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积春专利>正文

前驱动后转向三轮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3741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驱动后转向三轮自行车,它具有车身低、稳定性和安全性好、舒适和平稳,适合老年人骑行,长时间骑行也不会感到疲劳的特点。它包括后转向机构、座椅平衡机构、车架、链传动和变速机构。脚蹬和变速齿轮组与前轮同轴套装在车轴上,两个后轮分别利用立轴安装在车架上,座椅安装在车架和横梁上,座椅下装有平衡弹簧。转向靠左、右转向手柄和连杆机构来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作为一般的交通工具使用,也可作为休闲、锻炼工具来使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交通工具
,具体地说,它是一种前驱动后转向三轮自行车
技术介绍
自行车因其灵活方便、价格低廉,即可代步载货、又可锻炼身体,所以,无论是在城镇还是在农村,它都是备受人们喜爱和广泛使用的交通工具之一。传统的自行车结构已被人们所熟知,即后驱动、两轮、把式前转向。长期以来,人们在自行车的结构方面作了大量的改进设计,如中国专利03257252.2、03216859.4、02294409.5分别公开的免蹬手驱动自行车、弹簧助力自行车和轮传动加速驱动自行车,在驱动方式、变速机构、省力等方面都作了很多技术改进,但并没改变传统自行车的结构模式。在舒适、休闲方面,中国专利03232946.6、03257220.4还公开了两种休闲助力自行车和前驱动后转向自行车,这两种自行车,前者除将前轮作为驱动轮、在普通鞍座后增加靠背外,仍为两轮结构;后者,车体基本由两轮、前斜梁、后斜梁、横梁、前驱动机构和转向机构构成,而转向系统则较为复杂,车把、连杆、万向节、扇形齿轮、调整螺栓等,不但增加了自行车的成本,也给使用和维修带来诸多不便。总之,无论是目前常见的自行车,还是经技术进改进后的自行车,其两轮、把式转向等最传统的、基本的结构形式一直保持至今。所以,自行车对骑行者来说,虽然经一定的学习过程,即可熟练地掌握其平衡方法,但丛舒适、平稳、安全的角度和适应使用人群的范围来衡量,自行车的结构形式仍存在着一些不足,长时间骑行时也很容易引起使用者疲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改变传统自行车的结构模式,提供一种稳定性好、舒适,只要相应改变其几何尺寸,即可适应任何年龄段人群使用的前驱动后转向三轮自行车。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前驱动后转向三轮自行车包括后转向机构、座椅平衡机构、车架、链传动和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脚蹬(3)和变速齿轮组(4)与前轮(1)同轴套装在车轴上,两个后轮(8)分别利用立轴(9)安装在车架(5)上,两根立轴(9)的横向之间设有横梁(21),座椅(7)用其下部前、后两个“V”形支架(2)和(22)分别用销轴(11)和(23)安装在车架(5)和横梁(21)上,座椅(7)后部的两侧装有弹簧(10),左、右转向手柄(30)、(6)铰装在座椅(7)两侧的车架(5)上,两个转向手柄(30)、(6)的下端用摆杆(31)联接,摆杆(31)用销轴(38)销接在车架(5)上,右转向手柄的下端与后轮轴(20)之间用连杆(37)联接,两根后轮轴(20)上设有摆杆(32),两根摆杆(32)之间用连杆(35)联接,两根复位弹簧(34)和(36)一端挂在车架(5)上,另一端分别挂在左、右摆杆(32)上。与现有技术相比,因本技术有三个车轮、车身低,所以其稳定性和安全性更加良好,更适合老年人骑行;座椅以及平衡弹簧、前驱动和手柄式后转向结构会使骑行者感到更加舒适和平稳,即使长时间骑行也不会感到疲劳。另外,本技术的结构并不复杂,外形新颖、美观,造价与现有自行车基本相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转向机构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技术的前后车轮1和8、脚蹬3、链传动机构和变速齿轮组4等零部件可利用现有技术中使用的零部件,车闸同样可安装在左、右转向手柄30、6上。座椅7和车架5之间利用两个“V”形支架活动销接并安装两个弹簧10,会使骑行更加平稳,特别是转弯时,人体可相对车体摆动,避免了离心力对人体的作用。转向依靠左、右转向手柄30和6来完成,向右转时,拉右手柄6或推左手柄30,手柄6或手柄30通过摆杆31以销轴38为轴摆动,带动连杆37向前运动,拉动右后轮轴20以立轴9为圆心顺时针摆动,右后轮轴20上的摆杆32又通过连杆35和左后轮轴20上的摆杆32带动左后轮顺时针摆动,完成右转动作。在转弯的同时,右后轮轴20上的摆杆32将右弹簧36拉长,转完后,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两个后轮自动复位。左转时反方向拉、推右、左手柄即可。当然,转向动作也可用一侧手柄来完成。实施例2“V”形支架亦可采用半圆形或其他形状的支架来代替,只要保证座椅7相对车架5能够摆动即可。实施例3根据不同的设计思想或不同的动作习惯,转向手柄的推、拉或摆动方向可以通过增加设置连杆的方法来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前驱动后转向三轮自行车,它包括后转向机构、座椅平衡机构、车架、链传动和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脚蹬(3)和变速齿轮组(4)与前轮(1)同轴套装在车轴上,两个后轮(8)分别利用立轴(9)安装在车架(5)上,两根立轴(9)的横向之间设有横梁(21),座椅(7)安装在车架(5)和横梁(21)上,左、右转向手柄(30)、(6)铰装在座椅(7)两侧的车架(5)上,两个转向手柄(30)、(6)的下端用摆杆(31)联接,摆杆(31)用销轴(38)销接在车架(5)上,右转向手柄的下端与后轮轴(20)之间用连杆(37)联接,两根后轮轴(20)上设有摆杆(32),两根摆杆(32)之间用连杆(35)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前驱动后转向三轮自行车,它包括后转向机构、座椅平衡机构、车架、链传动和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脚蹬(3)和变速齿轮组(4)与前轮(1)同轴套装在车轴上,两个后轮(8)分别利用立轴(9)安装在车架(5)上,两根立轴(9)的横向之间设有横梁(21),座椅(7)安装在车架(5)和横梁(21)上,左、右转向手柄(30)、(6)铰装在座椅(7)两侧的车架(5)上,两个转向手柄(30)、(6)的下端用摆杆(31)联接,摆杆(31)用销轴(38)销接在车架(5)上,右转向手柄的下端与后轮轴(20)之间用连杆(37)联接,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积春金嘉琦张德莹
申请(专利权)人:张积春金嘉琦张德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