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换挡拉索的配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77955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换挡拉索的配重装置,其包括配重块、卡持在配重块两侧的橡胶环以及套设在两个橡胶环上的卡箍,换挡拉索从配重块一侧的橡胶环穿过其另一侧的橡胶环,橡胶环与换挡拉索过盈配合,卡箍通过被挤压夹紧以锁定橡胶环与配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橡胶环可以增加减震作用,且避免配重块刮伤与其装配的换挡拉索;由于采用了卡箍固定,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需要,将配重装置固定在换挡拉索的不同位置,提高了产品的利用率及灵活性,降低了制造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配重装置,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换挡拉索的配重装置
技术介绍
配重块作为汽车换挡拉索的重要构成部件,用于增加汽车换挡拉索的自身重量来保持平衡及减震。目前的配重块与汽车换挡拉索上的套管采用的铆合的固定方式,但是一旦铆合的位置错误,整个产品就需要报废,这种固定方式不灵活,成本高;而且铆合时压力过大会压伤拉索的套管,甚至影响产品操作性能,还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汽车换挡拉索的固定方式灵活且降低制造成本的配重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汽车换挡拉索的配重装置,其包括配重块、卡持在配重块两侧的橡胶环以及套设在两个橡胶环上的卡箍,换挡拉索从配重块一侧的橡胶环穿过其另一侧的橡胶环,橡胶环与换挡拉索过盈配合,卡箍通过被挤压夹紧以锁定橡胶环与配重块。所述橡胶环包括主体部、位于主体部两侧且对称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以及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分别与主体部形成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且橡胶环还设有贯穿主体部、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的第一通孔,第一固定部卡持在配重块内部,且第一凹槽置于配重中;卡箍套设在第二凹槽内。所述卡箍是长方形金属片弯折形成的一个圆环,且该金属片的一端与另一端重叠,金属片覆盖在最外侧的一端设有使卡箍被挤压的夹紧部。所述配重块成圆柱形,且内部设有第二通孔,橡胶环卡持在第二通孔中。本技术通过设有配重块、卡持在配重块两侧的橡胶环以及套设在两个橡胶环上的卡箍,首先将两个卡箍分别套设在两个橡胶环上,再分别将这两个橡胶环未装卡箍的一端安装在配重块的两侧,以组成配重装置;然后将换挡拉索的套管穿过整个配重装置,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将配重装置安装在套管的不同位置,最后用工具将卡箍夹紧进而将配重装置固定在套管上,这样的固定方式灵活可调,避免产品报废,降低了制造成本;橡胶环可以增加减震作用,进而保护换挡拉索的套管不被配重块压伤。以下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I是本技术配重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I所示配重装置中的卡箍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配重装置在使用状态下的剖视示意图。图中配重块I、橡胶环2、卡箍3、夹紧部4、主体部5、第一固定部6、第二固定部7、第一凹槽8、第二凹槽9、第一通孔10、第二通孔11、套管12。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I所示,本技术一种用于汽车换挡拉索的配 重装置包括配重块I、卡持在配重块I两侧的橡胶环2以及套设在橡胶环2上的卡箍3。参阅图2所示,卡箍3是长方形金属片弯折形成的一个圆环,且该金属片的一端与另一端重叠,金属片重叠的两端中位于外侧的一端设有供卡箍3被挤压的夹紧部4。在本技术中可以通过夹紧工具夹持该卡箍3的夹紧部4,使卡箍3向内收缩变形,进而达到夹紧固定的作用;也可以采用其他工具使卡箍3向外扩张变形,以便于卡箍3的拆卸。参阅图I和图3所示,橡胶环2包括主体部5、位于主体部5两侧且对称的第一固定部6和第二固定部7、以及第一固定部6和第二固定部7分别与主体部5形成的第一凹槽8和第二凹槽9。橡胶环2的对称结构是为了便于加工及装配,提高工作效率。该橡胶环2还设有贯穿主体5、第一固定部6及第二固定部7的第一通孔10,该第一通孔10是供汽车换挡拉索安装使用。第一固定部6卡持在配重块I的内部,且第一凹槽8置于配重中;卡箍3套设在第二凹槽9内且最后锁紧固定在第二凹槽9中。参阅图3所示,配重块I成圆柱形,其内部设有供汽车换挡拉索穿过的第二通孔11,且橡胶环2的第一固定部6卡持在第二通孔11中。在本技术中配重装置是安装汽车换挡拉索的套管12上(详参图3)。本技术的配重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将卡箍3套设在橡胶环2上;然后将橡胶环2卡持在配重块I的两侧;接着将换挡拉索的套管12从配重块I 一侧的橡胶环2穿过且通过其另一侧的橡胶环2,即该套管12依次穿一侧橡胶环2的第一通孔10、配重块I的第二通孔11及另一侧橡胶环2的第一通孔10,橡胶环2的第一通孔10与换挡拉索的套管12为过盈配合;根据需要可以调节配重装置在套管12上的位置,最后卡箍3通过夹紧工具夹持其夹紧部4,使其被挤压夹紧进而锁定橡胶环2和配重块1,使整个配重装置固定在换挡拉索的套管12上。本技术采用橡胶环2可以增加减震作用,且避免配重块刮伤与其直接装配的套管12。由于采用了卡箍3固定,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需要,将配重装置固定在套管12的不同位置,提高了产品的利用率及灵活性,降低了制造成本。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汽车换挡拉索的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重块、卡持在配重块两侧的橡胶环以及套设在两个橡胶环上的卡箍,换挡拉索从配重块一侧的橡胶环穿过其另一侧的橡胶环,橡胶环与换挡拉索过盈配合,卡箍通过被挤压夹紧以锁定橡胶环与配重块。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环包括主体部、位于主体部两侧且对称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以及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分别与主体部形成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且橡胶环还设有贯穿主体部、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的第一通孔,第一固定部卡持在配重块内部,且第一凹槽置于配重中;卡箍套设在第二凹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是长方形金属片弯折形成的一个圆环,且该金属片的一端与另一端重叠,金属片重叠的两端中位于外侧的一端设有供卡箍被挤压的夹紧部。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成圆柱形,且内部设有第二通孔,橡胶环卡持在第二通孔中。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换挡拉索的配重装置,其包括配重块、卡持在配重块两侧的橡胶环以及套设在两个橡胶环上的卡箍,换挡拉索从配重块一侧的橡胶环穿过其另一侧的橡胶环,橡胶环与换挡拉索过盈配合,卡箍通过被挤压夹紧以锁定橡胶环与配重块,本技术采用橡胶环可以增加减震作用,且避免配重块刮伤与其装配的换挡拉索;由于采用了卡箍固定,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需要,将配重装置固定在换挡拉索的不同位置,提高了产品的利用率及灵活性,降低了制造成本。文档编号F16H61/36GK202646664SQ20122027395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1日专利技术者胡建文 申请人:上海蓝恩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汽车换挡拉索的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重块、卡持在配重块两侧的橡胶环以及套设在两个橡胶环上的卡箍,换挡拉索从配重块一侧的橡胶环穿过其另一侧的橡胶环,橡胶环与换挡拉索过盈配合,卡箍通过被挤压夹紧以锁定橡胶环与配重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蓝恩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