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动片抑制振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200203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汽车制动片抑制振动系统,包括刹车片本体和控制系统,刹车片本体靠近车轮外侧设有感应部,感应部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的输入端,以接收刹车片本体的振动信号并转化为电信号传递于控制系统,刹车片本体靠近车轮内侧设有抑振控制部,控制系统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抑制控制部,以输出不同的电压信号传递于抑制控制部并控制刹车片本体的振动;采用本技术方案,不仅降低刹车片的残余振动,同时不影响刹车片的制动摩擦力,提高刹车片的抗阻尼性,提高刹车片使用寿命,保障驾驶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制动片抑制振动系统
本技术属于汽车制动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汽车制动片抑制振动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制动器是汽车行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保护机制,制动器中最主要的阻力装置是刹车片,汽车依靠刹车片的摩擦力进行制动,因此刹车片本身的稳定性极为重要,在制动过程中,振动片稳定性是影响制动的关键因素,由于制动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振动,影响行人和驾驶人员的操作安全;因此,抑制刹车片在制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是提升制动装置性能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化的汽车制动片抑制振动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汽车制动片抑制振动系统,包括刹车片本体和控制系统,所述刹车片本体靠近车轮外侧设有感应部,感应部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的输入端,以接收刹车片本体的振动信号并转化为电信号传递于控制系统,刹车片本体靠近车轮内侧设有抑振控制部,其中,控制系统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抑制控制部,以输出不同的电压信号传递于抑制控制部并控制刹车片本体的振动。本技术公开的汽车制动片抑制振动系统,所述刹车片本体设在刹车盘的顶部,由两片相互铰接的刹车片夹持在刹车盘的表面,其中,抑制振动部设在刹车片本体靠近刹车盘的内侧,刹车片本体内侧设有与抑制振动部相对应的凹槽,感应部设在刹车片本体的外侧。本技术公开的汽车制动片抑制振动系统,所述感应部包括第一压电陶瓷,第一压电陶瓷固接于刹车片本体外侧表面,第一压电陶瓷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的输入端,以输入不同的运动信号并转化为电信号传递于控制系统。本技术公开的汽车制动片抑制振动系统,所述抑制振动部包括第二压电陶瓷,第二压电陶瓷固接于刹车片本体内侧表面,控制系统的输出端电连接于第二压电陶瓷,以输出不同的电压信号控制第二压电陶瓷形变。本技术公开的汽车制动片抑制振动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信号放大模块、A/D转换模块、单片机、压电陶瓷驱动器和电源,其中,感应部的连接于A/D转换模块的输入端,A/D转换模块的输出端通过信号放大模块连接于单片机的输入端,以接收刹车片的振动信号并转化的电信号,单片机的输出端电连接于压电陶瓷驱动器,以输出不同的电信号驱动压电陶瓷驱动器,压电陶瓷驱动器电连接于第二压电陶瓷,电源设有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电源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于单片机的电压输入端,电源的第二输出端电连接于压电陶瓷驱动器。本技术公开的汽车制动片抑制振动系统,所述压电陶瓷驱动器采用的型号为AE0203D08F。本技术公开的汽车制动片抑制振动系统,所述单片机采用的型号为AT89c51。采用本技术方案,利用压电陶瓷作为抑制振动的控制件,通过控制系统精确传递形变量,抵消刹车片在运动中产生的振动变形,提高刹车片的抗阻尼性,同时,采用另一压电陶瓷作为传感器,以接收刹车片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变形信号,并转化为电信号输入给控制系统,以便于控制系统作进一步处理,从而输出用于调节刹车片的振动的抑振信号,这种控制方式不仅降低刹车片的残余振动,同时不影响刹车片正常工作需要的摩擦力,有利于保障刹车片的使用寿命,提高驾驶人员的工作安全性。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技术汽车制动片抑制振动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汽车制动片抑制振动系统的系统工作原理图。图中标记为:1、刹车片本体;2、控制系统;3、第一压电陶瓷;4、刹车盘;5、导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图1为本技术汽车制动片抑制振动系统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的汽车制动片抑制振动系统,包括刹车片本体和控制系统,刹车片本体靠近车轮外侧设有感应部,感应部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的输入端,以接收刹车片本体的振动信号并转化为电信号传递于控制系统,刹车片本体靠近车轮内侧设有抑振控制部,其中,控制系统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抑制控制部,以输出不同的电压信号传递于抑制控制部并控制刹车片本体的振动,刹车片本体设在刹车盘的顶部,由两片相互铰接的刹车片夹持在刹车盘的表面,其中,抑制振动部设在刹车片本体靠近刹车盘的内侧,刹车片本体内侧设有与抑制振动部相对应的凹槽,感应部设在刹车片本体的外侧,感应部包括第一压电陶瓷,第一压电陶瓷固接于刹车片本体外侧表面,第一压电陶瓷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的输入端,以输入不同的运动信号并转化为电信号传递于控制系统,抑制振动部包括第二压电陶瓷,第二压电陶瓷固接于刹车片本体内侧表面,控制系统的输出端电连接于第二压电陶瓷,以输出不同的电压信号控制第二压电陶瓷形变;利用压电陶瓷在振动中产生电荷,从而产生可输出的电流信号,同时压电陶瓷又可以受电发生形变,从而抑制振动,由于压电陶瓷体积小便于安装,因此,压电陶瓷既作为刹车片振动的传感器,又作为抑制刹车片振动的阻力器。图2为本技术汽车制动片抑制振动系统的系统工作原理图,如图所示的控制系统包括信号放大模块、A/D转换模块、单片机、压电陶瓷驱动器和电源,其中,感应部的连接于A/D转换模块的输入端,A/D转换模块的输出端通过信号放大模块连接于单片机的输入端,以接收刹车片的振动信号并转化的电信号,单片机的输出端电连接于压电陶瓷驱动器,以输出不同的电信号驱动压电陶瓷驱动器,压电陶瓷驱动器电连接于第二压电陶瓷,电源设有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电源的第一输出端电连接于单片机的电压输入端,电源的第二输出端电连接于压电陶瓷驱动器,压电陶瓷驱动器采用的型号为AE0203D08F,单片机采用的型号为AT89c51,采用这种型号的压电陶瓷驱动器,由于该驱动器体积小,便于放置在前机舱或者下车体中,不影响整车的机械布置,从而保证汽车的正常生产,提高工作效率。采用本技术方案,利用压电陶瓷作为抑制振动的控制件,通过控制系统精确传递形变量,抵消刹车片在运动中产生的振动变形,提高刹车片的抗阻尼性,同时,采用另一压电陶瓷作为传感器,以接收刹车片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变形信号,并转化为电信号输入给控制系统,以便于控制系统作进一步处理,从而输出用于调节刹车片的振动的抑振信号,这种控制方式不仅降低刹车片的残余振动,同时不影响刹车片正常工作需要的摩擦力,有利于保障刹车片的使用寿命,提高驾驶人员的工作安全性。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汽车制动片抑制振动系统

【技术保护点】
汽车制动片抑制振动系统,包括刹车片本体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片本体靠近车轮外侧设有感应部,感应部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的输入端,以接收刹车片本体的振动信号并转化为电信号传递于控制系统,刹车片本体靠近车轮内侧设有抑振控制部,其中,控制系统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抑制控制部,以输出不同的电压信号传递于抑制控制部并控制刹车片本体的振动。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制动片抑制振动系统,包括刹车片本体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片本体靠近车轮外侧设有感应部,感应部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的输入端,以接收刹车片本体的振动信号并转化为电信号传递于控制系统,刹车片本体靠近车轮内侧设有抑振控制部,其中,控制系统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抑制控制部,以输出不同的电压信号传递于抑制控制部并控制刹车片本体的振动。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制动片抑制振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片本体设在刹车盘的顶部,由两片相互铰接的刹车片夹持在刹车盘的表面,其中,抑制振动部设在刹车片本体靠近刹车盘的内侧,刹车片本体内侧设有与抑制振动部相对应的凹槽,感应部设在刹车片本体的外侧。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制动片抑制振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部包括第一压电陶瓷,第一压电陶瓷固接于刹车片本体外侧表面,第一压电陶瓷电连接于控制系统的输入端,以输入不同的运动信号并转化为电信号传递于控制系统。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制动片抑制振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文豹木晓航潘暖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博耐克摩擦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