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34361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0 18:46
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基于加速度及实际车速,推定未来的车速即预读车速,并基于该预读车速和其他运转参数,进行变速控制,其中,具备延迟升档控制装置,所述延迟升档控制装置在滑行状态下发生了降档时,在其后规定时间,即使进行升档判定,也禁止升档的开始,在经过了规定时间之后,执行升档。由此,能够抑制给驾驶员带来的不适感,同时,能够执行适当的变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自动变速器的fe制装直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控制。
技术介绍
目前,如专利文献I所记载,基于当前的车速及加速度,推定考虑之后达到的车速(以下,记载为预读车速),且利用该预读车速,进行变速控制。由此,特别是在急减速时等,能够防止比预定的变速线滞后而产生变速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发动机旋转过小等,提高了运转性(驾驶性)。但是,即使实际车速不怎么变化,预读车速也会因减速度的差异而变化,所以在减速中的降档中,有时仅驾驶员松开制动器踏板若干,预读车速就会横穿升档线,发生升档。即,驾驶员的状态是持续踏下制动器踏板的状态,尽管终归是请求减速,但在降档后,都会发生连续升档,具有产生发动机转速频繁变化的所谓频繁换档感之类的问题。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32523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着眼于上述问题而创立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其能够抑制给驾驶员带来的不适感,同时,能够执行适当的变速。为了实现所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中,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构成为,基于加速度及实际车速,推定未来的车速即预读车速,并基于该预读车速和其他运转参数,进行变速控制,并具备延迟升档控制装置,该延迟升档控制装置在滑行状态下发生了降档时,在其后规定时间,即使进行升档判定,也禁止升档的开始,在经过了规定时间之后,执行升档。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预读车速因微小的制动器踏板踏力的变化而变动,伴随于此,即使具有升档请求,在规定时间期间,也禁止进行升档,因此,能够避免在短时间内产生不必要的发动机转速变动,能够实现消除了频繁换档感的变速控制。【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自动变速器的系统构成的概要图;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预读车速的运算处理的控制块图;图3是表示实施例1的升档延迟处理的流程图;图4是实施例1的变速控制所使用的变速图;图5是表示实施例1的升档延迟处理的时间图;图6是表不预读车速和规定时间之间的关系的图;图7是表示实施例2的升档延迟处理的流程图;图8是实施例2的变速控制所使用的变速图;图9是表示实施例2的升档延迟处理的时间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自动变速器的系统构成的概要图。发动机I经由液力变矩器2与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机构部3连接。发动机I通过与驾驶员操作的加速器踏板连动而开度从全闭向全开增大的节气门阀,来加减输出,发动机I的输出旋转经由液力变矩器2而输入到变速机构3的输入轴4。液力变矩器2为具有通过产生输入输出转速差来放大发动机I的输出转矩的作用的众所周知的构成。另外,在液力变矩器2上具有锁止离合器2a,所述锁止离合器2a能够抑制输入输出转速差,换言之,抑制转矩放大作用,并能够将发动机I和变速机构3直接连接。变速机构部3在同轴配置的输入轴4和输出轴5上配置有未图示的前行星齿轮组、后行星齿轮组而构成,通过利用油压而动作的多个联接元件6的联接、释放的组合,切换动力传递路径,实现所期望的变速级。在阀体7内形成有向各联接元件6供给油压的油路(未图示),基于从油压控制部9输入的指令进行驱动的螺线管8对设置于各油路的调压阀(未图示)进行操作,以油压控制部9设定的指令压的油压供给到规定的联接元件的方式进行控制。另外,在车辆的行驶时,以仅向为得到所期望的变速比而需要的联接元件供给油压的方式进行控制。油压控制部9基于检测发动机转速的发动机旋转传感器10、检测输入轴4的转速的涡轮旋转传感器11、检测输出轴5的转速的输出轴旋转传感器12 (相当于车速)、检测驾驶员操作的变速杆的操作状态的断路开关13、检测驾驶员操作的加速器踏板的开度的加速器开度传感器14、检测驾驶员操作的制动器踏板的操作状态的制动器开关15等的输出,确定向要联接的联接元件供给的动作油压的指令压。然后,以确定后的指令压的动作油压供给到联接元件的方式将驱动螺线管8的指令输出。在油压控制部9内具有基于由后述的预读车速和加速器开度规定的运转点来选择最佳变速级的变速图。在变速图上,每变速级都设定有升档线、设定于比升档线更靠低车速侧的降档线,通过运转点横穿这些变速线,来输出变速请求。接着,对预读车速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预读车速运算处理的控制块图。上述的变速线终归是由运转点来规定的变速线,需要考虑实际的行驶环境等的影响。例如,即使加速器开度APO大,在车辆负荷大的行驶环境下,实际上车速VSPO上升而横穿变速线的时间延长,另一方面,在车辆负荷小的行驶环境下,横穿变速线的时间缩短。这样,就请求根据行驶环境来适当地设定时间,该请求特别是在变速时间常常延长的加速器开度APO大的区域或加速器开度APO小且通过制动器而减速的减速度大的区域,被特别请求。于是,基于实际的来自输出轴旋转传感器12的实际车速VSP0,推定规定时间未来的车速,然后以该推定的车速作为预读车速VSP,进行变速控制。车速推定部4由积分器403和一阶延迟元件406构成,如果基于预读车速推定的当前的车速即推定车速VSPa和实际车速VSPO —致,则预读车速VSP仅在延迟要素相应的时间内成为未来的车速。下面,对各部分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在车速偏差运算部401,根据实际车速VSPO和推定车速VSPa,基于下式对车速偏差Verr进行运算。Verr = VSPO — VSPa (式 I)在反馈增益残留部402,进行运算出的车速偏差Verr乘以反馈增益kF/B的乘法运笪在积分器403中,通过下式对kF/B.Verr进行积分,运算积分运算值V。V = kF/B (Ι/s)(式 2)其中,s为拉普拉斯算子。在规定时间乘法运算部407,进行由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车辆加速度乘以要推定的规定时间后的时间t的乘法运算,对加速成分at进行运算。在前馈增益乘法运算部408,进行运算出的加速成分at乘以前馈增益kF/F的乘法运算。 在速度变换部409,使下式所示的一阶延迟要素作用于at对加速成分车速Va进行运算。G(s) = (Ts+1)(式 3)其中,T为相当于设计者设为目标的预读时间的时间常数。在车速加法运算部404,基于下式,对积分运算值V和加速成分车速Va进行加法运算,运算相位补偿前预读车速VSP22。VSP22 = V+Va (式 4)在相位补偿器405,对相位补偿前预读车速VSP22实施下式所示的暂时/暂时相位补偿Gh (s),运算预读车速VSP。Gh(s) = (Ts+1)/(Tls+1)(式 5)在此,Tl、T2为相位补偿常数。通过该相位补偿器405的导入,能够对表示系统的稳定性及响应性的称为一阶延迟极、固有频率、衰减率这三个未知数,设定相位补偿常数Tl、T2、反馈增益kF/B这三个设计要素。由此,能够设计出设计者所希望的系统。在一阶延迟元件406,通过下式所示的暂时延迟G (S),计算出预读车速VSP作为输入。G(s) = I/(Ts+1)(式 6)其中,T为相当于设计者设为目标的预读时间的时间常数。如上所述,预读车速VSP通过根据行驶状态推定规定时间后的车速,利用该车速,并参照变速图,进行变速。在此,通常在制动器踏力大且加速器开度低的情况下,可以说成是减速度比较大的运转状态。此时,实际车速和预读车速的背离大(以下,将该状态记载为运转状态I)。另一方面,在制动器踏力小且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基于加速度及实际车速,推定未来的车速即预读车速,并基于该预读车速和其他运转参数,进行变速控制,其中,具备延迟升档控制装置,该延迟升档控制装置在滑行状态下发生了降档时,在其后规定时间,即使进行升档判定,也禁止升档的开始,在经过了规定时间之后,执行升档。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1.18 JP 2011-2533311.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基于加速度及实际车速,推定未来的车速即预读车速,并基于该预读车速和其他运转参数,进行变速控制,其中, 具备延迟升档控制装置,该延迟升档控制装置在滑行状态下发生了降档时,在其后规定时间,即使进行升档判定,也禁止升档的开始,在经过了规定时间之后,执行升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其中, 升档判定后的预读车速越高,所述规定时间为越短的时间。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其中,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尾克宏小笠原俊介
申请(专利权)人:加特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