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变速操纵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74080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0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变速操纵杆,包括变速操纵杆本体,所述变速操纵杆本体上设有第一限位槽及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及第二限位槽将所述变速操纵杆本体分为上部,中部及下部,所述上部的端部设有U型卡槽,所述下部上设有腰圆孔,所述腰圆孔下方设有网纹滚花,所述变速操纵杆本体为中空结构,其下端设有内凹的穿插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揭示的一种汽车变速操纵杆,使得汽车驾驶变速操作灵活轻便,安全系数增大。(*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变速操纵杆,包括变速操纵杆本体,所述变速操纵杆本体上设有第一限位槽及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及第二限位槽将所述变速操纵杆本体分为上部,中部及下部,所述上部的端部设有U型卡槽,所述下部上设有腰圆孔,所述腰圆孔下方设有网纹滚花,所述变速操纵杆本体为中空结构,其下端设有内凹的穿插槽。本技术所揭示的一种汽车变速操纵杆,使得汽车驾驶变速操作灵活轻便,安全系数增大。【专利说明】一种汽车变速操纵杆
本技术涉及一种操纵杆,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变速操纵杆。
技术介绍
汽车换挡器的主要任务是传递动力,并在动力的传递过程中改变传动比,以调节 或变换发动机的特性,同时通过变速来适应不同的驾驶要求。手动变速器必须根据汽车运 行条件的变化,由驾驶员随时变换挡位,要求驾驶员能对离合器踏板、油门踏板及变速操纵 杆进行准确地协调配合,从而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因此手动机械变速器 换挡频繁、劳动强度大、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增加了不安全因素。自动变速器能根据路 面状况自动变速、变矩,具有更好的驾驶性能、行驶性能、安全性能及排放性能。 然而在汽车换挡器中,操纵杆显然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操纵杆的好差可以 直接决定了驾驶操作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操作灵活轻便 的汽车变速操纵杆。 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变速操纵杆,包括变速操纵杆本体,所述 变速操纵杆本体上设有第一限位槽及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及第二限位槽将所述变 速操纵杆本体分为上部,中部及下部,所述上部的端部设有U型卡槽,所述下部上设有腰圆 孔,所述腰圆孔下方设有网纹滚花,所述变速操纵杆本体为中空结构,其下端设有内凹的穿 插槽。 所述变速操纵杆本体上端面及下端面的边缘均为弧面设置。 所述穿插槽内径大于所述变速操纵杆本体的内径。 所述腰圆孔所在的平面与所述U型卡槽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 所述上部及中部靠近第一限位槽处设有网纹滚花。 所述第一限位槽为弧形结构,具有第一弧面及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弧面为内凹弧 面,其半径为lcm,且其弧面切线与垂直面的夹角为45°,所述第二弧面为外凸弧面,其半 径为0. 3cm。 toon] 所述第二限位槽为弧形结构,具有第三弧面及第四弧面,所述第三弧面为内凹弧 面,其半径为lcm,所述第四弧面为外凸弧面,其半径为0. 2cm。 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揭示的一种汽车变速操纵杆,采用的是直线型操纵杆,使 得汽车变速变得轻便灵活,且直线型的操纵杆有利于前期加工以,通过在操纵杆上设置网 纹滚花,增加了操纵杆在使用时上下方向及旋转方向上的摩擦力,从而增强了驾驶过程中 挂档的安全性能,同时在操纵杆上设定特定弧度的限位槽,可以防止操纵杆在使用过程中 操纵错误导致的错位。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所揭示的汽车变速操纵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所揭示的汽车变速操纵杆的剖视图; 图3为本技术所揭示的第一限位槽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所揭示的第二限位槽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技术所揭示的一种汽车变速操纵杆,主要应用于大众自动 挡汽车的换挡器上,具体包括变速操纵杆本体1,所述变速操纵杆本体1上设有第一限位槽 2及第二限位槽3,所述第一限位槽2及第二限位槽3将所述变速操纵杆本体1分为上部 11,中部12及下部13,所述上部11的端部设有U型卡槽4,用于装配换挡杆的手球,所述下 部13上设有腰圆孔5,所述腰圆孔5内设有销子,所述销子在所述腰圆孔5内上下升降,所 述上部11及中部12靠近第一限位槽12处设有网纹滚花6,所述腰圆孔5下方也设有网纹 滚花6。 具体说来,所述变速操纵杆本体1为中空结构,其下端设有内凹的穿插槽7,所述 穿插槽7内径大于所述变速操纵杆本体1的内径,所述变速操纵杆本体1上端面及下端面 的边缘均为弧面设置,所述腰圆孔5所在的平面与所述U型卡槽4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限位槽2为弧形结构,具有第一弧面21及第二弧面22,所述 第一弧面21为内凹弧面,其半径为lcm,且其弧面切线与垂直面的夹角A为45°,所述第二 弧面22为外凸弧面,其半径为0. 3cm。 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限位槽3为弧形结构,具有第三弧面31及第四弧面32,所述 第三弧面31为内凹弧面,其半径为lcm,所述第四弧面32为外凸弧面,其半径为0. 2cm。 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 能基于本技术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技术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 技术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技术的替换 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权利要求】1. 一种汽车变速操纵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操纵杆本体,所述变速操纵杆本体上 设有第一限位槽及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及第二限位槽将所述变速操纵杆本体分为 上部,中部及下部,所述上部的端部设有U型卡槽,所述下部上设有腰圆孔,所述腰圆孔下 方设有网纹滚花,所述变速操纵杆本体为中空结构,其下端设有内凹的穿插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操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及中部靠近第 一限位槽处设有网纹滚花。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操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插槽内径大于所 述变速操纵杆本体的内径。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操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操纵杆本体上 端面及下端面的边缘均为弧面设置。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操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圆孔所在的平面 与所述U型卡槽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操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为弧形 结构,具有第一弧面及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弧面为内凹弧面,其半径为lcm,且其弧面切线与 垂直面的夹角为45°,所述第二弧面为外凸弧面,其半径为0. 3cm。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操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槽为弧形 结构,具有第三弧面及第四弧面,所述第三弧面为内凹弧面,其半径为lcm,所述第四弧面为 外凸弧面,其半径为0. 2cm。【文档编号】F16H59/02GK203906748SQ201420217968【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30日 【专利技术者】徐爱明 申请人:南通易实工业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变速操纵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操纵杆本体,所述变速操纵杆本体上设有第一限位槽及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及第二限位槽将所述变速操纵杆本体分为上部,中部及下部,所述上部的端部设有U型卡槽,所述下部上设有腰圆孔,所述腰圆孔下方设有网纹滚花,所述变速操纵杆本体为中空结构,其下端设有内凹的穿插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爱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易实工业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