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变速箱保护装置;它包括第一固定基座和第二固定基座,所述第二固定基座位于第一固定基座与汽车变速箱的档位助力杆之间,一导杆的一端可滑动的穿过第一固定基座和第二固定基座并穿入到档位助力杆上固定圈的固定孔内;第一固定基座与第二固定基座之间有一拉块,所述拉块与导杆固定连接;一条离合线的外管两端分别固定于离合器脚踏板及第一固定基座上,离合线外管内的拉线穿过第一固定基座与拉块连接,第一固定基座与第二固定基座之间设有阻止拉块向第一固定基座移动的弹性阻力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驾驶员在离合器脚踏板还没有踩尽,传动系与发动机还是刚性地联系时就进行换挡操作,而导致发动机熄火不能工作的情况。(*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变速箱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变速箱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变速箱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为保证汽车平稳起步,在发动机起动后,汽车起步之前,驾驶员需先踩下离合器踏板,将离合器分离,使发动机和传动系脱开,再将变速器挂上档,然后逐渐松开离合器踏板,使离合器逐渐接合。在接合过程中,发动机所受阻力矩逐渐增大,故应同时逐渐踩下加速踏板,即逐步增加对发动机的燃料供给量,使发动机的转速始终保持在最低稳定转速上,而不致熄火。同时,由于离合器的接合紧密程度逐渐增大,发动机经传动系传给驱动车轮的转矩便逐渐增加,到牵引力足以克服起步阻力时,汽车即从静止开始运动并逐步加速。而汽车起步时,汽车是从完全静止的状态逐步加速的。如果离合器的脚踏板没有踩尽,传动系(它联系着整个汽车)与发动机还是刚性地联系时,则此时变速箱一挂上档,汽车将突然向前冲一下,但并不能起步。这是因为汽车从静止到前冲时,产生很大惯性力,对发动机造成很大地 阻力矩。在这惯性阻力矩作用下,发动机在瞬时间转速急剧下降到最低稳定转速以下,导致发动机熄火而不能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有效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保证汽车变速箱在离合器脚踏板没有踩尽时不能换挡的汽车变速箱保护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与汽车固定相连的第一固定基座和第二固定基座,所述第二固定基座位于第一固定基座与汽车变速箱的档位助力杆之间,在档位助力杆的外周上固定套设有一固定圈,固定圈上设有一个固定孔,一导杆的一端可滑动的穿过第一固定基座和第二固定基座并穿入到固定圈的固定孔内;第一固定基座与第二固定基座之间有一拉块,所述拉块与导杆固定连接;一条离合线的外管两端分别固定于离合器脚踏板及第一固定基座上,离合线外管内的拉线穿过第一固定基座与拉块连接,第一固定基座与第二固定基座之间设有阻止拉块向第一固定基座移动的弹性阻力装置;上述结构中,所述弹性阻力装置为一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二固定基座和拉块上;上述结构中,所述弹性阻力装置为一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套在导杆上,两端分别抵靠在第一固定基座和拉块上;上述结构中,所述拉块为一长方体结构,具有一贯通前后壁的通孔,侧壁或上表面上沿此通孔的轴向还设有至少一个与通孔垂直连通的螺纹孔,拉块通过通孔可活动的套设在导杆上,并通过锁紧螺丝将导杆与拉块扭紧固定;上述结构中,所述拉块在远离通孔的另一端上设有贯通上下面的卡孔,所述拉线末端连接有一与卡孔相适配的连接端子,拉线通过连接端子嵌入拉块的卡孔内而与拉块连接;上述结构中,所述导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卡头;上述结构中,所述固定圈的制作材料为招材;上述结构中,所述导杆上还径向设有一保护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导杆的一端穿入汽车变速箱挡位助力杆侧壁的固定孔内,对变速箱的挡位助力杆进行锁定,其通过离合线联动于离合器脚踏板,当踩尽离合器脚踏板时,导杆从助力杆外套设的固定圈的固定孔内抽出,此时可顺利的进行换挡操作,本技术避免了驾驶员在离合器脚踏板还没有踩尽,传动系与发动机还是刚性地联系时就进行换挡操作,而导致发动机熄火而不能工作的情况;导杆上设有保护孔,使之本技术在出现故障时,也不影响汽车的正常换挡功能;离合线的拉线与拉块为 嵌入式连接,方便于维修和更换,增加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拉块的剖视图;图3为图I中拉块的左视图;图4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I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汽车变速箱保护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它包括第一固定基座I、第二固定基座2、导杆3、拉块4、离合线5、弹性阻力装置及固定圈9,所述第一固定基座I和第二固定基座2可分别通过其上的安装孔11和21固定安装在车体上,并且第二固定基座2位于第一固定基座I与汽车变速箱的档位助力杆8侧壁之间;所述固定圈9固定套设在档位助理杆8上,并且其面向第二固定基座2的侧壁上设有一固定孔91,所述导杆3的一端可滑动的穿过第一固定基座I和第二固定基座2并穿入到固定孔91内,另一端设有环形卡头31,防止在实际使用时导杆3整个穿过第一固定基座I ;所述拉块4为一长方体结构,位于第一固定基座I与第二固定基座2之间,具有一贯通前后壁的通孔41,拉块4上表面上沿此通孔41的轴向还设有两个与通孔41垂直连通的螺纹孔,该螺纹孔还可以设置于靠近通孔41的侧壁上;拉块4通过通孔41可活动的套设在导杆3上,并通过锁紧螺丝7扭入螺纹孔以将导杆3与拉块4固定一起;所述离合线5的外管两端分别固定于离合器脚踏板及第一固定基座I上,外管内的拉线51 —端与离合器脚踏板联动,另一端穿过第一固定基座I而与拉块4连接,其连接方式为嵌入式连接,在拉块4远离通孔41的另一端上设有贯通上下面的卡孔42,在靠近该卡孔42的侧壁上设有连通卡孔42的凹槽43,凹槽43为两条相垂直的槽连接成,该两垂直槽的分别延伸出拉块4的前壁和上表面,在拉线51末端连接一与卡孔42相适配的连接端子52,拉线51通过连接端子52嵌入拉块4的卡孔42内而实现与拉块4嵌入式的连接;所述弹性阻力装置为一压缩弹簧6,压缩弹簧6套在导杆3上,两端分别抵靠在第一固定基座I和拉块4上。进一步的,在所述导杆3上还径向设有一保护孔32,该保护孔32位于第一定位基座I与拉块4之间,并靠近于第一定位基座1,当离合线5出现故障而不能传动时,可用手拉动环形卡头31将导杆3往后拉使之从固定孔91内抽出,并使保护孔32位于第一定位基座的另一侧,此时将一卡销穿入保护孔32内,使本技术时刻处于解锁状态,不影响汽车的正常换挡。如图4所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的弹性阻力装置为一拉伸弹簧10,所述拉伸弹簧1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二固定基座2和拉块4上,在拉线51拉动拉块4往第一固定基座I移动,使导杆3由档位助力杆8的固定孔81内抽出时,对拉块4提供一个使其往第二固定基座2方向移动的拉力。综上所述,本技术安装于汽车上,当驾驶员踩尽离合器脚踏板时,可使离合线5的拉线51将导杆3从固定圈9的固定孔91内抽出,对变速箱的挡位助力杆8进行解锁,此时可顺利的进行换挡操作,避免了驾驶员在离合器的脚踏板没有踩尽,传动系与发动机还是刚性地联系时进行换挡操作,导致发动机熄火而不能工作的情况。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技术构成任何限制。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变速箱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汽车固定相连的第一固定基座和第二固定基座,所述第二固定基座位于第一固定基座与汽车变速箱的档位助力杆之间,在档位助力杆的外周上固定套设有一固定圈,固定圈上设有一个固定孔,一导杆的一端可滑动的穿过第一固定基座和第二固定基座并穿入到固定圈的固定孔内;第一固定基座与第二固定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变速箱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汽车固定相连的第一固定基座和第二固定基座,所述第二固定基座位于第一固定基座与汽车变速箱的档位助力杆之间,在档位助力杆的外周上固定套设有一固定圈,固定圈上设有一个固定孔,一导杆的一端可滑动的穿过第一固定基座和第二固定基座并穿入到固定圈的固定孔内;第一固定基座与第二固定基座之间有一拉块,所述拉块与导杆固定连接;一条离合线的外管两端分别固定于离合器脚踏板及第一固定基座上,离合线外管内的拉线穿过第一固定基座与拉块连接,第一固定基座与第二固定基座之间设有阻止拉块向第一固定基座移动的弹性阻力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作华,
申请(专利权)人:叶作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