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缩式车钩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184579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4 1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伸缩式车钩缓冲装置,包括连接于钩头右端的第一杆件,套设于第一杆件外部的第二杆件,第二杆件与第一杆件之间滑动配合,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上安装有可在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不同位置处限定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间相对运动的锁定销,以实现伸缩。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满足减小占用车体外部空间和增加长度的要求。

Telescopic coupler buffer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elescopic coupler buffer device, including the hook head is connected to the right end of the first bar, the second bar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bar outside, second between the rod and the first rod sliding fit with the first rod and the second rod is installed on the locking pin can limit the relative movement of the first rod and second bars and second bars at different locations in the first bar, in order to achieve expansion. The invention also satisfies the requirement of reducing the external space occupied by the vehicle body and increasing the leng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接轨道车辆车厢的伸缩式车钩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车钩缓冲装置是用于使车辆、机车或动车相互连挂,传递牵引力、制动力,使车辆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实现紧急状态的救援,以及实现车厢之间的重联。其包括车钩,缓冲器、钩尾框和从板等部件,并安装于车底架构端的牵引梁内。目前,许多车厢之间的连挂需要长度较长的车钩缓冲装置,而现有的车钩缓冲装置的长度均较小。由此引发的问题是,现有的车钩缓冲装置不能满足车辆传递牵引力、救援或重联等需求。中国技术专利CN203651798U中公开了一种杆身加长的车钩缓冲装置,该车钩缓冲装置,其包括车底架、钩尾框和车钩,车底架的端部设置有安装槽和转向槽,钩尾框设置于所述安装槽中,转向槽为喇叭形开口,车钩包括钩尾、钩身和钩头,钩尾通过钩尾销设置于所述钩尾框,钩身位于所述转向槽内,钩头位于所述转向槽外。通过将常规车钩的钩身长度(为650-750mm)增长至800-2000mm,从而提高了车辆的转向能力。然而,增加了钩身长度的上述车钩缓冲装置会存在占用列车车体外部空间大、易损坏的问题。中国技术专利CN203651798U中公开了一种折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伸缩式车钩缓冲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伸缩式车钩缓冲装置,包括连接于钩头(1)右端的第一杆件(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于第一杆件(2)外部的第二杆件(3),第二杆件(3)与第一杆件(2)之间滑动配合,第一杆件(2)与第二杆件(3)上安装有可在第一杆件(2)与第二杆件(3)不同位置处限定第一杆件(2)和第二杆件(3)间相对运动的锁定销(9),以实现伸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伸缩式车钩缓冲装置,包括连接于钩头(1)右端的第一杆件(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于第一杆件(2)外部的第二杆件(3),第二杆件(3)与第一杆件(2)之间滑动配合,第一杆件(2)与第二杆件(3)上安装有可在第一杆件(2)与第二杆件(3)不同位置处限定第一杆件(2)和第二杆件(3)间相对运动的锁定销(9),以实现伸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式车钩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杆件(2)的侧面开设有可安装锁定销(9)的第一通孔(4),在第二杆件(3)的侧面开设有可安装锁定销(9)的第二通孔(17),同一排的第一通孔(4)和/或同一排的第二通孔(17)的数量为多个,锁定销(9)通过第一通孔(4)和第二通孔(17)穿过第一杆件(2)和第二杆件(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伸缩式车钩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排的第一通孔(4)的数量为两个,同一排的第二通孔(17)的数量为1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式车钩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第二杆件(3)右端的第三杆件(10),以及安装于第三杆件(10)右端的安装座(14),第二杆件(3)和第三杆件(10)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枢轴(11),第三杆件(10)可绕第一枢轴(11)相对于第二杆件(3)旋转;第三杆件(10)和安装座(14)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枢轴(13),第三杆件(10)可第二枢轴(13)相对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李明刚刘焕军杨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