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顶盖结构及车辆用顶盖结构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4595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0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顶盖结构及该车辆用顶盖结构的制造方法,该车辆用顶盖结构能够抑制对顶板与侧外板进行接合的钎料的缘部产生起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辆用顶盖结构的特征在于,具备:接近对置部(11),其在顶板(10)上位于车辆宽度方向的两侧部,并与侧外板(21)抵接或接近;负曲面部(12),其在顶板(10)上位于比接近对置部(11)靠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具有向下方凹陷的凹面(121);以及安装面(215),其在侧外板(21)上朝向车辆下方形成在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并与接近对置部(11)抵接或接近,接合顶板(10)与侧外板(21)的凝固后的钎料(40)的顶板(10)侧的缘部(42)位于负曲面部(12)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顶盖结构及车辆用顶盖结构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顶盖结构及车辆用顶盖结构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顶板与侧外板通过钎料接合而成的车辆用顶盖结构(例如专利文献1)。在该公报所记载的车辆用顶盖结构中,钎料夹在顶板与侧外板之间的间隙中。凝固后的钎料的缘部在顶板上位于向侧外板突出并缓慢向车辆上方突出的曲面上。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927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以往的车辆用顶盖结构中,凝固后的钎料的缘部的位置不固定,凝固后的钎料的缘部显眼。具体而言,例如,钎料的缘部不具有直线状,钎料的缘部产生起伏,难以形成整齐的缘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顶盖结构及该车辆用顶盖结构的制造方法,该车辆用顶盖结构能够抑制对顶板与侧外板进行接合的钎料的缘部产生起伏。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顶盖结构,其是由顶板(例如后述的顶板10)与侧外板(例如后述的侧外板21)通过钎料(例如后述的钎料40)接合而成的,所述车辆用顶盖结构的特征在于,具备:接近对置部(例如后述的接近对置部11),其在所述顶板上位于车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用顶盖结构及车辆用顶盖结构的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顶盖结构,其是由顶板与侧外板通过钎料接合而成的,所述车辆用顶盖结构的特征在于,具备:接近对置部,其在所述顶板上位于车辆宽度方向的两侧部,并与所述侧外板抵接或接近;负曲面部,其在所述顶板上位于比所述接近对置部靠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具有向下方凹陷的凹面;以及安装面,其在所述侧外板上朝向车辆下方形成在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并与所述接近对置部抵接或接近,接合所述顶板与所述侧外板的凝固后的所述钎料的所述顶板侧的缘部位于所述负曲面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0.03 JP 2014-2046471.一种车辆用顶盖结构,其是由顶板与侧外板通过钎料接合而成的,所述车辆用顶盖结构的特征在于,具备:接近对置部,其在所述顶板上位于车辆宽度方向的两侧部,并与所述侧外板抵接或接近;负曲面部,其在所述顶板上位于比所述接近对置部靠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具有向下方凹陷的凹面;以及安装面,其在所述侧外板上朝向车辆下方形成在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并与所述接近对置部抵接或接近,接合所述顶板与所述侧外板的凝固后的所述钎料的所述顶板侧的缘部位于所述负曲面部上。2.一种车辆用顶盖结构的制造方法,所述车辆用顶盖结构是由顶板与侧外板通过钎料接合而成的,所述车辆用顶盖结构的制造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原大树藤内启辉森田孝洋后藤彰大塚启示渡边纯友熊谷徹堀向俊之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