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assenger train, in particular to a novel passenger car with good anti-collision performance and long service life. The utility model of the bus, anti-collision device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front and rear suspension chassis, this device is a departure angle and angle close to the lowest position, once the vehicle running state, touch other obstacles, through the installation of anti-collision structure, make the obstacle collision. The vehicle front and rear suspension parts can be protected from damage or damage, thereby improvi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b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客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客车,特别涉及一种防撞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新型客车。
技术介绍
现有客车,几乎为全承载客车。所以通过性会好很多。但前悬架、后悬架的零部件很容易在通过不理想工况时遭到破坏。一旦前后悬架遭遇破坏后,更换起来不仅费钱还浪费工时。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撞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新型客车。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新型客车,包括车身及车身底盘,在所述的车身底盘上设有前悬架和后悬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前悬架及后悬架的两边分别设有防撞装置,所述的防撞装置包括托架、滚轮及螺栓,所述的托架固定在前后悬架上,所述的滚轮套设在螺栓上,所述的螺栓通过螺母锁付在托架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的改进,所述的防撞装置还包括一垫片,所述的垫片设置在滚轮与托架之间,可防止滚轮左右移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的防撞装置为四个,分别设置在前悬架的两边及后悬架的两边。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客车,在车身底盘的前悬架和后悬架的两边分别设置防撞装置,此装置为离去角和接近角的最低位置,一旦车辆在运行状态下,触碰其它障碍物时,通过安装防撞结构,使之先对障碍物进行碰撞。从而保护车辆前后悬架零部件免受或减轻损坏,从而提高客车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防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一种新型客车,包括车身及车身底盘,在车身底盘上设有前悬架和后悬架,在前悬架及后悬架的两边分别设防撞装置,防撞装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客车,包括车身及车身底盘,在所述的车身底盘上设有前悬架和后悬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前悬架及后悬架的两边分别设有防撞装置,所述的防撞装置包括托架、滚轮及螺栓,所述的托架固定在前后悬架上,所述的滚轮套设在螺栓上,所述的螺栓通过螺母锁付在托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客车,包括车身及车身底盘,在所述的车身底盘上设有前悬架和后悬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前悬架及后悬架的两边分别设有防撞装置,所述的防撞装置包括托架、滚轮及螺栓,所述的托架固定在前后悬架上,所述的滚轮套设在螺栓上,所述的螺栓通过螺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升钊,秦远斌,卢凌焰,万辉,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丰泰国际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