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釜用冷热导热油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237486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5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反应釜用冷热导热油循环装置,包括控制系统、冷导热油循环系统、热泵、压缩空气供应系统和热导热油循环系统;所述冷导热油循环系统包括冷油储备装置、冷油制冷装置、冷油加压泵和冷却管组,所述冷却管组为冷却翅片管组,所述冷油储备装置的流体输出端与所述冷油制冷装置的流体输入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冷油制冷装置的流体输出端与所述冷油加压泵的流体输入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冷油加压泵的流体输出端与所述冷却翅片管组的流体输入端流体导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内部能量循环利用,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损耗,而且还可以实现反应釜的局部温度调整,使反应釜内的反应更易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控温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反应釜用冷热导热油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化工生产中,经常需要对反应釜进行加热或/和冷却,通常会采用高温蒸汽或导热油加热,采用冷水进行冷却。采用高温蒸汽进行加热以及采用冷水进行冷却时,由于冷水进行冷却之后除了对原料进行预热、对厂区进行供暖等,还有一大部分热量无法进行被利用,不仅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而且还会造成能源上的浪费。而采用导热油进行加热的反应釜,也多采用冷水冷却,主要是利用了水的热容比较大,可以用较少的水携带较多的热量,但是冷却水中的热量还是存在较大的浪费,而且对反应釜的控温无法实现局部温度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目的在于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内部能量循环利用的反应釜用冷热导热油循环装置,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损耗,而且还可以实现反应釜的局部温度调整,使反应釜内的反应更易控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反应釜用冷热导热油循环装置,包括控制系统、冷导热油循环系统、热栗、压缩空气供应系统和热导热油循环系统;所述冷导热油循环系统包括冷油储备装置、冷油制冷装置、冷油加压栗和冷却管组,所述冷却管组为冷却翅片管组,所述冷油储备装置的流体输出端与所述冷油制冷装置的流体输入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冷油制冷装置的流体输出端与所述冷油加压栗的流体输入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冷油加压栗的流体输出端与所述冷却翅片管组的流体输入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冷却翅片管组的流体输出端与所述冷油储备装置的流体输入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热导热油循环系统包括热油储备装置、热油加热装置、热油加压栗和加热管组,所述加热管组为加热翅片管组,所述热油储备装置的流体输出端与所述热油加热装置的流体输入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热油加热装置的流体输出端与所述热油加压栗的流体输入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热油加压栗的流体输出端与所述加热翅片管组的流体输入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加热翅片管组的流体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热油储备装置的流体输入端和所述热油加热装置的流体输入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压缩空气供应系统的压缩空气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冷却翅片管组的流体输入端和所述加热翅片管组的流体输入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冷油储备装置和所述热油储备装置上均设有排空管;所述热栗的热量输入端设在所述冷油储备装置中,所述热栗的热量输出端设在所述热油储备装置中;加热翅片管设在相邻的两个冷却翅片管之间;相邻的两个所述加热翅片管中热导热油的流向相反,相邻的两个所述冷却翅片管中冷导热油的流向相反;所述冷油加压栗的流体输出端、所述热油加压栗的流体输出端、所述压缩空气供应系统的压缩空气输出端和所述排空管上均设有电磁阀;所述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热油加热装置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热油加压栗的信号输入端、所述冷油制冷装置的信号输入端、所述冷油加压栗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热栗的信号输入端和所述电磁阀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上述反应釜用冷热导热油循环装置,所述冷却翅片管组的流体输入端和所述加热翅片管组的流体输入端均设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的流体输入端设有电磁阀;所述冷却翅片管组的流体输出端和所述加热翅片管组的流体输出端均设有集流板。上述反应釜用冷热导热油循环装置,所述压缩空气供应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和压缩空气储备装置,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压缩空气输出端与所述压缩空气储备装置的压缩空气输入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压缩空气储备装置的压缩空气输出端与所述分流板的流体输入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压缩空气供应系统压缩空气输出端上的电磁阀设在所述压缩空气储备装置的压缩空气输出端上。上述反应釜用冷热导热油循环装置,所述压缩空气储备装置的压缩空气输出端通过三通管分别与所述加热翅片管组流体输入端的所述分流板的流体输入端和所述冷却翅片管组流体输入端的所述分流板的流体输入端流体导通连接。上述反应釜用冷热导热油循环装置,所述冷却翅片管组的流体输出端、所述加热翅片管组的流体输出端和所述压缩空气供应系统的压缩空气输出端均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上述反应釜用冷热导热油循环装置,所述冷却翅片管的流体输入端设有电磁阀;所述加热翅片管的流体输入端设有电磁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冷导热油的循环使用以及热导热油的循环使用,而且可以冷导热油冷却反应釜过程中携带的热量通过热栗转移到热导热油中,实现了能量的循环,从而提高了能源利用率,降低了生产的能耗。2.本技术采用双向加热或冷却对反应釜进行加热或冷却,有利于使反应釜不同区域间的温度差,有利于反应均匀稳定进行,提高反应产物的品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反应釜用冷热导热油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反应釜用冷热导热油循环装置的加热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冷导热油循环系统,11-冷油储备装置,12-冷油制冷装置,13-冷油加压栗,14-冷却管组;20-热导热油循环系统,21-热油储备装置,22-热油加热装置,23-热油加压栗,24-加热管组;30-热栗;40-压缩空气供应系统,41-空气压缩机,42-压缩空气储备装置;50-电磁阀;60-分流板;70-集流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反应釜用冷热导热油循环装置,包括控制系统、冷导热油循环系统10、热栗30、压缩空气供应系统40和热导热油循环系统20。其中,所述冷导热油循环系统10为一个独立的冷导热油循环管路,其包括冷油储备装置11、冷油制冷装置12、冷油加压栗13和冷却管组14,所述冷却管组14为冷却翅片管组,所述冷油储备装置11的流体输出端与所述冷油制冷装置12的流体输入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冷油制冷装置12的流体输出端与所述冷油加压栗13的流体输入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冷油加压栗13的流体输出端与所述冷却翅片管组的流体输入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冷却翅片管组的流体输出端与所述冷油储备装置11的流体输入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热导热油循环系统20也是一个独立的循环系统。其包括热油储备装置21、热油加热装置22、热油加压栗23和加热管组24,所述加热管组24为加热翅片管组,所述热油储备装置21的流体输出端与所述热油加热装置22的流体输入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热油加热装置22的流体输出端与所述热油加压栗23的流体输入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热油加压栗23的流体输出端与所述加热翅片管组的流体输入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加热翅片管组的流体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热油储备装置21的流体输入端和所述热油加热装置22的流体输入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压缩空气供应系统40的压缩空气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冷却翅片管组的流体输入端和所述加热翅片管组的流体输入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冷油储备装置11和所述热油储备装置21上均设有排空管;所述热栗30的热量输入端设在所述冷油储备装置11中,所述热栗30的热量输出端设在所述热油储备装置21中;加热翅片管设在相邻的两个冷却翅片管之间;相邻的两个所述加热翅片管中热导热油的流向相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反应釜用冷热导热油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冷导热油循环系统(10)、热泵(30)、压缩空气供应系统(40)和热导热油循环系统(20);所述冷导热油循环系统(10)包括冷油储备装置(11)、冷油制冷装置(12)、冷油加压泵(13)和冷却管组(14),所述冷却管组(14)为冷却翅片管组,所述冷油储备装置(11)的流体输出端与所述冷油制冷装置(12)的流体输入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冷油制冷装置(12)的流体输出端与所述冷油加压泵(13)的流体输入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冷油加压泵(13)的流体输出端与所述冷却翅片管组的流体输入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冷却翅片管组的流体输出端与所述冷油储备装置(11)的流体输入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热导热油循环系统(20)包括热油储备装置(21)、热油加热装置(22)、热油加压泵(23)和加热管组(24),所述加热管组(24)为加热翅片管组,所述热油储备装置(21)的流体输出端与所述热油加热装置(22)的流体输入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热油加热装置(22)的流体输出端与所述热油加压泵(23)的流体输入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热油加压泵(23)的流体输出端与所述加热翅片管组的流体输入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加热翅片管组的流体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热油储备装置(21)的流体输入端和所述热油加热装置(22)的流体输入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压缩空气供应系统(40)的压缩空气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冷却翅片管组的流体输入端和所述加热翅片管组的流体输入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冷油储备装置(11)和所述热油储备装置(21)上均设有排空管;所述热泵(30)的热量输入端设在所述冷油储备装置(11)中,所述热泵(30)的热量输出端设在所述热油储备装置(21)中;加热翅片管设在相邻的两个冷却翅片管之间;相邻的两个所述加热翅片管中热导热油的流向相反,相邻的两个所述冷却翅片管中冷导热油的流向相反;所述冷油加压泵(13)的流体输出端、所述热油加压泵(23)的流体输出端、所述压缩空气供应系统(40)的压缩空气输出端和所述排空管上均设有电磁阀(50);所述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热油加热装置(22)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热油加压泵(23)的信号输入端、所述冷油制冷装置(12)的信号输入端、所述冷油加压泵(13)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热泵(30)的信号输入端和所述电磁阀(50)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柱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久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