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
,特别是涉及一种车钩组件及具有该车钩组件的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高铁速度的提升,被动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列车为了减小空气阻力,改善启动性能,头部通常采用流线型的尖梭式设计;该种设计虽然减小了列车行驶阻力,提升了车速,但是使得车头前端部分的空间狭小,只能容下车钩部分,无法再布置大型吸能机构。当两列高铁相撞时,首先受到冲击的是车钩部分,虽然可以将车钩设置为吸能车钩的方式,但是其吸能量是有限的,无法完全吸收列车碰撞产生的能量,存在受撞击车钩后退过程中侵入上部破坏上部设备的隐患,或掉落到轨道上增加脱轨风险。因此,如何改进现有的车钩结构,以防止车钩被撞断后掉落到车钩后面的设备舱中,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钩组件及具有该车钩组件的轨道车辆,该车钩组件的结构设计既能够保证车辆正常运行时车钩的连挂功能,又能够避免在碰撞发生时受撞击车钩后退过程中侵入上部破坏上部设备或掉落到轨道上增加脱轨风险,从而能够提高轨道车辆碰撞的被动安全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钩组件,设于 ...
【技术保护点】
车钩组件,设于轨道车辆的车头前端,包括:车钩安装座(12);车钩(11),固装于所述车钩安装座(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车钩安装座(12)两侧的支撑部件(21)和旋转件(22);所述旋转件(22)的一端与所述支撑部件(21)的下端转动连接,其转动中心水平设置且垂直于所述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所述旋转件(22)的另一端与所述车钩安装座(12)的上端铰接;并配置成:初始状态下,所述车钩安装座(12)与所述支撑部件(21)固接,所述旋转件(22)与所述车钩安装座(12)的铰接点位于所述旋转件(22)与所述支撑部件(21)的转动连接点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车钩组件,设于轨道车辆的车头前端,包括:车钩安装座(12);车钩(11),固装于所述车钩安装座(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车钩安装座(12)两侧的支撑部件(21)和旋转件(22);所述旋转件(22)的一端与所述支撑部件(21)的下端转动连接,其转动中心水平设置且垂直于所述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所述旋转件(22)的另一端与所述车钩安装座(12)的上端铰接;并配置成:初始状态下,所述车钩安装座(12)与所述支撑部件(21)固接,所述旋转件(22)与所述车钩安装座(12)的铰接点位于所述旋转件(22)与所述支撑部件(21)的转动连接点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钩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板(23),其与两所述支撑部件(21)的后端固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钩组件,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支撑部件(21)与所述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士忠,张永贵,陶桂东,龚明,田爱琴,于洋洋,王晋乐,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