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的滑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3742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前叉和车身可折合和张开的滑板车。该滑板车主要系于车身前端以及前叉筒座外侧形成夹持部分及连接部分,此二部分之间的接触面形成键槽,并由螺栓和螺孔锁定。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滑板车具有折叠操作方便、使用可靠,且结构比较简单。(*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属于一种靠人力驱动、轮式行进的娱乐运动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前叉和车身可折合和张开的滑板车。现有市场上出售的滑板车,其折叠锁紧机构,虽种类繁多,各有各的特点,但都普遍存在以下两个缺点一、结构复杂,致使使用者在折合和张开滑板车时,产生很多不便,操作起来往往繁琐且花费时间;二、由于结构本身的设计缺陷,使各机构之间产生了较大的误差,导致滑板车的车头前后有晃动,易造成滑板车滑行不顺畅,严重时会使滑行者跌倒。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操作方便、使用可靠,且结构简单的滑板车。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滑板车在车身前端以及前叉筒座外侧形成夹持部分及连接部分,夹持部分夹住连接部分构成二者可相对转动,其主要特点是,所述夹持部分与连接部分之间的接触面形成一对键槽,所述夹持部分及连接部分还通过其上的通孔由螺母和带有把手的螺栓构成锁定。这样,若转动前叉筒座,当前叉筒座和车身处于张开状态位置时,使得夹持部分和连接部分的键槽刚好相对配合,这时拧紧把手则可将前叉和车身固定成一定角度,即保持处于张开状态。附图说明图1和图2是本技术折叠机构的结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折叠机构装配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折叠机构的折合和张开两种状态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滑板车,其车身6、前叉筒座7和螺母座3采用高强度的塑胶材料制成,并于车身6前端形成由二片状结构6-1及6-2构成夹持部分,前叉筒座7外侧形成连接部分7-1,由二片状结构夹住连接部分,以此实现二者的相对转动;片状结构6-1内侧形成截面呈梯形的键,连接部分7-1外侧形成与键外形相对应的二个槽(参照图2),键、槽形成的位置和方向以车身6和前叉筒座7处于折合或张开状态为准,即键与槽配合定位应当使滑板车刚好处于折合或者张开位置,增加折合状态时的键槽配合,可以对滑板车折合时也进行定位;螺母座3内部形成三根顶端呈锥台的柱,片状结构6-2上形成与柱对应的三个通孔,而连接部分7-1一侧也开有对应的三个锥形孔,当螺母座迫紧片状结构时,三根柱将分别穿过三个通孔并嵌进三个锥形孔,这样,对前叉和车身又实现了再定位,另外,为了增加柱的强度,提高稳定性,在上述三根柱中嵌进三根金属销;螺栓10其一端固定有旋钮9,另一端依次穿过增滑垫片8、片状结构6-1、连接部分7-1、片状结构6-2、弹簧5和螺母座3中心孔,与嵌在螺母座3一侧的六角沉孔里的螺母2螺纹配合,这一结构可以实现二片状结构和连接部件之间的锁紧,但其中的增滑垫片8只是为了使拧动省力而设置,弹簧5则是为了螺母座即柱自动脱离孔位而增设。这样,无论滑板车是处于张开还是折合状态时,若顺时针拧动旋钮9,螺母座3和旋钮9之间的距离不断被拉近,从而使螺母座3上的三根柱穿过车身前端片状结构6-2上三个通孔嵌进前叉筒座连接部分7-1一侧的三个锥形孔,同时,车身前端片状结构6-1由于受压,其内侧的键和前叉筒座连接部分7-1另一侧的槽也实现了紧配合,至此,整个机构不但完成了双重定位,而且同时也完成了锁紧工作;当逆时针拧动旋钮9时,旋钮9和螺母座3之间的距离不断拉大,这时弹簧5慢慢地顶开螺母座3,使其三根柱离开前叉筒座7连接部分7-1一侧的三个锥形孔,此时车身6的片状结构6-1由于不受压迫,其内侧的键和前叉筒座7连接部分7-1另一侧的槽也恢复到原始状态,这样前叉筒座7就可以自由地旋转到折合和张开两个状态所处的位置。本实施例中,仅是给出了车身前端形成夹持部分和前叉筒座外侧形成连接部分,以及夹持部分内侧形成键和连接部分外侧形成槽等,但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权利要求的一种限制,事实上,依据本技术的构思,如果车身前端形成连接部分和前叉筒座外侧形成夹持部分,以及夹持部分内侧形成槽和连接部分外侧形成键也是可以实现的,也们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前叉和车身可以相对转动,并可对张开状态进行定位和锁紧具有携带方便的优点;2.对折合状态也可进行定位和锁紧,因而,折合时无须采用钮扣或定位片之类再进行固定;3.采用键槽定位,同时又采用柱孔紧配合再定位,具有双定位内作用,起到双保险的效果;4.仅仅通过旋转把手即可将处于折合或张开状态位置的前叉和车身实现定位和锁紧,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的特点。5.由于车身、前叉筒座和螺母座采用了高强度的塑胶材料制作而且夹持部分和连接部分其键槽接触采用斜面与斜面、螺母座上的柱与连接部分接触采用锥台与锥形孔,因此可实现无隙配合,有利消除机构之间的误差,避免车头前后晃动,保证使用可靠。6.结构上也比较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折叠的滑板车,包括在车身前端以及前叉筒座外侧形成夹持部分及连接部分,夹持部分夹住连接部分构成二者可相对转动,其特征是,所述夹持部分与连接部分之间的接触面形成一对键槽,所述夹持部分及连接部分还通过其上的通孔由螺母和带有把手的螺栓构成锁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可折叠的滑板车,包括在车身前端以及前叉筒座外侧形成夹持部分及连接部分,夹持部分夹住连接部分构成二者可相对转动,其特征是,所述夹持部分与连接部分之间的接触面形成一对键槽,所述夹持部分及连接部分还通过其上的通孔由螺母和带有把手的螺栓构成锁定。2.根据权利要求1的滑板车,其特征是,上述形成槽的夹持部分或连接部分还形成有另一槽。3.根据权利要求1的滑板车,其特征是,上述螺母配置一螺母座,该螺母座内部形成柱,上述夹持部分一侧开有与之对应的通孔,而上述连接部分外侧也对应形成与之配合的孔,并且在所述螺栓上于螺母座与夹持部分之间还装有一弹簧。4.根据权利要求2的滑板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荣泉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山河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