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防撞梁立柱本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1835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1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前防撞梁立柱本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长条形凹槽式结构本体,槽体的一端制有与槽体两侧一体连接的侧槽壁,另一端为开口式设计,并制有一端向下的弯折,在槽体的其中一个侧壁制有多个安装孔,在安装孔的中部制有一卡槽,在槽体的槽底上制有条形孔,在具有多个安装孔的侧槽壁端部制有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前防撞梁立柱本体为凹槽式结构,其中一侧的槽壁比较高,在较高的槽壁上制有多个安装孔用于与车体的前纵梁相互固定和连接,槽体的底部制有一条形孔,用于嵌装套入前横梁的凸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用配件领域,尤其是一种前防撞梁立柱本体。
技术介绍
防撞钢梁对车内人员的保护有作用的,假设没有防撞钢梁,塑料前保险杠后面就是水箱,发动机。发生碰撞的时候,尤其是高速碰撞,一般发动机都会有下沉设计,不会进入驾驶舱。防撞钢梁与车身前纵粱连接部位是有溃缩设计的就像纸夹板那样的,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防撞钢梁的设计原理就是靠横梁的硬度以及韧性抵御住碰撞,靠连接部分吸能盒还有前纵粱来吸收大部分冲击,以保证驾驶舱的完整性。据检索,发现如下与本申请相关的专利文献,具体公开内容如下:专利文献CN105479080A公开一种汽车前防撞梁焊接夹具,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两端均设有第一、二夹紧机构,第一、二夹紧机构相对的侧面均设有托块,托块的上方设有定位销,定位销通过销座固定于上、下连接板的端部,定位销的两端处分别设有压块,压块与下连接板固定,下连接板由两块相互铰接的连接板铰接而成;第一夹紧机构、第二夹紧机构的外侧均设有薄型气缸,薄型气缸的输出端与下连接板位于外侧的端部连接,本专利技术不仅定位精度高,而且采用薄型气缸来驱动压块,便于操作,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上述专利与本申请差别较大,不影响本申请的创造性和新颖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撞效果好的前防撞梁立柱本体。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前防撞梁立柱本体,包括一长条形凹槽式结构本体,槽体的一端制有与槽体两侧一体连接的侧槽壁,另一端为开口式设计,并制有一端向下的弯折,在槽体的其中一个侧壁制有多个安装孔,在安装孔的中部制有一卡槽,在槽体的槽底上制有条形孔,在具有多个安装孔的侧槽壁端部制有方孔。而且,在槽底的下部上一体制有凹槽。本技术的有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前防撞梁立柱本体为凹槽式结构,其中一侧的槽壁比较高,在较高的槽壁上制有多个安装孔用于与车体的前纵梁相互固定和连接,槽体的底部制有一条形孔,用于嵌装套入前横梁的凸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前防撞梁立柱本体,包括一长条形凹槽式结构本体3,槽体的一端制有与槽体两侧一体连接的侧槽壁9,另一端为开口式设计,并制有一端向下的弯折5,在槽体的其中一个侧壁制有多个安装孔8,在安装孔的中部制有一较大卡槽7,用于嵌装相邻部件的突块,在槽体的槽底上制有条形孔4,用于嵌装套入前横梁的凸块。本申请在槽底的下部1上一体制有凹槽2,用于加强槽体下部的强度。在具有多个安装孔的侧槽壁端部制有方孔6,用于与对应的凸块嵌装。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将前防撞梁立柱本体的相应孔与对应的前横梁、前纵梁的相应位置对应,然后用螺栓紧固,即完成安装。以上对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申请的实施范围,凡依照本申请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申请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防撞梁立柱本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长条形凹槽式结构本体,槽体的一端制有与槽体两侧一体连接的侧槽壁,另一端为开口式设计,并制有一端向下的弯折,在槽体的其中一个侧壁制有多个安装孔,在安装孔的中部制有一卡槽,在槽体的槽底上制有条形孔,在具有多个安装孔的侧槽壁端部制有方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防撞梁立柱本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长条形凹槽式结构本体,槽体的一端制有与槽体两侧一体连接的侧槽壁,另一端为开口式设计,并制有一端向下的弯折,在槽体的其中一个侧壁制有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瑞林迪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