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玉梅专利>正文

改良的滑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3379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良的滑板车,包括操纵杆体、滑板体、扣块,操纵杆体底部设有一走轮,底侧设有一枢杆,滑板体前端形成一枢接块,枢接块设有第一、二枢轴孔,枢接块另端底部设有另一走轮。借由枢杆内的挡止杆扣抵在扣块的扣槽上,利用弹簧的弹性拉力使扣块扣固在枢杆上,即可使用滑板车。当收折滑板车时,仅利用手扳动踏杆或利用脚顺势将踏杆踏下,可使扣块的扣槽抵抗弹簧的弹性力而轻易地自固定杆上脱离,达到简易收折的功效。(*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动休闲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收折简易、方便,实用性强的改良的滑板车。现今人们逐渐喜爱休闲活动,当然也愈来愈注意休闲活动的方式。在诸多休闲方式中,自行车是欧美国家最青睐的休闲方式之一。但一般的自行车已难符合现代人的需要,因而有不同的休闲自行车应运而生,其中滑板车正是现今最流行的休闲车种之一。习用滑板车包括一滑板主体(10)及操纵杆体(11),为使其易于携带及收折,因此大都会设置一收折结构(12),以使操纵杆体(11)可收折在滑板主体(10)上。上述习用滑板车所设置的收折结构(12)相当复杂,构件多,因而使成本相对提高,且由于构件多,组装费时、费工,必然会影响生产效率。此外,收折结构容易造成损坏,且不易换修,亦会增加成本。有鉴于此,本创作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制造的多年经验,经长久努力研究与实验,终于开发设计出本技术,以嘉惠所有的消费者及业界。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滑板车,使滑板车在收折时简易、方便,进而大大提高实用性。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滑板车,使其更符合市场上的需求,并具有更大的经济效益。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改良的滑板车,包括操纵杆体及滑板体,该操纵杆体的底部设有一走轮,且在操纵杆体底侧横向设有一枢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杆前端设有一枢孔,枢杆内形成一挡止杆;所述滑板体为一踏板本体,其前端形成一枢接块,该枢接块设有第一、二枢轴孔,利用一插销分别穿入第一枢轴孔及枢杆的枢孔内,将枢杆枢设在枢接块上,且枢接块的另端底部设有另一走轮;设有一扣块,该扣块的顶端形成一扣槽,其内设有一固定杆,扣块的底端形成一轴孔,利用一插销对齐枢接块的第二枢轴孔而将扣块枢接固定枢接块上,扣块的底侧再横设有一踏杆,另外再设有一弹簧,并将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枢接块的插销及扣块的固定杆上。借由枢杆内的挡止杆扣抵在扣块的扣槽上,并利用弹簧的弹性拉力而使其扣块得以稳固地扣固在操纵杆体的枢杆上,即可使用滑板车。当要收折滑板车时,仅须利用手扳动踏杆或利用脚顺势将踏杆踏下,如此可以使扣块的扣槽得以抵抗弹簧的弹性力而轻易地自固定杆上脱离,达到简易收折的功效。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改良的滑板车,其中枢杆的前端可形成一容设空间,而将弹簧构件隐藏在枢杆的容设空间内。本技术使滑板车在收折时简易、方便,进而大大提高实用性。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使用时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在收折时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底部示意图。请参阅图1、2所示,本技术包括一操纵杆体(20)及滑板体(30),该操纵杆体(20)的底部设有一走轮(21),操纵杆体(20)底侧横向设有一枢杆(22),其中该枢杆(22)的前端形成有一容设空间(221),且其枢杆(22)形成有一枢孔(23),并于其枢杆(22)内形成一挡止杆(25)。该滑板体(30)设有一踏板本体(31),其前端形成一枢接块(32),该枢接块(32)设有第一、二枢轴孔(33、34),利用一插销(35)分别穿入第一枢轴孔(33)及枢杆(22)的枢孔(23)内,而将枢杆(22)予以枢设在枢接块(32)上,且枢接块(32)的另端底部设有另一走轮(36)。设有一扣块(40),该扣块(40)的顶端形成一扣槽(41),其内设有一固定杆(42);扣块(40)的底端形成一轴孔(43),同样可以利用一插销(44)对齐枢接块(32)的第二枢轴孔(34)而将扣块(40)枢接固定枢接块(32)上;扣块(40)的底侧再横设有一踏杆(45)。另外再设有一弹簧(50),并将弹簧(5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枢接块(32)的插销(35)及扣块(40)的固定杆(42)上,如此,从而构成本技术整体结构。请参阅图3所示,当将操纵杆体(20)向上拉时,可以使其枢杆(22)内的挡止杆(25)得以扣抵在扣块(40)的扣槽(41)上,并同时借由弹簧(50)的弹性拉力而使扣块(40)得以稳固地扣固在操纵杆体(20)的枢杆(22)上,此时,即可使用滑板车。再者,本技术可以将弹簧(50)构件隐藏在枢杆(22)的容设空间(221)内,达到不外露的功效,如图5所示。当要收折滑板车时,仅需利用手扳动踏杆(45)或利用脚顺势将踏杆(45)踏下,如此,可使其扣块(40)的扣槽(41)得以抵抗弹簧(50)的弹性力而自固定杆(25)上脱离,如图4所示,因而可达到操纵杆体,简易收折的功效。由以上所述可知,本技术在使用时完全克服习用滑板车所存在的缺点,实用性强,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现将本技术优点总结如下1.其在使用时,仅需将扣块的扣槽扣固在枢杆上的挡止杆,而可以使操纵杆体立起来与滑板体成垂直状即可使用,故使用上更加简易、稳固。2.其结构简单,所需的构件数目亦很少,因此在组装上或是修理上均相当方便,同时具有节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完全符合消费者所需。3.收折容易,因其扣块上设有一踏杆,利用脚的力量推动踏杆使扣块脱离挡止杆,因此不用费很大力量或使用辅助工具即可使之拆卸,省时、省力。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我国新型专利申请要件,故依法提出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的滑板车,包括操纵杆体及滑板体,该操纵杆体的底部设有一走轮,且在操纵杆体底侧横向设有一枢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杆前端设有一枢孔,枢杆内形成一挡止杆;所述滑板体为一踏板本体,其前端形成一枢接块,该枢接块设有第一、二枢轴孔,利用 一插销分别穿入第一枢轴孔及枢杆的枢孔内,将枢杆枢设在枢接块上,且枢接块的另端底部设有另一走轮;设有一扣块,该扣块的顶端形成一扣槽,其内设有一固定杆,扣块的底端形成一轴孔,利用一插销对齐枢接块的第二枢轴孔而将扣块枢接固定枢接块上,扣块的底 侧再横设有一踏杆,另外再设有一弹簧,并将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枢接块的插销及扣块的固定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的滑板车,包括操纵杆体及滑板体,该操纵杆体的底部设有一走轮,且在操纵杆体底侧横向设有一枢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杆前端设有一枢孔,枢杆内形成一挡止杆;所述滑板体为一踏板本体,其前端形成一枢接块,该枢接块设有第一、二枢轴孔,利用一插销分别穿入第一枢轴孔及枢杆的枢孔内,将枢杆枢设在枢接块上,且枢接块的另端底部设有另一走轮;设有一扣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玉梅
申请(专利权)人:潘玉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