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的外把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56963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2:48
一种车门的外把手装置,操作把手收纳电子部件单元并配置于车门的外侧,在操作把手的一端部设置的支承臂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在固定于车门的基底部件上,线束与电子部件单元连接并从操作把手配设到车门内,在支承臂部设置有收纳线束的一部分的槽,在与支承臂部之间保持线束的引导部被配置为覆盖槽的一部分,在所述车门的外把手装置中,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并能够保持线束。引导部(20d)与基底部件(20)形成为一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车门的外把手装置,操作把手收纳电子部件单元并配置于车门的外侧,在操作把手的一端部设置的支承臂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在固定于车门的基底部件上,线束与电子部件单元连接并从操作把手配设到车门内,在支承臂部设置有收纳线束的一部分的槽,在与支承臂部之间保持线束的引导部被配置为覆盖槽的一部分,在所述车门的外把手装置中,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并能够保持线束。引导部(20d)与基底部件(20)形成为一体。【专利说明】车门的外把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门的外把手装置,其中,操作把手收纳电子部件单元并配置于车门 的外侧,在所述操作把手的一端部设置的支承臂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在固定于所述车 门的基底部件上,线束与所述电子部件单元连接并从所述操作把手配设到所述车门内,在 所述支承臂部设置有收纳所述线束的一部分的槽,在与所述支承臂部之间保持所述线束的 引导部被配置为覆盖所述槽的一部分。
技术介绍
这样的车门的外把手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已经被公知。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4 - 316164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中,在操作把手支承臂部设置的槽中收纳 有线束的一部分,以在与支承臂部之间保持该线束的方式覆盖槽的一部分的引导部件构成 为这样的结构:其与所述操作把手和所述基底部件形成为分体部件,并安装于所述支承臂 部,部件数量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车门的外把手装置,其能够减 少部件数量,并能够保持线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车门的外把手装置,其中,操作把手收纳电子部 件单元并配置于车门的外侧,在所述操作把手的一端部设置的支承臂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 支承在固定于所述车门的基底部件上,线束与所述电子部件单元连接并从所述操作把手配 设到所述车门内,在所述支承臂部设置有收纳所述线束的一部分的槽,在与所述支承臂部 之间保持所述线束的引导部被配置为覆盖所述槽的一部分,所述车门的外把手装置的特征 在于,所述引导部与所述基底部件形成为一体。 此外,实施方式的前部基底部件20与本专利技术的基底部件相对应。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特征,在与操作把手的支承臂部之间保持线束的引导部和以将 所述支承臂部支承为能够转动的方式固定在车门上的基底部件形成为一体,因此,不需要 用于将线束保持在与支承臂部之间的专用部件,能够减少部件数量。此外,只需将支承臂部 以被基底部件支承为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在该基底部件上,引导部便覆盖槽的一部分而将 线束保持在支承臂部和引导部之间,因此线束的保持较为容易,与将用于使线束贯穿插入 并保持的贯通孔设置于支承臂部的结构相比,能够更容易进行线束的拉出。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车门的局部侧视图。 图2是沿图1的2 - 2线的剖视图。 图3是将外把手装置的一部分分解示出的立体图。 图4是沿图2的4 - 4线的剖视图。 图5是从车门的内侧观察线束的从操作把手的支承臂部拉出的拉出部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 12:操作把手; 20 :作为基底部件的前部基底部件; 20d:引导部; 26b:支承臂部; 40:电子部件单元; 50 :线束; 54 :槽; D:车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在图1和图2中,在例如作为侧门的车门D的外侧面板11以能够转动的方 式安装有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操作把手12,能够在车门D的外侧 对操作把手12进行操作。此外,在所述外侧面板11,以向车宽方向内侧鼓出的方式设置有 弯曲部11a,弯曲部11a形成有凹陷13,凹陷13用于使把持所述操作把手12的车辆用户的 手能够插入。 在车辆的前后方向并在所述操作把手12的后方,后部基底部件14配置成在与外 侧面板11的外表面之间夹有密封部件15,该后部基底部件14与处于非操作状态的操作把 手12圆滑地连接并从外侧面板11向外侧隆起,在由硬质的合成树脂形成的所述后部基底 部件14上压入并固定有螺母16。另一方面,在所述外侧面板11的内表面抵接有第1安装 部件17,通过将贯穿插入到该第1安装部件17和所述外侧面板11的螺栓18与所述螺母 16螺合拧紧,来将后部基底部件14和第1安装部件17固定于所述外侧面板11。在该后部 基底部件14上一体地设置有引导筒部14a,该引导筒部14a在所述凹陷13的后方贯穿所述 外侧面板11,并向该外侧面板11的内侧延伸。 -并参照图3和图4,在与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的所述操作把手12的前部在侧视 时重合的位置配置有合成树脂制成的前部基底部件20,前部基底部件20具有平板状的安 装部20a和圆筒状的凸台部20b,安装部20a在与外侧面板11的外表面之间夹有密封部件 21,凸台部20b以贯穿所述密封部件21和所述外侧面板11并突入到外侧面板11内的方式 与所述安装部20a-体连接。在所述凸台部20b,压入、固定有螺母22,并以横跨所述凸台部 20b的方式配置有形成为大致U字状的第2安装部件23,第2安装部件23具有与所述外侧 面板11的内表面抵接的一对脚部23a、23a,将贯穿插入到该第2安装部件23中的螺栓24 螺入到所述螺母22中并拧紧,从而将前部基底部件20和第2安装部件23固定在所述外侧 面板11。此外,在前部基底部件20的前部,以突入到所述外侧面板11内的方式一体设置有 弯曲成大致L字状的支承部20c。 所述操作把手12具备:把手主体26,其由合成树脂形成,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 并且配置在所述外侧面板11的外表面侧;把手罩27,其由合成树脂制成,用于从车门D的 相反侧覆盖该把手主体26 ;以及装饰部件28,其以覆盖该把手罩27的外表面的一部分的方 式粘贴。 如图2所示,在所述把手罩27的后部一体设置有突出到把手主体26侧的凸台部 27a,在图4所示,在所述把手罩27的前部一体设置有突出到把手主体26侧的凸台部27b, 贯穿插入到所述把手主体26中的螺钉部件29、30螺入到所述凸台部27a、27b,由此,所述把 手主体26和所述把手罩27以所述把手主体26被所述把手罩27从所述车门D的相反侧覆 盖的方式紧固在一起。 此外,所述装饰部件28以覆盖所述把手罩27的表面的一部分的方式形成并被实 施了电镀处理,在所述把手罩27设置有嵌合孔31、32,嵌合孔31、32用于供在该装饰部件 28设置的突起28a、28b嵌入。此外,在把手罩27的表面形成有供所述装饰部件28嵌合的 凹部33,所述突起28a、28b嵌合于所述嵌合孔31、32的所述装饰部件28通过夹设在所述把 手罩27和装饰部件28之间的双面胶带34嵌合于所述凹部33并粘贴在所述把手罩27的 表面。 此外,如图2所示,所述后部基底部件14的表面的一部分也被实施了电镀处理的 其它装饰部件35覆盖,该装饰部件35卡合并安装于所述后部基底部件14。 在所述把手主体26的后端部,一体地设置有突入到所述后部基底部件14的引导 筒部14a内的操作臂部26a,在所述把手主体26的前端部一体地设置有支承臂部26b,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门的外把手装置,其中,操作把手(12)收纳电子部件单元(40)并配置于车门(D)的外侧,在所述操作把手(12)的一端部设置的支承臂部(26b)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在固定于所述车门(D)的基底部件(20)上,线束(50)与所述电子部件单元(40)连接并从所述操作把手(12)配设到所述车门(D)内,在所述支承臂部(26b)设置有收纳所述线束(50)的一部分的槽(54),在与所述支承臂部(26b)之间保持所述线束(50)的引导部(20d)被配置为覆盖所述槽(54)的一部分,所述车门的外把手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20d)与所述基底部件(20)形成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雄夫江藤康之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制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