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文昌专利>正文

滑板车的把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5664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滑板车的把手架,主要是由一折收装置连接前车轮的车轮座,由一折收装置连接前车轮的车轮座,经由车轮座组接一以内槽容置把手架的外接管;其特征在于:该外接管利用管体内侧设有等分的凸肋,其内径略小于车轮座管的孔径;因此,使把手架经由外接管内的凸肋轨道移动,可顺利收入车轮座管内,达到提高把手架使用长度及加大把手架收降距离的效果。(*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滑板车的把手架。在现今社会上经济的快速成长,各项产业蓬勃发展的情况下,汽车及机车的使用量聚增,道路规划上的路宽已不敷现今车量使用,加上经常性的道路整修及大型工程的施工,致使道路产生颠坡及坑沿等景像,常在上、下班高峰时段,甚至于休假日(即周休与国定假日)时,出现车辆行驶速度缓慢或是根本动弹性不得的塞车情况,实为现代人最可悲的困扰。滑板车的快速风行,即是因此时势下所创造出的轻便车,主要是由把手架组、滑板车车体及车轮组合,使滑板车产生驱动行驶的作用,通过把手架的方向控制,使滑板车可适用于短路程骑乘及运动休闲的使用,因滑板车较一般自行车更为小巧,且便于折叠收藏,因而快速窜升成为时下大众所欢迎接受的休闲运动用的轻便车。但是,滑板车本身所使用的年龄层次相当广泛,目前市场及街头所贩售的已有滑板车结构,把手架的收缩长度并无法符合各年龄层次的使用,其把手架折收装置是采由一外接管嵌合于车轮上的车轮座管,并将把手架的把手架套合于外接管内,使把手架的把手架能够在管内做拉升使用及内降收合功用,但是把手架的制作长度受限于车轮用的车轮座管,其在外接管套合于车轮座管的螺牙上,内接管的外孔径必需与外接管的内孔径相同,让把手架不至于产生摇晃感,而本身把手架长度被限制制作到车轮座管上的长度,使把手架拉升的长度被受限制。另一已有的把手架折收结构,已改进其上述结构的缺点,是在外接管下端段制作成一较大管径,使其外接管底端段套合于车轮座管上,因外接管本身底端制成较大管径,使把手架外孔径、外接管上段的内管径及车轮座管内孔径相同,让把手架可改变其整体长度,而延伸至车轮座管底端,然此折收结构虽已改进其把手架长度上的困扰,但外接管底端制作成较大的孔径,反增加其生产厂商制造上等复杂性,上述等情形一直是滑板车制造者的困扰所在。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板车的把手架,不需加大把手架外接管底段的孔径,采一等管径的外接管,并改进其内接把手架的折收长度,使滑板车适用各年龄层次使用。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板车的把手架,外接管内孔口设有等分的凸肋,并设置有三定位孔口,让设置于把手架底部的定位钢珠于凸肋内隐固移动,通过外接管上的定位孔口,方便使用者调整适用的高度。为达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滑板车的把手架,其主要包含有一外接管、一把手架及一塑胶护套等组件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外接管是于外接管上端内孔制成一直管壁,一塑胶护套嵌合于孔口内,并于外接管嵌合于车轮上的车轮座管,该直管壁内一侧也设有一槽沟,外接管嵌合于车轮上的车轮座管,通过设置的槽沟搭配一锁扣装置,外接管紧密结合于车轮座管上,于外接管管内中间杆段设有等分的凸肋,并在该杆体上端一侧分设有定位用的定位孔口;把手架底端一侧设有一定位钢珠,通过外接管上端嵌合的塑胶护套,塑胶护套的内孔径与外接管内的凸肋管径相同;该外接管管体内侧设有等分的凸肋,其内径略小于车轮座管的孔径。外接管内嵌合塑胶护套,整体把手架杆体的内、外孔径相同。通过本技术一种滑板车的把手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达到了上述创作的目的,本技术能提高把手架使用长度及加大把手架收降距离。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把手架结构的纵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杆体结构的横剖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结构拉升使用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结构把手架收降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结构的组合成型图。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的主要结构是有一外接管10,在外接管上端内孔制成一直管壁11,可供一塑胶护套15嵌合于孔口内,并于外接管底部一段设有直管壁11,该直管壁11内一侧也设有一槽沟14,以供外接管嵌合于前车轮上的车轮座管18,通过设置的槽沟14搭配上一锁扣装置,使外接管可紧密结合于车轮座管上,于外接管管内中间杆段设有等分的凸肋13,并在该杆体上端一侧分设有定位用的定位孔口12,该把手架16底端一侧并设有一定位钢珠17,通过外接管上端嵌合的塑胶护套15,使塑胶护套15的内孔径与外接管内的凸肋13等径相同,让把手架的定位钢珠17可于凸肋13上稳固移动,并可于定位孔口12调整其杆体的适用高度,经由杆体上端所套合的塑胶护套15,使整体外接管上侧杆体不需缩小其管口径孔,且底端的车轮座管部位不需加大其管口径孔于嵌合使用,采一直管径的杆体制成外接管,简化其生产制造及组装上的便利性。请参阅图2、3所示,在外接管10内管壁是制成若干等分的凸肋13,并在内接管16设置有一定位钢珠17,通过凸肋13的设计使其成为定位钢珠17伸缩用的轨道,让定位钢珠17可于凸肋13的轨道上隐固收缩移动,而于外接管上端嵌合的塑胶护套15,使把手架的外孔径与塑胶护套15的内孔径相同,并且与外接管内的凸肋孔径一致,让把手架在做折收及降合动作时,隐固而不产生摇晃感,使整体的把手架结构采一等管径的杆体制成。请参阅图4、5所示,在外接管10上端段嵌合一塑胶护套15,使把手架16稳固于折收及降合使用,并在外接管底端设成直管壁11并设有一道槽沟14,将外接管管体嵌合于车轮座管18上,并以一夹扣装置扣合其杆体,而在杆体内等分设置的凸肋13,该杆体底端段设置的直管壁11、车轮座管的内孔径与凸肋的内孔径相同,使把手架的折收长度可延伸至H段高度,并通过外接管与把手架设置的定位孔口12及定位钢珠17,方便于使用者调整适用的高度,加长把手架可用长度,但滑板车整体折收立体体积轻便小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范例,当不能以之作为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或修饰,仍应属本技术的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滑板车的把手架,其主要包含有一外接管、一把手架及一塑胶护套等组件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外接管是于外接管上端内孔制成一直管壁,一塑胶护套嵌合于孔口内,并于外接管嵌合于车轮上的车轮座管,该直管壁内一侧也设有一槽沟,外接管嵌合于车轮上的车轮座管,通过设置的槽沟搭配一锁扣装置,外接管紧密结合于车轮座管上,于外接管管内中间杆段设有等分的凸肋,并在该杆体上端一侧分设有定位用的定位孔口;把手架底端一侧设有一定位钢珠,通过外接管上端嵌合的塑胶护套,塑胶护套的内孔径与外接管内的凸肋管径相同;该外接管管体内侧设有等分的凸肋,其内径略小于车轮座管的孔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的把手架,其特征在于外接管内嵌合塑胶护套,整体把手架杆体的内、外孔径相同。专利摘要一滑板车的把手架,主要是由一折收装置连接前车轮的车轮座,由一折收装置连接前车轮的车轮座,经由车轮座组接一以内槽容置把手架的外接管;其特征在于:该外接管利用管体内侧设有等分的凸肋,其内径略小于车轮座管的孔径;因此,使把手架经由外接管内的凸肋轨道移动,可顺利收入车轮座管内,达到提高把手架使用长度及加大把手架收降距离的效果。文档编号B62M1/00GK2430190SQ0023839公开日2001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3日专利技术者谢文昌 申请人:谢文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板车的把手架,其主要包含有一外接管、一把手架及一塑胶护套等组件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外接管是于外接管上端内孔制成一直管壁,一塑胶护套嵌合于孔口内,并于外接管嵌合于车轮上的车轮座管,该直管壁内一侧也设有一槽沟,外接管嵌合于车轮上的车轮座管,通过设置的槽沟搭配一锁扣装置,外接管紧密结合于车轮座管上,于外接管管内中间杆段设有等分的凸肋,并在该杆体上端一侧分设有定位用的定位孔口;把手架底端一侧设有一定位钢珠,通过外接管上端嵌合的塑胶护套,塑胶护套的内孔径与外接管内的凸肋管径相同;该外接管管体内侧设有等分的凸肋,其内径略小于车轮座管的孔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文昌
申请(专利权)人:谢文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