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兰西尼专利>正文

无极变速三轮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3589 阅读:4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极变速三轮自行车,包括车架、车叉、车把、座椅、传动机构、制动机构等,通过两脚交替蹬踏,均可使变速臂前后摆动,从而牵动传动链,使链齿棘轮交替带动传动轴转动,因此蹬踏是无死点的。且推动变速手柄,通过齿条的上、下移动改变变速臂支点的位置,可达到无极变速的目的。而在行驶时,可随时将换向杆置于“前进”或“后退”档位,从而改变驱动后轮的转动方向,使该车进退自如。该种三轮自行车外形美观,改骑为坐,使用更舒适。方便、省力,可广泛用于营运和家庭使用。(*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交通工具,特别是一种能进行无死点往复蹬踏的无极变速三轮自行车。自行车(两轮)作为最为常见的交道工具,虽然具有造价低,轻便的特点,但却不能用作容运或货运使用,且要求较高的骑技,而机动三轮车却具有成本高、消耗能源、排放的尾气污染环境等缺点。普通的三轮自行车,虽然克服了以上缺点,但一般都不能根据路况和载重情况自由地选择骑行速度。由刘久长同志申请的变速三轮车(申请号为96221061·7),是在普通三轮自行车上加装三档变速器,使该种车具有快、中、慢三种骑行速度的选择,但其变速是有级别的。且以上自行车均为骑行式,不舒适,并由于采用回转蹬踏方式,要求座椅具有一定高度,不但影响其稳定性,且骑行更困难,对于年老体弱者,特别是上坡时骑行更是吃力。而且上述自行车均无倒档传动机构,不能通过蹬踏使车后退。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极变速三轮自行车,该种三轮自行车采用无死点往复蹬踏方式,并可在行进中任意变速和任意进行前进或后退的转换,以达到安金稳定、轻便省力、进退自如、操作方便的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在于三轮自行车包括车架、车叉、车把、车轮、座椅、传动机构、制动机构等,其特征是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车架上的变速器和牵链轮、传动轴、固定在传动轴上的链齿棘轮、固定在后轮毂上的棘齿齿轮、通过导向键与传动轴连接的棘轮毂、设在棘轮毂上的与棘齿齿轮配合的棘爪、与棘轮毂连接的弹簧等。且在传动机构中还设有倒档装置,倒档装置包括设在车架上的换向杆、与棘轮毂设在同一外壳中的固定在传动轴上的倒档主动齿轮、设在另一外壳中的倒档齿轮组、推杆、以及设在该壳体外与推杆连接的弹簧。两外壳之间通过导轨孔相配合,而变速器、牵链轮、链齿棘轮三者之间则通过传动链连接。上述变速器由设置在车架上的力臂、与力臂连接的脚蹬板和滚轮、以及齿条、固定在齿条上的支柱。通过轴承与支柱连接的变速杆、固定在另一轴上的齿轮及与该轴连接的变速手柄等组成。且变速器分为前、后变速器,前变速器设在车架前部,后变速器设在车架中部。上述变速器力臂附近还设有由滑轮、弹簧、支架组成的张紧机构,该张紧机构与力臂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以避免传动系统松动、摇摆。上述倒档齿轮组包括中间齿轮、设在同一轴上的两背轮,且其中一个背轮与中间齿轮啮合。上述传动链与链齿棘轮接触的部分设为链条,其余部分设为钢丝绳。上述车架后部设置有减震装置,传动轴则通过轴承座固定在该减震装置上。上述三轮自行车还设置有车棚,该车棚为轿车式,且顶盖可开启,并在车棚上设有以蓄电池供电的照明灯和交通指示灯,以及防盗编号。上述车叉上设有牵引钩,以便通过陡坡或车出故障时用绳子牵引。且上述车把则设为方向盘式。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种三轮自行车在双脚交替往复蹬踏时,均可通过滚轮使变速臂前后摆动,从而牵动传动链,使链齿棘轮交替带动传动轴仅往同一方向转动(反向为空转),因此蹬踏是无死点的,可在任何状态下随意蹬踏。推动变速手柄改变变速臂支点,可改变变速臂摆动行程,从而使传动链带动链齿棘轮转动角度的大小改变,达到变速的目的。由于变速臂支点的位置变化是连续的,因而变速是无极的,并可以在行进中任意变速。由于采用一个后轮驱动,且该驱动轮通过棘轮机构驱动,在三轮自行车惯性行驶时,两后轮均可在传动轴上滑转,不带动传动轴转动,从而减小了阻力,使滑行距离增长,行驶更轻快。该种三轮自行车由于还设有倒档机构,行驶时可随时将换向杆置于“前进”或“后退”位置,在不改变蹬踏方式的前提下,可任意改变驱动后轮的转动方向,使该车进退自如。该种三轮自行车设计有座椅,改骑为坐,行驶更舒适,且可设计车棚,能遮风挡雨,外形美观,可用于人们上班代步、观光旅游、访友购物、娱乐健身等,特别适合于家庭使用。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的俯视图。附图3是本技术传动原理图。附图4是本技术前进状态倒档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后退状态倒档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本技术外形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本技术车架8采用无缝钢管弯曲焊接而成,前端通过车叉2与前轮1组装在一起。在车架8前部设有换向杆10,由前座人操作,可使自行车进行前进、后退之间的转换,在车叉2上固定有牵引钩3。车把4设计为圆形,使其成为方向盘式,在车把4两侧设有前、后制动手柄18和17。后轮21通过轴承装在轴28右端,只能空转,后轮30通过倒档传动机构29安装在轴28左端,为动力后轮,传动轴28则通过轴承52固定在减震器9上。座椅61采用沙发式,分为前后两排,车棚62采用高强度塑料模铸成形,内壁静电喷涂绒面,其外形为轿车式外壳。该种自行车设有两套传动机构,前变速器6组装在车架8前端,后变速器7组装在车架8中部后侧,前后变速器牵链轮25、22装在车架8后部支架上,变速器6的链齿棘轮26、27变速器7的链齿棘轮23、24均固定在传动轴28上。以变速器6为例,左、右力臂14和11上端通过轴承装在车架8上,下端分别连接有脚蹬板15和12,并在两力臂上段装有滚轮31和39。变速杆16和13上端通过轴承组装在支柱38上,支柱38固定在齿条35下端,齿轮36固定在轴37上并与齿条35啮合,轴37亦通过轴承组装在车架8上,一端还连接有变速手柄5。在变速杆16和13的下端固接有一段以变速杆支点为园心的园弧块,园弧块上设有凹槽,传动链与变速杆16和13的连接段则采用钢丝绳41和40,钢丝绳41、40分别设在该凹槽中,从而保证变速杆16、13无论摆动到何位置,其拉动钢丝绳的作用力方向不变。而传动链与链齿棘轮27、26接触部分采用链条43、42,与牵链轮25接触部分仍采用钢丝绳44,链条43、42与钢丝绳41、40连接后再分别与钢丝绳44的两端连接,从而形成一整体。由滑轮33、弹簧及支架32组成的张紧机构通过钢丝绳34的牵拉,使力臂14和11上的滚轮31、39紧靠在变速杆16和13上,从而拉紧钢丝绳41和40,以避免整个传动机构松动、摇摆。在倒档传动机构29的外壳53内,棘轮毂54通过导向键56装在传动轴28上,可进行轴向移动。在后轮30的轮毂上设有棘齿齿轮58,在棘轮毂54上设有棘爪57,与棘齿齿轮58配合,棘轮毂54受弹簧55的弹力作用处于右轴档位置,倒档主动齿轮51则固定在传动轴28上。在外壳53上开有垂直带导轨孔,倒档齿轮组外壳47与之配合,能经向移动。在外壳47内设有中间齿轮49、固定在同一轴上的两背轮45和48,其中背轮48与中间齿轮49啮合。推杆50亦设置在外壳47内,外面连接有弹簧46。在棘齿齿轮58外园上还设有制动毂,通过制动带59进行制动,其制动通过制动手柄17来完成。当三轮自行车向前行驶时,将换向杆10置于“前进”档位,乘坐者可用双脚交替蹬踏脚蹬板15和12(前后排乘坐者可同时或单独进行)。通过滚轮31和39使变速臂16和13分别进行前后摆动,从而牵动钢丝绳41和40使链齿棘轮27和26交替带动传动轴28往逆时针方向转动(顺时针方向链齿棘轮27、26为空转)。由于换向杆置于“前进”档位,此时倒档齿轮组外壳47由于弹簧46的拉力作用,使倒档齿轮组脱离啮合,而棘轮毂54受弹簧55推力作用处于右轴档位置,使棘爪57正对棘齿齿轮58内的棘齿,当传动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极变速三轮自行车,包括车架、车叉、车把、车轮、座椅、传动机构、制动机构等,其特征是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车架上的变速器和牵链轮、传动轴、固定在传动轴上的链齿棘轮、固定在后轮毂上的棘齿齿轮、通过导向键与传动轴连接的棘轮毂、设在棘轮毂上的与棘齿齿轮配合的棘爪、与棘轮毂连接的弹簧等,且传动机构中还设有倒档装置,倒档装置包括设在车架上的换向杆、与棘轮毂设在同一外壳中的固定在传动轴上的倒档主动齿轮、设在另一外壳中的倒档齿轮组、推杆、以及设在该壳体外的与推杆连接的弹簧,两外壳之间通过导轨孔相配合,而变速器、牵链轮、链齿棘轮三者之间则通过传动链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无极变速三轮自行车,包括车架、车叉、车把、车轮、座椅、传动机构、制动机构等,其特征是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车架上的变速器和牵链轮、传动轴、固定在传动轴上的链齿棘轮、固定在后轮毂上的棘齿齿轮、通过导向键与传动轴连接的棘轮毂、设在棘轮毂上的与棘齿齿轮配合的棘爪、与棘轮毂连接的弹簧等,且传动机构中还设有倒档装置,倒档装置包括设在车架上的换向杆、与棘轮毂设在同一外壳中的固定在传动轴上的倒档主动齿轮、设在另一外壳中的倒档齿轮组、推杆、以及设在该壳体外的与推杆连接的弹簧,两外壳之间通过导轨孔相配合,而变速器、牵链轮、链齿棘轮三者之间则通过传动链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自行车,其特征是所述的变速器由设置在车架上的力臂、分别与力臂连接的脚蹬板和滚轮、以及齿条、固定在齿条上的支柱,通过轴承与支柱连接的变速杆、固定在另一轴上的齿轮及与该轴连接的变速手柄等组成,且变速器包括前、后变速器,前变速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西尼
申请(专利权)人:兰西尼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