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撞吸能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38265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4 1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撞吸能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其中,防撞吸能结构,包括:纵梁,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防撞横梁,与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的同一端连接;分纵梁,包括设置在第一纵梁上的第一分纵梁及设置在第二纵梁上的第二分纵梁,第一分纵梁的第一端与第一纵梁的外侧连接,第一分纵梁的另一端与防撞横梁连接,第二分纵梁的第一端与第二纵梁的外侧连接,第二分纵梁的另一端与防撞横梁连接;吸能部,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与防撞横梁之间具有吸能部,第一分纵梁和/或第二分纵梁与防撞横梁之间具有吸能部。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撞吸能结构的吸能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撞吸能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各国星级标准的提高,对汽车安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保证驾乘人员拥有足够的生存空间,需要汽车车身具有更好的吸能效果,以减少乘员舱的变形。现有技术中的防撞吸能结构一般包括纵梁、防撞横梁以及设置在纵梁与防撞横梁之间的吸能盒。但是具有上述结构的车辆在碰撞后,吸能盒压溃不充分,防撞吸能结构的吸能效果差,导致车门门框变形较大,车门不易打开,进而降低了乘员的逃生几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撞吸能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撞吸能结构的吸能效果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撞吸能结构,包括:纵梁,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防撞横梁,与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的同一端连接;分纵梁,包括设置在第一纵梁上的第一分纵梁及设置在第二纵梁上的第二分纵梁,第一分纵梁的第一端与第一纵梁的外侧连接,第一分纵梁的另一端与防撞横梁连接,第二分纵梁的第一端与第二纵梁的外侧连接,第二分纵梁的另一端与防撞横梁连接;吸能部,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与防撞横梁之间具有吸能部,第一分纵梁和/或第二分纵梁与防撞横梁之间具有吸能部。进一步地,第一纵梁、第二纵梁、第一分纵梁以及第二分纵梁与防撞横梁之间均具有吸能部。进一步地,设置在第一纵梁与防撞横梁之间的吸能部的吸能能力高于设置在第一分纵梁与防撞横梁之间的吸能部的吸能能力,设置在第二纵梁与防撞横梁之间的吸能部的吸能能力高于设置在第二分纵梁与防撞横梁之间的吸能部的吸能能力。进一步地,吸能部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上的导向结构。进一步地,外壳为筒状结构。进一步地,外壳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导向结构设置在第一壳体和/或第二壳体上。进一步地,导向结构为导向凹槽。进一步地,设置在第一纵梁与防撞横梁之间的吸能部上的导向凹槽的数量多于设置在第二纵梁与防撞横梁之间的吸能部上的导向凹槽的数量。进一步地,设置在第一分纵梁与防撞横梁之间的吸能部上的导向凹槽的数量多于设置在第二分纵梁与防撞横梁之间的吸能部上的导向凹槽的数量。进一步地,第一纵梁、第二纵梁、第一分纵梁以及第二分纵梁与吸能部之间设置有止挡部。进一步地,止挡部与吸能部固定连接,止挡部通过紧固件与第一纵梁或第二纵梁或第一分纵梁或第二分纵梁可拆卸地连接。进一步地,第一分纵梁包括第一倾斜段以及与第一倾斜段呈角度设置的第一延伸段,第一倾斜段的第一端与第一纵梁的外侧连接,第一倾斜段的第二端与第一延伸段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延伸段的第二端与防撞横梁连接,和/或第二分纵梁包括第二倾斜段以及与第二倾斜段呈角度设置的第二延伸段,第二倾斜段的第一端与第二纵梁的外侧连接,第二倾斜段的第二端与第二延伸段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延伸段的第二端与防撞横梁连接。进一步地,第一分纵梁包括第一倾斜段以及第一延伸段,第二分纵梁包括第二倾斜段以及第二延伸段,第一延伸段与第一纵梁的前段平行设置,和/或第二延伸段与第二纵梁的前段平行设置。进一步地,防撞吸能结构还包括连接横梁,连接横梁设置在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之间。进一步地,防撞吸能结构还包括加强结构,加强结构设置在第一纵梁和第一分纵梁之间和/或第二纵梁和第二分纵梁之间。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防撞吸能结构,防撞吸能结构为上述的防撞吸能结构。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防撞吸能结构包括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外侧的第一分纵梁和第二分纵梁。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与防撞横梁之间具有吸能部,第一分纵梁和/或第二分纵梁与防撞横梁之间具有吸能部。在上述结构中,至少一个分纵梁与防撞横梁之间具有吸能部,这样使得当防撞横梁受到碰撞时,位于外侧的第一分纵梁和/或第二分纵梁与防撞横梁之间的吸能部变形合理,压溃充分,从而使得撞击的能量能够被吸能部充分地吸收,进而改善了防撞吸能结构的吸能效果。由于防撞吸能结构的吸能效果良好,因此第一分纵梁和/或第二分纵梁受到的冲击减小,从而减小了位于外侧的车门门框的变形。车门门框变形量小就使得车门更容易打开,从而提高了乘员的逃生几率。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防撞吸能结构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示出了图1的防撞吸能结构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的防撞吸能结构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1的防撞吸能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以及图5示出了图1的防撞吸能结构的吸能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1、第一纵梁;12、第二纵梁;20、防撞横梁;31、第一分纵梁;32、第二分纵梁;401、第一壳体;402、第二壳体;403、导向凹槽;50、止挡片;60、连接横梁;70、加强结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防撞吸能结构包括纵梁、防撞横梁20、分纵梁以及吸能部。其中,纵梁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纵梁11和第二纵梁12。防撞横梁20与第一纵梁11和第二纵梁12的同一端连接。分纵梁包括设置在第一纵梁11上的第一分纵梁31及设置在第二纵梁12上的第二分纵梁32,第一分纵梁31的第一端与第一纵梁11的外侧连接,第一分纵梁31的另一端与防撞横梁20连接,第二分纵梁32的第一端与第二纵梁12的外侧连接,第二分纵梁32的另一端与防撞横梁20连接。吸能部,第一纵梁11和第二纵梁12与防撞横梁20之间具有吸能部,第一分纵梁31和/或第二分纵梁与防撞横梁20之间具有吸能部。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防撞吸能结构包括第一纵梁11和第二纵梁12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纵梁11和第二纵梁12外侧的第一分纵梁31和第二分纵梁32。第一纵梁11和第二纵梁12与防撞横梁20之间具有吸能部,第一分纵梁31和/或第二分纵梁32与防撞横梁20之间具有吸能部。在上述结构中,至少一个分纵梁与防撞横梁20之间具有吸能部,这样使得当防撞横梁受到撞击时(尤其是防撞横梁的端部区域受到撞击),位于外侧的第一分纵梁和/或第二分纵梁与防撞横梁之间的吸能部开始压缩吸收能量。当上述吸能部压溃充分后,防撞横梁20(尤其是端部)受到的撞击的能量就会被吸能部充分地吸收,从而改善了整个防撞吸能结构的吸能效果。由于防撞吸能结构的吸能效果良好,因此第一分纵梁和/或第二分纵梁受到的冲击减小,从而减小了位于外侧的车门门框的变形。车门门框变形量小就使得车门更容易打开,从而提高了乘员的逃生几率。另外,本实施例的防撞吸能结构加工方便,易于实现。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上述结构不仅使得第一分纵梁和/或第二分纵梁受到的冲击减小,还使得第一纵梁11和第二纵梁12受到的冲击相应的减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防撞横梁20由图4中的两部分组成。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纵梁11、第二纵梁12、第一分纵梁31以及第二分纵梁与防撞横梁20之间均具有吸能部。上述结构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撞吸能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纵梁,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纵梁(11)和第二纵梁(12);防撞横梁(20),与所述第一纵梁(11)和所述第二纵梁(12)的同一端连接;分纵梁,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纵梁(11)上的第一分纵梁(31)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纵梁(12)上的第二分纵梁(32),所述第一分纵梁(3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纵梁(11)的外侧连接,所述第一分纵梁(31)的另一端与所述防撞横梁(20)连接,所述第二分纵梁(3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纵梁(12)的外侧连接,所述第二分纵梁(32)的另一端与所述防撞横梁(20)连接;吸能部,所述第一纵梁(11)和所述第二纵梁(12)与所述防撞横梁(20)之间具有所述吸能部,所述第一分纵梁(31)和/或所述第二分纵梁(32)与所述防撞横梁(20)之间具有所述吸能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纵梁,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纵梁(11)和第二纵梁(12);防撞横梁(20),与所述第一纵梁(11)和所述第二纵梁(12)的同一端连接;分纵梁,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纵梁(11)上的第一分纵梁(31)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纵梁(12)上的第二分纵梁(32),所述第一分纵梁(3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纵梁(11)的外侧连接,所述第一分纵梁(31)的另一端与所述防撞横梁(20)连接,所述第二分纵梁(3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纵梁(12)的外侧连接,所述第二分纵梁(32)的另一端与所述防撞横梁(20)连接;吸能部,所述第一纵梁(11)和所述第二纵梁(12)与所述防撞横梁(20)之间具有所述吸能部,所述第一分纵梁(31)和/或所述第二分纵梁(32)与所述防撞横梁(20)之间具有所述吸能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11)、所述第二纵梁(12)、所述第一分纵梁(31)以及所述第二分纵梁(32)与所述防撞横梁(20)之间均具有所述吸能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第一纵梁(11)与所述防撞横梁(20)之间的吸能部的吸能能力高于设置在所述第一分纵梁(31)与所述防撞横梁(20)之间的吸能部的吸能能力,设置在所述第二纵梁(12)与所述防撞横梁(20)之间的吸能部的吸能能力高于设置在所述第二分纵梁(32)与所述防撞横梁(20)之间的吸能部的吸能能力。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部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导向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筒状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壳体(401)以及第二壳体(402),所述导向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401)和/或所述第二壳体(402)上。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为导向凹槽(403)。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第一纵梁(11)与所述防撞横梁(20)之间的吸能部上的导向凹槽(403)的数量多于设置在所述第二纵梁(12)与所述防撞横梁(20)之间的吸能部上的导向凹槽(403)的数量。9.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涛李伟李相帅崔永美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