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动系统的双向转换阀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618701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制动系统的双向转换阀,包括下壳体、上壳体、活塞和导向套,下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出气口,下壳体的第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气接头,第一进气接头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上壳体与下壳体的第二侧固定连接,上壳体上设置有第二通孔,上壳体远离下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气接头,第二进气接头上设置有第二进气口,活塞能沿第一通孔的轴向移动,导向套固定内嵌于第一通孔中,导向套位于上壳体和活塞之间,导向套上开设有规则孔,规则孔正对出气口。导向套可以保证活塞不会出现偏移,保证密封良好性,而导向套上设置的规则孔一方面可以保证高压气体在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正常流通,另一方面又能起到减重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制动系统的双向转换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动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制动系统的双向转换阀。
技术介绍
传统的汽车制动系统在制动过程中,常会发生抱死的状况,当前轮抱死时,车轮会丧失转向能力,当后轮抱死时,会产生侧滑甩尾现象,当前后车轮都抱死时,汽车的转向力和侧向力均接近于零,此时汽车的操纵性和方向稳定性完全丧失,很容易导致重大交通事故。为了解决车轮抱死的问题,汽车中引入了防抱死系统,车轮的驱动打滑与防抱死问题较为相似,因此在防抱死系统的基础上引入了驱动防滑系统,为了节约成本,汽车厂家多将二者集成在一起,那么使用时就需要有一个切换机构。现有技术中,多是采用阀门来实现的,但是现有的阀门密封性能比较差,且重量比较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制动系统的双向转换阀,以解决上述问题,增强转换阀的密封性能,降低转换阀的重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制动系统的双向转换阀,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一通孔贯通,所述下壳体的第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气接头,所述第一进气接头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通孔贯通;上壳体,所述上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汽车制动系统的双向转换阀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制动系统的双向转换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一通孔贯通,所述下壳体的第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气接头,所述第一进气接头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通孔贯通;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的第二侧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贯通,所述上壳体远离所述下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气接头,所述第二进气接头上设置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二通孔贯通;活塞,所述活塞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活塞能沿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移动;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固定内嵌于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导向套位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制动系统的双向转换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一通孔贯通,所述下壳体的第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气接头,所述第一进气接头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通孔贯通;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的第二侧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贯通,所述上壳体远离所述下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气接头,所述第二进气接头上设置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二通孔贯通;活塞,所述活塞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活塞能沿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移动;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固定内嵌于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导向套位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活塞之间,所述导向套上开设有多个规则孔,其中一个所述规则孔正对所述出气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制动系统的双向转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靠近所述第一进气接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弧形面,所述第二通孔靠近所述下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弧形面;所述活塞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圆弧部和第二圆弧部,所述第一圆弧部能与所述第一弧形面相配合,所述第二圆弧部能与所述第二弧形面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制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