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身结构
,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身防撞梁。
技术介绍
目前,在汽车结构上,防撞梁对安全碰撞、整车刚度、强度、气密性等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目前车身防撞梁存在以下问题:防撞梁竖直方向与地板、后端板焊接,地板后端支撑刚度、模态不足;防撞梁竖立于后纵梁尾端,与纵梁翻边搭接,连接刚度差;后板支撑座为一个简单“几”字支架,在后端低速碰时强度不足,不能有效保护后雾灯;防撞梁焊合件、后端焊合总成、地板焊合总成与侧围焊合总成搭接后,在搭接转角间隙大,密封胶容易脱落,整车气密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防撞梁,通过采用U型车身防撞梁,整车刚度、强度、模态得到有效提升。本技术的一种车身防撞梁,包括横向筋板、第一纵向筋板和第二纵向筋板,所述横向筋板与所述第一纵向筋板和所述第二纵向筋板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构成“U”形,所述横向筋板与地板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纵向筋板与后端板固定连接。本技术的一种车身防撞梁还可以是:所述第一纵向筋板设有向前朝向的翻边,所述翻边与地板固定连接。所述翻边为波浪形。所述第二纵向筋板上设置有后板支撑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身防撞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筋板、第一纵向筋板和第二纵向筋板,所述横向筋板与所述第一纵向筋板和所述第二纵向筋板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构成“U”形,所述横向筋板与地板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纵向筋板与后端板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防撞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筋板、第一纵向筋板和第二纵向筋板,所述横向筋板与所述第一纵向筋板和所述第二纵向筋板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构成“U”形,所述横向筋板与地板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纵向筋板与后端板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筋板设有向前朝向的翻边,所述翻边与地板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身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为波浪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纵向筋板上设置有后板支撑座,所述后板支撑座的高度大于后雾灯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身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支撑座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后板支撑座设置在所述第二纵向筋板两端的后雾灯之间且紧邻对应后雾灯,两个所述后板支撑座与所述第二纵向筋板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利宁,唐春柳,侯明亮,杨回,欧阳洋,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