的反作用力能够由强化部件的支撑部承受。根据第二方面的车辆侧部结构是第一方面所述的车辆侧部结构,其中,支撑部被构造为包括侧壁部、上壁部和下壁部。侧壁部的板厚方向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并且该侧壁部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所述上壁部从所述侧壁部的车辆上侧的周缘部朝着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伸出。所述下壁部从所述侧壁部的车辆下侧的周缘部朝着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伸出。此外,所述充气机被构造为具有封闭的端部的筒状,并且所述充气机被设置为处于除了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以外均由所述支撑部包围的状态。根据第二方面,支撑部被构造为包括侧壁部、上壁部以及下壁部。侧壁部的板厚方向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并且该侧壁部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上壁部从侧壁部的车辆上侧的周缘部朝着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伸出。下壁部从侧壁部的车辆下侧的周缘部朝着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伸出。另外,所述充气机被构造为具有封闭的端部的筒状,并且所述充气机被设置为处于除了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以外均由所述支撑部包围的状态。从而,本公开使得当安全气囊膨胀并且展开时,能够从除了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以外的三个不同的方向承受来自安全气囊的展开的反作用力。根据第三方面的车辆侧部结构是第一方面所述的车辆侧部结构,其中,所述支撑部被构造为沿着所述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状,并且所述支撑部具有当沿着所述支撑部的长度方向观看时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开口的圆弧状截面轮廓。此外,所述充气机被构造为具有封闭的端部的圆形筒状,并且所述充气机被设置为处于除了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以外均由所述支撑部包围的状态。根据第三方面,所述支撑部被构造为沿着所述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状,并且所述支撑部具有当沿着所述支撑部的长度方向观看时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开口的圆弧状截面轮廓。另外,所述充气机被构造为具有封闭的端部的圆筒状,并且所述充气机被设置为处于除了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以外均由所述支撑部包围的状态。在本公开中,充气机的形状与支撑部的形状相对应,这使得能够抑制在充气机与支撑部之间产生间隙。根据第四方面的车辆侧部结构是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车辆侧部结构,其中,所述强化部件被构造为至少包括上延伸壁部和下延伸壁部中的一者。上延伸壁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并且从所述支撑部的车辆上侧的周缘部朝着车辆上侧伸出。下延伸壁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并且从所述支撑部的车辆下侧的周缘部朝着车辆下侧伸出。根据第四方面,强化部件被构造为至少包括上延伸壁部和下延伸壁部中的一者。上延伸壁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并且从所述支撑部的车辆上侧的周缘部朝着车辆上侧伸出。下延伸壁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并且从所述支撑部的车辆下侧的周缘部朝着车辆下侧伸出。因此,在本公开中,在安全气囊膨胀并且展开之后,上延伸壁部和下延伸壁部中的至少一者设置在安全气囊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根据第五方面的车辆侧部结构是第一方面所述的车辆侧部结构,其中,所述充气机被构造为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封闭端部的筒状,并且所述支撑部被构造为包括内侧壁部、第一延伸壁部、外侧壁部和第二延伸壁部。内侧壁部设置在所述充气机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处,沿着所述充气机延伸,并且所述内侧壁部在该内侧壁部的板厚方向为所述车辆宽度方向的状态下接合至所述门内板。第一延伸壁部从所述内侧壁部的车辆上侧或车辆下侧的周缘部朝着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伸出。外侧壁部从所述第一延伸壁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周缘部朝着与所述充气机相反的一侧伸出。第二延伸壁部从所述外侧壁部的与所述充气机相反的一侧上的周缘部朝着车辆宽度方向内侧伸出。根据第五方面,所述充气机被构造为筒状,该筒状沿着所述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封闭的端部。另外,支撑部被构造为包括内侧壁部、第一延伸壁部、外侧壁部和第二延伸壁部。内侧壁部设置在所述充气机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沿着所述充气机延伸,并且所述内侧壁部在该内侧壁部的板厚方向为所述车辆宽度方向的状态下接合至所述门内板。这使得在安全气囊的膨胀和展开期间,来自安全气囊的展开的反作用力能够被内侧壁部和门内板承受。而且,第一延伸壁部从所述内侧壁部的车辆上侧或车辆下侧的周缘部朝着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伸出,并且外侧壁部从所述第一延伸壁部的车辆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侧部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侧部结构,包括:门外板,该门外板构成侧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部分;门内板,该门内板构成所述侧门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部分;安全气囊,该安全气囊能够利用由于致动设置在所述门外板与所述门内板之间的充气机所喷出的气体,而朝向所述侧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膨胀并且展开;控制器,该控制器包括预测部,该预测部预测正在接近所述车辆的物体是否将与所述侧门碰撞,当已经基于从所述预测部输出的信号而判定所述物体将与所述侧门碰撞时,所述控制器致动所述充气机;安全气囊膨胀部,该安全气囊膨胀部常规为封闭的,并且该安全气囊膨胀部设置于所述门外板,使得当所述安全气囊膨胀并展开时,所述安全气囊能够向所述门外板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膨胀并展开;以及强化部件,该强化部件设置在所述充气机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该强化部件包括支撑所述充气机的支撑部,并且该强化部件装接到所述门内板。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2.08 JP 2016-238802;2017.04.21 JP 2017-084751.一种车辆侧部结构,包括:门外板,该门外板构成侧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部分;门内板,该门内板构成所述侧门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部分;安全气囊,该安全气囊能够利用由于致动设置在所述门外板与所述门内板之间的充气机所喷出的气体,而朝向所述侧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膨胀并且展开;控制器,该控制器包括预测部,该预测部预测正在接近所述车辆的物体是否将与所述侧门碰撞,当已经基于从所述预测部输出的信号而判定所述物体将与所述侧门碰撞时,所述控制器致动所述充气机;安全气囊膨胀部,该安全气囊膨胀部常规为封闭的,并且该安全气囊膨胀部设置于所述门外板,使得当所述安全气囊膨胀并展开时,所述安全气囊能够向所述门外板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膨胀并展开;以及强化部件,该强化部件设置在所述充气机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该强化部件包括支撑所述充气机的支撑部,并且该强化部件装接到所述门内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侧部结构,其中,所述支撑部被构造为包括:侧壁部,该侧壁部的板厚方向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上,并且该侧壁部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上壁部,该上壁部从所述侧壁部的车辆上侧的周缘部朝着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伸出;以及下壁部,该下壁部从所述侧壁部的车辆下侧的周缘部朝着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伸出,并且所述充气机被构造为具有封闭的端部的筒状,并且所述充气机被设置为处于除了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以外均由所述支撑部包围的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侧部结构,其中,所述支撑部被构造为沿着所述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状,并且所述支撑部具有当沿着所述支撑部的长度方向观看时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开口的圆弧状截面轮廓,并且所述充气机被构造为具有封闭的端部的圆筒状,并且所述充气机被设置为处于除了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以外均由所述支撑部包围的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侧部结构,其中,所述强化部件被构造为至少包括以下之一:上延伸壁部,该上延伸壁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并且从所述支撑部的车辆上侧的周缘部朝着车辆上侧伸出,和下延伸壁部,该下延伸壁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并且从所述支撑部的车辆下侧的周缘部朝着车辆下侧伸出。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侧部结构,其中,所述强化部件被构造为至少包括以下之一:上延伸壁部,该上延伸壁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并且从所述支撑部的车辆上侧的周缘部朝着车辆上侧伸出,和下延伸壁部,该下延伸壁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并且从所述支撑部的车辆下侧的周缘部朝着车辆下侧伸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侧部结构,其中,所述充气机被构造为筒状,该筒状沿着所述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封闭的端部;并且所述支撑部被构造为包括:内侧壁部,该内侧壁部设置在所述充气机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并且沿着所述充气机延伸,并且所述内侧壁部在板厚方向为所述车辆宽度方向的状态下接合至所述门内板;第一延伸壁部,该第一延伸壁部从所述内侧壁部的车辆上侧或车辆下侧的周缘部朝着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伸出;外侧壁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藤尚裕高柳旬一国定正人佐佐木崇至福山岳树铃木滋幸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