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12018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06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传动系统和车辆。该动力传动系统包括:发动机单元、变速器单元、第一电动发电机,发动机单元和第一电动发电机分别与变速器单元动力耦合连接,输出部构造成将经过变速器单元输出的动力传输至车辆的第一对车轮;第一和第二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设置成与第二对车轮中的一个联动,第二驱动电机设置成与第二对车轮中的另一个联动;防滑同步器,防滑同步器设置成可选择性地同步第二对车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动力传动系统在出现驱动轮打滑时,通过防滑同步器的同步作用可以实现两个车轮的同步旋转,从而大大改善车轮打滑现象,增加车辆的通过性,且成本低、体积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申请号:89209460.5)公开了一种具有差速锁的汽车驱动桥。该汽车驱动桥具有行星齿轮、差速器、半轴、轴套、牙嵌式离合器和拨叉等零部件。其主要是在汽车的一个或二个半轴上设置有上述的牙嵌式离合器,在汽车的驱动轮打滑时,用拨叉控制牙嵌式离合器选择性地工作使二个半轴形成刚性连接,使得差速器锁死从而失去差速功能。但是,这种形式的驱动桥结构在实现差速锁功能时,需要通过电磁铁的通、断电实现拨叉的动作,从而拨叉带动离合器使得两半轴机械固联,由此不仅结构复杂,而且离合器需分别安装固定在差速器壳体和半轴的轴套上,特别对于两个半轴上都设置这种离合器时,会进一步增加系统的复杂性,占用空间大,质量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该动力传动系统在出现驱动轮打滑时,通过防滑同步器的同步作用可以实现两个车轮的同步旋转,从而大大改善车轮打滑现象,增加车辆的通过性,且成本低、体积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如上所述动力传动系统的车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包括:发动机单元;变速器单元,所述变速器单元适于选择性地与所述发动机单元动力耦合连接;第一电动发电机,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与所述变速器单元动力耦合连接;输出部,所述输出部构造成将经过所述变速器单元输出的动力传输至所述车辆的第一对车轮;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置成与第二对车轮中的一个联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置成与所述第二对车轮中的另一个联动,所述第一对车轮为前轮和后轮中的一对,所述第二对车轮为所述前轮和所述后轮中的另外一对;以及防滑同步器,所述防滑同步器设置成可选择性地同步所述第二对车轮,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对车轮同步旋转。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动力传动系统可以不设置传统动力传动系统的机械式自锁差速器结构,但是在功能上通过防滑同步器的同步作用却可以实现传统机械式自锁差速器的功能,由此使得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动力传动系统的结构更加紧凑、成本更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动力传动系统的原理简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动力传动系统的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动力传动系统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个实施例的动力传动系统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再一个实施例的动力传动系统的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再一个实施例的动力传动系统的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再一个实施例的动力传动系统的意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再一个实施例的动力传动系统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再一个实施例的动力传动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参考图1-图9详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动力传动系统100,该动力传动系统100适用于车辆,特别适用于以发动机单元1和电动发电机为主要动力源的混合动力车辆中。如附图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动力传动系统100可以包括发动机单元1、变速器单兀2a (结合图4、图5所7K )、第一电动发电机41、第一驱动电机201、第二驱动电机301和防滑同步器503等部件。变速器单元2a适于选择性地与发动机单元1动力耦合连接。发动机单元1可以例如通过双离合器等选择性地将其产生的动力输出给变速器单元2a ;可选择性地,变速器单元2a也可将例如来自第一电动发电机41的启动力矩输出给发动机单元1,以启动发动机单元1。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发动机单元1与变速器单元2a之间可以进行例如通过自身或者通过其他部件所产生的动力的传递称之为动力耦合连接。第一电动发电机41与变速器单兀2a动力稱合连接。换言之,第一电动发电机41与变速器单元2a配合传动,即第一电动发电机41可以驱动变速器单元2a,而变速器单元2a也可以利用来自诸如发动机单元1的动力驱动第一电动发电机41。例如,发动机单元1可将产生的至少部分动力通过变速器单元2a输出给第一电动发电机41,此时第一电动发电机41可进行发电,并可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储存在蓄能部件例如电池组件中。又如,第一电动发电机41可以将来自电池组件的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且可通过变速器单元2a输出给输出部5以驱动车辆。第一电动发电机41是具有电动机和发电机功能的电机,在本专利技术有关“电动发电机”的描述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均作此理解。输出部5构造成将经过变速器单元2a变速的动力传输至车辆的第一对车轮210。简言之,输出部5适于输出来自变速器单元2a的动力,而变速器单元2a的动力可以来源于发动机单元1、第一电动发电机41等,但不限于此。同步器6适于在输出部5和变速器单元2a之间可选择性地同步,从而进行动力传输或者切断动力传输。换言之,同步器6通过同步作用可以将变速器单元2a输出的动力通过输出部5输出至第一对车轮210,或者同步器6也可断开变速器单元2a与输出部5,此时变速器单元2a无法直接通过输出部5将动力输出至第一对车轮210。如图1-图3所示,动力传动系统100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单元;变速器单元,所述变速器单元适于选择性地与所述发动机单元动力耦合连接;第一电动发电机,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与所述变速器单元动力耦合连接;输出部,所述输出部构造成将经过所述变速器单元输出的动力传输至所述车辆的第一对车轮;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置成与第二对车轮中的一个联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置成与所述第二对车轮中的另一个联动,所述第一对车轮为前轮和后轮中的一对,所述第二对车轮为所述前轮和所述后轮中的另外一对;以及防滑同步器,所述防滑同步器设置成可选择性地同步所述第二对车轮,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对车轮同步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廉玉波阮鸥翟震林冰恭郑峰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