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后部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8543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0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身后部构造具有:分别设在车身的左右两侧的侧壁面板(7);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并将左右的侧壁面板(7)连接的搁板(8);和沿着上下方向延伸且车外侧端部与侧壁面板(7)的车内侧的侧面结合,并且上端与搁板(8)结合的搁板角撑板(1)。搁板角撑板(1)以划分为第1角撑板(11)、和配置在第1角撑板(11)的后侧的第2角撑板(12)的方式构成。通过第1角撑板(11)和第2角撑板(12)而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1闭合截面部(C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身后部构造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其通过一对加强部件分别将上下相互隔开距离地配置的中央底板横梁及上背部(upperbackmember)的左右两端部连结,并将加强部件的车外侧端部与后轮罩结合。加强部件形成为コ字形截面,该コ字形截面由在车宽方向上具有规定宽度的第1倾斜部、相对于第1倾斜部向后方隔开距离地平行形成的第2倾斜部、和将第1倾斜部及第2倾斜部的车内侧端部连结的弯曲部构成。另外,加强部件的车内侧端部的上侧部位以与中间部位相比向车内侧突出的方式弯曲。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68434号公报在专利文献1的车身后部构造中,由于加强部件形成为コ字形截面,且加强部件的车内侧端部的上侧部位以与中间部位相比向车内侧突出的方式弯曲,所以第1倾斜部与第2倾斜部的沿着车宽方向的宽度越趋向上侧就变得越长。因此,由于加强部件的上端与中间的周长差变大,所以难以通过冲压加工来成形加强部件。也就是说,冲压加工的基材(金属板)中的相当于上端的部分由于伸长率变大,所以担心超过基材的伸长极限而断裂。假设,即使在未断裂地成形的情况下,由于上端的板厚与伸长率的增大成比例地变薄,所以也难以确保足够的刚性及强度。由于会像这样地导致随着基材的伸长率增大而发生的断裂或刚性及强度的降低,所以在专利文献1中,无法使第2倾斜部的车外侧端部向车外侧延伸且与后轮罩结合。其结果是,无法利用加强部件来形成闭合截面,车身后部的刚性及强度不足。于是,需要使用另外的加强部件等来实施进一步的加强,但这样的话会导致车身重量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从这种观点出发而提出的,以提供一种能够使成形性及刚性及强度提高的车身后部构造为课题。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其具有:分别设在车身的左右两侧的侧壁面板;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并将左右的所述侧壁面板连接的搁板;和沿着上下方向延伸且车外侧端部与所述侧壁面板的车内侧的侧面结合,并且上端与所述搁板结合的搁板角撑板,所述车身后部构造的特征在于,所述搁板角撑板以划分为第1角撑板、和配置在所述第1角撑板的后侧的第2角撑板的方式构成,通过所述第1角撑板和所述第2角撑板而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1闭合截面部。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结合”是包含螺栓紧固与焊接接合两者的概念。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车身后部的成为加强部件的搁板角撑板以划分为第1角撑板、和配置在第1角撑板的后侧的第2角撑板的方式构成,所以与通过冲压加工将单一的搁板角撑板一体成形的情况相比,基材的伸长率减小。由此,由于能够抑制基材的断裂,所以能够使搁板角撑板的成形性提高。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通过第1角撑板和第2角撑板而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1闭合截面部,所以能够使车身后部的刚性及强度提高。进一步地,由于基材的伸长率减小,所以能够抑制伴随冲压加工而发生的板厚的减少,从而减少刚性及强度的降低。另外,优选地,所述第1角撑板具有:与车宽方向平行或大致平行地形成的面部;从所述面部的车外侧端部向前方延伸并与所述侧壁面板的车内侧的侧面结合的第1凸缘部;和设在所述面部的靠所述侧壁面板的部位上且用于供车身部件通过的贯穿孔,所述第2角撑板与所述贯穿孔相比配置在车内侧。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设于第1角撑板的面部上的贯穿孔,在从后备箱直到车室的范围内配置例如管道等车身部件。由此,在将本发明适用于直通式(trunkthrough)的车辆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在后备箱互通开口部的内侧配置车身部件,因此,能够最大限度地将后备箱互通开口部确保得宽阔。另外,由于第2角撑板与贯穿孔相比配置在车内侧,所以能够在侧壁面板与第1闭合截面部之间配置贯穿孔,并且无需分割第1闭合截面部地使其连续地沿上下方向延伸。由此,即使是在面部上设有贯穿孔的情况下,也能使车身后部的刚性及强度提高。另外,优选地,具备后轮罩,所述后轮罩与所述搁板相比在下方位置上与所述侧壁面板的车内侧的侧面结合且向着车内侧鼓出,所述第1角撑板及所述第2角撑板从所述后轮罩的侧方位置延伸至所述搁板,在所述后轮罩的上方,通过所述第1角撑板和所述第2角撑板而形成有所述第1闭合截面部,在所述后轮罩的侧方,通过所述第1角撑板、所述第2角撑板和所述后轮罩而形成有与所述第1闭合截面部的下端连续且向下方延伸的第2闭合截面部。根据该结构,能够形成从后轮罩连续到侧壁面板及搁板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部,因此,能够使车身后部的刚性及强度提高。尤其是,由于基材的伸长率减小,所以能够使第1角撑板及第2角撑板向车外侧延伸并与后轮罩结合。由此,由于能够形成第2闭合截面部,所以能够使车身后部的刚性及强度提高。另外,优选地,所述第2角撑板具有:从所述后轮罩的侧方位置延伸至所述搁板的内侧角撑板;和配置在所述内侧角撑板的车外侧且从所述后轮罩的上方位置延伸至所述搁板的外侧角撑板,所述内侧角撑板形成为大致L字形截面,该大致L字形截面具有与所述面部相对的相对面部、和从所述相对面部的车内侧端部向前方延伸且与所述面部的车内侧结合的第2凸缘部,所述外侧角撑板与所述相对面部和所述面部分别结合,并与所述内侧角撑板构成大致コ字形截面,所述第1闭合截面部通过所述第1角撑板、所述内侧角撑板和所述外侧角撑板形成,所述第2闭合截面部通过所述第1角撑板、所述内侧角撑板和所述后轮罩形成。第2角撑板的上半部形成为大致コ字形截面,且下半部形成为大致L字形截面。像这样上下截面形状不同的部件难以通过冲压加工来一体成形。于是,在本专利技术中,将第2角撑板划分为内侧角撑板和外侧角撑板,并将内侧角撑板在上下方向的全长范围内设为大致L字形截面,且将内侧角撑板的上半部与外侧角撑板结合,使得成为大致コ字形截面。由此,由于内侧角撑板及外侧角撑板的截面形状在上下差异并不大,所以能够简便地成形第2角撑板,从而能使成形性提高。假设在将第2角撑板划分为上下两部分的情况下,用于结合上下分割体的结合部沿水平方向形成。在该结构中,若对第2角撑板作用弯曲荷载或扭转荷载,则应力会集中于结合部,担心第2角撑板会以结合部为中心而局部弯曲。与此相对地,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将第2角撑板左右划分而形成上下方向的结合部。由此,能够使应力分散并抑制第2角撑板的局部弯曲,进而,能够使车身后部的刚性及强度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车身后部构造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其具有:分别设在车身的左右两侧的侧壁面板;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并将左右的所述侧壁面板连接的搁板;和沿着上下方向延伸且车外侧端部与所述侧壁面板的车内侧的侧面结合,并且上端与所述搁板结合的搁板角撑板,所述车身后部构造的特征在于,所述搁板角撑板以划分为第1角撑板、和配置在所述第1角撑板的后侧的第2角撑板的方式构成,通过所述第1角撑板和所述第2角撑板而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1闭合截面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11.19 JP 2013-2390081.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其具有:
分别设在车身的左右两侧的侧壁面板;
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并将左右的所述侧壁面板连接的搁板;和
沿着上下方向延伸且车外侧端部与所述侧壁面板的车内侧的侧
面结合,并且上端与所述搁板结合的搁板角撑板,所述车身后部构造
的特征在于,
所述搁板角撑板以划分为第1角撑板、和配置在所述第1角撑板
的后侧的第2角撑板的方式构成,
通过所述第1角撑板和所述第2角撑板而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
的第1闭合截面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
角撑板具有:
与车宽方向平行或大致平行地形成的面部;
从所述面部的车外侧端部向前方延伸并与所述侧壁面板的车内
侧的侧面结合的第1凸缘部;和
设在所述面部的靠所述侧壁面板的部位上且用于供车身部件通
过的贯穿孔,
所述第2角撑板与所述贯穿孔相比配置在车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后
轮罩,所述后轮罩与所述搁板相比在下方位置上与所述侧壁面板的车
内侧的侧面结合,且向着车内侧鼓出,
所述第1角撑板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老原大辅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