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的外把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4690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0
一种车门的外把手装置,在把手基部上安装有具有钥匙孔的圆筒锁,且该圆筒锁以随着靠向车宽方向外侧而向下方或上方倾斜的姿态进行安装,在操作把手的操作位置处,所述圆筒所的钥匙孔面向外部,而在操作把手的非操作位置处,钥匙孔被把手主体覆盖,在把手基部与圆筒锁之间设置有临时保持单元,临时保持单元临时保持圆筒锁相对于把手基部的安装位置和安装姿态,临时保持单元(54、55)构成为对插入在设置于把手基部(19)的插入孔(37)中的圆筒锁(23)进行引导以使其在安装位置成为安装姿态。由此,在将圆筒锁安装至把手基部时,能够对圆筒锁的插入进行引导和临时保持圆筒锁,同时能够避免结构的复杂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门的外把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门的外把手装置,其中,操作把手具有配置在车门的外面板的外表面侧的把手主体,该操作把手以所述把手主体能够在非操作位置与操作位置之间转动的方式配置于所述车门,在安装于所述外面板的把手基部上安装有具有钥匙孔的圆筒锁,所述圆筒锁以随着靠向车宽方向外侧而向下方或上方倾斜的姿态进行安装,在所述操作把手的所述操作位置处,所述钥匙孔面向外部,而在所述操作把手的所述非操作位置处,所述钥匙孔被所述把手主体覆盖,在所述把手基部与所述圆筒锁之间设置有临时保持单元,在该圆筒锁被安装至所述把手基部之前,临时保持单元临时保持所述圆筒锁相对于该把手基部的安装位置和安装姿态。
技术介绍
通过专利文献1已知如下的车门的外把手:圆筒锁以随着靠向车宽方向外侧而处于下方位置的方式倾斜地安装于把手基部,当把手主体位于操作位置时,圆筒锁的钥匙孔面向外部。此外,通过专利文献2已知使得未倾斜的圆筒锁安装于把手基部的车门的外把手装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9893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356363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外把手装置不具有在将圆筒锁安装至把手基部时临时保持圆筒锁的功能,因此在安装时需要作业人员用手保持处于倾斜状态的圆筒锁,安装作业性差。另一方面,在上述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技术中,外把手装置具有临时保持圆筒锁的功能,若使用该技术,则在安装时时作业人员无需用手保持处于倾斜状态的圆筒锁,能够实现安装作业性的提高。此外,为了实现安装作业性的进一步提高,优选外把手装置具有在将圆筒锁以倾斜状态插入把手基部直至成为安装姿态时的引导功能,但希望在除了临时保持结构能够避免因构成引导结构而导致结构复杂化。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该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门的外把手装置,其能够实现圆筒锁向把手基部安装时对圆筒锁的插入的引导以及圆筒锁的临时保持,同时能够避免结构的复杂化。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车门的外把手装置,其中,操作把手具有配置在车门的外面板的外表面侧的把手主体,该操作把手以所述把手主体能够在非操作位置与操作位置之间转动的方式配置于所述车门,在安装于所述外面板的把手基部上安装有具有钥匙孔的圆筒锁,所述圆筒锁以随着靠向车宽方向外侧而向下方或上方倾斜的姿态进行安装,在所述操作把手的所述操作位置处,所述钥匙孔面向外部,而在所述操作把手的所述非操作位置处,所述钥匙孔被所述把手主体覆盖,在所述把手基部与所述圆筒锁之间设置有临时保持单元,在该圆筒锁被安装至所述把手基部之前,临时保持单元临时保持所述圆筒锁相对于该把手基部的安装位置和安装姿态,车门的外把手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临时保持单元构成为,对插入在设置于所述把手基部的插入孔中的所述圆筒锁进行引导以使其在所述安装位置成为所述安装姿态。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临时保持单元具有圆筒锁向把手基部的插入引导功能,因此能够极力避免在临时保持单元以外的部分构成引导单元,实现了结构的简单化,同时在圆筒锁向把手基部安装时能够对圆筒锁的插入进行引导以及临时保持圆筒锁,能够实现安装作业性的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车门的局部侧视图。(第1实施方式)图2是连结有杆的状态的圆筒锁的立体图。(第1实施方式)图3是示出安装有圆筒体的状态的把手基部的后部的侧视图。(第1实施方式)图4是沿图3中的4-4线的剖视图。(第1实施方式)图5是从前方侧斜上方观察把手基部的后部并且从后方侧观察圆筒锁的分解立体图。(第1实施方式)图6是从后方侧斜上方观察把手基部的后部并且从前方侧观察圆筒锁的分解立体图。(第1实施方式)图7是把手基部及圆筒体的纵剖视图,且是沿图9(b)的7-7线的剖视图。(第1实施方式)图8是从前方侧斜下方观察把手基部的后部的立体图。(第1实施方式)图9是通过沿着图7中的9-9线的截面依次示出圆筒体向把手基部安装的过程的图。(第1实施方式)图10是通过沿着图7中的10-10线的截面依次示出圆筒体向把手基部安装的过程的图。(第1实施方式)图11是在(a)中放大示出图9中的箭头11A所示部分并在(b)中放大示出图9中的箭头11B所示部分的图。(第1实施方式)标号说明15:外面板;16:操作把手;17:把手主体;19:把手基部;23:圆筒锁;26:钥匙孔;37:插入孔;54、55:临时保持单元;D:车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1~图11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1实施方式首先,在图1中,例如在作为侧门的车门D上,配置有操作把手16,该操作把手16具有配置在该车门D所具有的外面板15的外表面侧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把手主体17,该操作把手16被配置成所述把手主体17能够在非操作位置与操作位置之间转动。在所述外面板15上固定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把手基部19,大致L字状的支承臂18一体地设置于所述把手主体17的沿着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前端部)并突入到所述外面板15内,该支承臂18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把手基部19的前部。由此,所述把手主体17能够在使另一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后端部)接近所述外面板15的非操作位置与离开所述外面板15的操作位置之间转动,在所述外面板15上,以向宽度方向内侧凹陷的方式形成有凹陷21,该凹陷21能够供把持所述把手主体17的车辆使用者的手插入。一并参照图2,在与所述把手主体17的所述另一端部对应的部分,所述把手基部19的后部的一部分以从所述外面板15面向外侧的方式配置,在该把手基部19的后部安装有圆筒锁23。所述圆筒锁23具备圆筒体24和能够转动地插入在该圆筒体24中的内圆筒25,供机械钥匙(未图示)贯插的钥匙孔26(参照图1)以在所述把手基部19的外表面侧开口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内圆筒25。在所述内圆筒体25的从所述圆筒体24向与所述把手基部19相反的一侧突出的端部,经由万向接头28而连结有向设置在车门D内的闩锁机构(未图示)侧延伸的杆27,伴随圆筒锁23的锁定以及解锁操作的转动力经由所述杆27而输入到所述闩锁机构,与该输入相应地,所述闩锁机构进行动作,以切换车门D的锁定状态及解锁状态。一并参照图3和图4,所述圆筒体24具有供所述内圆筒25转动自如地嵌合的支承孔29,所述圆筒体24被插入所述把手基部19的后部,并通过螺栓30而紧固于该把手基部19。该圆筒体24以随着靠向车宽方向外侧而向下方或上方倾斜的姿态安装于所述把手基部19,该圆筒体24在所述操作把手16的所述操作位置处使所述钥匙孔26面向外部,而在所述操作把手16的所述非操作位置处,所述钥匙孔26由所述把手主体17覆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圆筒体24以随着靠向车宽方向外侧而向下方倾斜的姿态、即所述支承孔29以随着靠向车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门(D)的外把手装置,其中,/n操作把手(16)具有配置在车门(D)的外面板(15)的外表面侧的把手主体(17),该操作把手(16)以所述把手主体(17)能够在非操作位置与操作位置之间转动的方式配置于所述车门(D),在安装于所述外面板(15)的把手基部(19)上安装有具有钥匙孔(26)的圆筒锁(23),所述圆筒锁(23)以随着靠向车宽方向外侧而向下方或上方倾斜的姿态进行安装,在所述操作把手(16)的所述操作位置处,所述钥匙孔(26)面向外部,而在所述操作把手(16)的所述非操作位置处,所述钥匙孔(26)被所述把手主体(17)覆盖,在所述把手基部(19)与所述圆筒锁(23)之间设置有临时保持单元(54、55),在该圆筒锁(23)被安装至所述把手基部(19)之前,临时保持单元(54、55)临时保持所述圆筒锁(23)相对于该把手基部(19)的安装位置和安装姿态,/n车门(D)的外把手装置的特征在于,/n所述临时保持单元(54、55)构成为,对插入在设置于所述把手基部(19)的插入孔(37)中的所述圆筒锁(23)进行引导以使其在所述安装位置成为所述安装姿态。/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830 JP 2018-1612401.一种车门(D)的外把手装置,其中,
操作把手(16)具有配置在车门(D)的外面板(15)的外表面侧的把手主体(17),该操作把手(16)以所述把手主体(17)能够在非操作位置与操作位置之间转动的方式配置于所述车门(D),在安装于所述外面板(15)的把手基部(19)上安装有具有钥匙孔(26)的圆筒锁(23),所述圆筒锁(23)以随着靠向车宽方向外侧而向下方或上方倾斜的姿态进行安装,在所述操作把手(16)的所述操作位置处,所述钥匙孔(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斋藤靖浩大山达也茂吕和纪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制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