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导热油作为热媒的蒸发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66736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7 1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导热油作为热媒的蒸发釜系统,包括蒸发釜、导热油炉子系统、高炉煤气储罐以及焦炉煤气储罐;本申请所包含的导热油炉子系统是利用钢铁冶金行业富余的高炉煤气或焦炉煤气为燃料,在导热油炉内燃烧,加热导热油,利用高温导热油对蒸发釜进行加热,具有热效率高、能耗低、无排放,设备维护量小、运行成本低、运行稳定、可靠性好,可重复使用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钢铁冶金
,尤其是涉及一种以导热油作为热媒的蒸发釜系统。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公知的,蒸发釜的热媒通常为蒸汽,随着科技进步,现有的蒸汽加热系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蒸汽加热系统为达到较高的目标加热温度,需要的压力相当高,安全性要求高;蒸汽加热系统是开路系统,蒸汽最终需要凝结为冷凝水排出,整个系统的热能损失大;蒸汽加热系统需要大量的锅炉用水和水处理设备;面对不同级别的用蒸汽设备,蒸汽加热系统需要不同压力等级的蒸汽,整个蒸汽加热系统设计和操作复杂。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具有热效率高、能耗低、无排放,运行成本低、运行稳定、可靠性好,可重复使用的加热系统的蒸发釜系统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导热油作为热媒的蒸发釜系统,该蒸发釜系统所包括的加热系统具有热效率高、能耗低、无排放,运行成本低、运行稳定、可靠性好,可重复使用的特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以导热油作为热媒的蒸发釜系统,包括蒸发釜、导热油炉子系统、高炉煤气储罐以及焦炉煤气储罐;所述蒸发釜包括釜体、管式加热器以及蒸发室;所述导热油炉子系统包括导热油炉及导热油循环泵;所述釜体的上部侧面设置有进料口,所述釜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釜体的顶部设置有气体出口;所述管式加热器设置于所述釜体内的下部空间,所述蒸发室设置于所述釜体内的上部空间,所述管式加热器的进油口与所述导热油炉子系统的供油口连通,所述管式加热器的出油口与所述蒸发室的进油口连通,所述蒸发室的出油口通过所述导热油循环泵与所述导热油炉子系统的回油口连通;所述高炉煤气储罐的出气口通过带有调节阀的管道与所述导热油炉的燃料气进口连通;所述焦炉煤气储罐的出气口通过带有调节阀的管道与所述导热油炉的燃料气进口连通。优选的,所述管式加热器包括位于中央的中央循环管以及围绕所述中央循环管设置的加热管;所述中央循环管以及加热管均为垂直管束;所述中央循环管的截面积为全部所述加热管的总截面积的30%~90%,所述中央循环管的管束高度为1m~2m;所述加热管的直径为30mm~80mm,且其长径之比为30~50。优选的,所述釜体的直径为2m~3m,所述釜体的高度为3m~5m。优选的,所述调节阀为电动调节阀。本申请所包含的导热油炉子系统是利用钢铁冶金行业富余的高炉煤气或焦炉煤气为燃料,在导热油炉内燃烧,加热导热油,导热油是国家推广的有机热载体,导热油加热系统与蒸汽加热系统比较如下:采用液相传热的导热油加热系统在较低的压力下,可以达到较高的工作温度,相对安全可靠,而蒸汽加热系统达到相同的温度,需要的压力相当高,安全性要求高;蒸汽加热系统是开路系统,蒸汽最终凝结为冷凝水排出,热能损失大,而导热油加热系统是闭路循环系统,热效率高;蒸汽加热系统需要大量的锅炉用水和水处理设备,导热油加热系统节约大量锅炉用水;导热油加热系统可以在更宽的温度范围内满足不同高低温度的供热需求,而蒸汽加热系统需要不同压力等级的蒸汽,设计和操作复杂。综上,本技术提供的蒸发釜系统具有热效率高、能耗低、无排放,设备维护量小、运行成本低、运行稳定、可靠性好,可重复使用的特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以导热油作为热媒的蒸发釜系统中的蒸发釜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釜体,2进料口,3管式加热器,4蒸发室,5导热油进口,6导热油出口,7出料口,8气体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以导热油作为热媒的蒸发釜系统中的蒸发釜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以导热油作为热媒的蒸发釜系统,包括蒸发釜、导热油炉子系统、高炉煤气储罐以及焦炉煤气储罐;所述蒸发釜包括釜体1、管式加热器3以及蒸发室4;所述导热油炉子系统包括导热油炉及导热油循环泵;所述釜体的上部侧面设置有进料口2,所述釜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7,所述釜体的顶部设置有气体出口8;所述管式加热器3设置于所述釜体1内的下部空间,所述蒸发室4设置于所述釜体1内的上部空间,所述管式加热器3的进油口5与所述导热油炉子系统的供油口连通,所述管式加热器3的出油口与所述蒸发室的进油口连通,所述蒸发室的出油口7通过所述导热油循环泵与所述导热油炉子系统的回油口连通;所述高炉煤气储罐的出气口通过带有调节阀的管道与所述导热油炉的燃料气进口连通;所述焦炉煤气储罐的出气口通过带有调节阀的管道与所述导热油炉的燃料气进口连通。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式加热器3包括位于中央的中央循环管以及围绕所述中央循环管设置的加热管;所述中央循环管以及加热管均为垂直管束;所述中央循环管的截面积为全部所述加热管的总截面积的30%~90%,所述中央循环管的管束高度为1m~2m;所述加热管的直径为30mm~80mm,且其长径之比为30~5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釜体1的直径为2m~3m,所述釜体1的高度为3m~5m。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阀为电动调节阀。使用时,物料从进料口2进入釜体1内,位于釜体1底部的管式加热器3对物料进行加热蒸发成气体,然后气体进入蒸发室4进行精馏,精馏完成的物料通过出料口7向外排出,气体从釜体1顶部的气体出口8排出。本申请所包含的导热油炉子系统是利用钢铁冶金行业富余的高炉煤气或焦炉煤气为燃料,在导热油炉内燃烧,加热导热油,导热油是国家推广的有机热载体,导热油加热系统与蒸汽加热系统比较如下:采用液相传热的导热油加热系统在较低的压力下,可以达到较高的工作温度,相对安全可靠,而蒸汽加热系统达到相同的温度,需要的压力相当高,安全性要求高;蒸汽加热系统是开路系统,蒸汽最终凝结为冷凝水排出,热能损失大,而导热油加热系统是闭路循环系统,热效率高;蒸汽加热系统需要大量的锅炉用水和水处理设备,导热油加热系统节约大量锅炉用水;导热油加热系统可以在更宽的温度范围内满足不同高低温度的供热需求,而蒸汽加热系统需要不同压力等级的蒸汽,设计和操作复杂。综上,本技术提供的蒸发釜系统具有热效率高、能耗低、无排放,设备维护量小、运行成本低、运行稳定、可靠性好,可重复使用的特点。本申请未详细描述的方法及装置均为现有技术。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导热油作为热媒的蒸发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釜、导热油炉子系统、高炉煤气储罐以及焦炉煤气储罐;所述蒸发釜包括釜体、管式加热器以及蒸发室;所述导热油炉子系统包括导热油炉及导热油循环泵;所述釜体的上部侧面设置有进料口,所述釜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釜体的顶部设置有气体出口;所述管式加热器设置于所述釜体内的下部空间,所述蒸发室设置于所述釜体内的上部空间,所述管式加热器的进油口与所述导热油炉子系统的供油口连通,所述管式加热器的出油口与所述蒸发室的进油口连通,所述蒸发室的出油口通过所述导热油循环泵与所述导热油炉子系统的回油口连通;所述高炉煤气储罐的出气口通过带有调节阀的管道与所述导热油炉的燃料气进口连通;所述焦炉煤气储罐的出气口通过带有调节阀的管道与所述导热油炉的燃料气进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导热油作为热媒的蒸发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釜、导热油炉子系统、高炉煤气储罐以及焦炉煤气储罐;所述蒸发釜包括釜体、管式加热器以及蒸发室;所述导热油炉子系统包括导热油炉及导热油循环泵;所述釜体的上部侧面设置有进料口,所述釜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釜体的顶部设置有气体出口;所述管式加热器设置于所述釜体内的下部空间,所述蒸发室设置于所述釜体内的上部空间,所述管式加热器的进油口与所述导热油炉子系统的供油口连通,所述管式加热器的出油口与所述蒸发室的进油口连通,所述蒸发室的出油口通过所述导热油循环泵与所述导热油炉子系统的回油口连通;所述高炉煤气储罐的出气口通过带有调节阀的管道与所述导热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庆涛王文涛战玉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