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撞梁,尤其涉及一种客车用前防撞梁。
技术介绍
客车在发生交通事故时,通常会在客车前部遭遇碰撞。由于,大客车总重量大,碰撞发生时,碰撞能量较高,而客车前部结构设计中没有类似乘用车前部的碰撞吸能缓冲区。从而,发生碰撞时,碰撞能量主要由客车车身前部骨架、大梁(取决于车身形式)进行吸收。然而,由于吸能能力有限,在事故发生时,驾驶员及前排乘客的生命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此外,虽然现有的客车的前部设置有保险杠,但是,车辆正面碰撞后,保险杠无法有效降低碰撞加速度,降低车体侵入量,提升司乘人员的生存空间,造成人员伤亡;所有受力依然主要通过前部骨架,大梁来吸收。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用前防撞梁,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客车用前防撞梁,其安装于所述客车的前围骨架和车架大梁上,所述客车用前防撞梁包括:防撞梁本体以及连接板;所述防撞梁本体具有弧度,且沿所述客车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弧形防撞梁本体的外侧面形成受力面,内侧面形成安装面,所述防撞梁本体采用6061-T6铝合金;所述连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客车用前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防撞梁安装于所述客车的前围骨架和车架大梁上,所述客车用前防撞梁包括:防撞梁本体以及连接板;所述防撞梁本体具有弧度,且沿所述客车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弧形防撞梁本体的外侧面形成受力面,内侧面形成安装面,所述防撞梁本体采用6061‑T6铝合金;所述连接板一侧通过连接筋与所述安装面相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安装于所述客车的前围骨架和车架大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用前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防撞梁安装于所述客车的前围骨架和车架大梁上,所述客车用前防撞梁包括:防撞梁本体以及连接板;所述防撞梁本体具有弧度,且沿所述客车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弧形防撞梁本体的外侧面形成受力面,内侧面形成安装面,所述防撞梁本体采用6061-T6铝合金;所述连接板一侧通过连接筋与所述安装面相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安装于所述客车的前围骨架和车架大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用前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本体为两个,两个防撞梁本体自上而下间隔设置,且通过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伟,詹国臣,
申请(专利权)人: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