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蛋白水解物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0243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过杀菌的酶促分解大豆蛋白的生产方法,大豆蛋白用酶分解之后沉淀物易于分离,并提高了酶促分解产物的产量,由此使用于饮料等中的渣滓形成最小化。所述方法包括:向大豆蛋白溶液中加入蛋白水解酶进行水解,将水解混合物加热并冷却,从混合物中分离除去不溶物,并将所得上清液热杀菌。(*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豆蛋白水解物的生产方法。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酶水解大豆蛋白的方法,其产量高,且溶解时形成的渣滓最小。
技术介绍
通过用蛋白水解酶水解蛋白质获得的产物比没有蛋白水解的蛋白质具有更好的消化吸收性,并将其用于例如保健食品等的各种领域。具体地说,希望将它们用于运动饮料、营养饮料等。到目前为止,JP 61-254153A、JP 1-269499A、JP 2-23885A、4-190797A、JP 8-322471A、JP 10-271958A等公开了通过用酶水解动物和植物蛋白获得的酶促分解产物的生产方法。一般说来,在这些已知方法中用酶将蛋白质水解之后,进行热处理,以便使酶失活,以及将产物杀菌等。尤其是厌氧嗜热菌经常给这类产品带来麻烦,并且正常情况下需要彻底的热杀菌。此外,尽管在水解之后水溶性部分和不溶于水的部分分离,但是含有蛋白水解物的常规饮料在贮藏期间易于形成少量的沉淀(渣滓),这是一个问题。一般说来,质量的提高引起产量降低,而产量增加在贮藏期间易于形成更多的渣滓。这也是一个问题。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酶水解的大豆蛋白的生产方法,其产量高,且溶解时形成的渣滓最小。专利技术简述本专利技术经过深入研究并解决了上面的问题。结果,已发现上面问题可以通过两步热处理解决,其中,在蛋白质用酶水解之后,水解混合物经过一步轻微加热,接着冷却分离不溶物,之后使该混合物经过热杀菌。因此已完成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大豆蛋白水解物的生产方法,包括用蛋白水解酶将大豆蛋白溶液水解,将水解混合物加热(a)并冷却,从混合物中分离除去不溶物,获得上清液,将该上清液热杀菌(b)。由于后来进行热杀菌(b),因此与常用于使酶失活的热处理或杀菌比较,上面加热(a)优选在以下温和条件下进行加热时间为10(5.25-0.05×T)分钟(其中T为加热温度(℃))或更短。对分离除去不溶物之后的上清液进行热杀菌(b)可以有效地使酶失活并杀菌。优选,加热(a)进行到温度升至75℃或更高,并进行冷却,直到温度降到60℃或更低。优选,在大豆蛋白溶液的pH为4.0-6.2下将不溶物分离除去,或者大豆蛋白溶液含有碱土金属化合物或蛋白质絮凝剂。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作为制备本专利技术大豆蛋白溶液的原料,应得自大豆且可以廉价地获得,可以使用豆浆、大豆浓缩蛋白、大豆分离蛋白、脱脂大豆、大豆乳清蛋白等。其中,优选豆浆或大豆分离蛋白。当使用大豆浓缩蛋白或脱脂大豆时,难以进行酶分解之后的“okara(不溶性残渣)”的分离。并且,收集乳清蛋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且乳清蛋白的风味较差。作为用于制备大豆蛋白溶液或者调整水解混合物的pH的碱,可以使用氢氧化钠。从营养角度也可以使用氢氧化钾。作为酸,从风味角度优选使用如柠檬酸之类的有机酸。经过酶处理的大豆蛋白溶液的浓度为1-30wt%,优选5-15wt%,更优选8-12wt%。即使该浓度低也不会成为方法本身的障碍。然而,生产能力将降低,这将使大豆蛋白水解物的生产成本增加。当大豆蛋白溶液的浓度太高时,需要大量酶充分地分解蛋白质。这样可以引起水解形成的蛋白水解物彼此聚合,并且这是不受欢迎的。作为用于本专利技术的蛋白水解酶(蛋白酶),可以单独或组合地使用外蛋白酶或内蛋白酶。酶可以是得自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的。特别地,可以使用丝氨酸蛋白酶类(得自动物的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等;得自微生物的枯草杆菌蛋白酶、羧肽酶等;等等)、硫醇蛋白酶类(得自植物的木瓜蛋白酶、无花果蛋白酶、波萝蛋白酶等)和羧蛋白酶类(得自动物的胃蛋白酶)。而且,其具体例子包括得自米曲霉的ProtinFN(由Daiwakasei K.K.生产的蛋白酶的商品名)、得自灰色链霉菌的Actinase(由Kaken Seiyaku K.K.生产的蛋白酶的商品名)、得自地衣型芽胞杆菌的Alkalase(由Novo生产的蛋白酶的商品名)、得自枯草杆菌的Protin A(由Daiwakasei K.K.生产的蛋白酶的商品名)等。此外,含内蛋白酶的酶制剂的例子包括由Amano Seiyaku K.K.生产的Protease S,由Daiwakasei K.K.生产的Protin AC-10等。含有外蛋白酶和内蛋白酶的蛋白水解酶的例子包括由Amano Seiyaku K.K.生产的Protease M。本专利技术的水解条件在某种程度上随所用的蛋白水解酶的特定种类而变化。然而,一般说来,优选使用对酶活性有效的pH范围和温度下足够量的酶进行大豆蛋白水解。当pH为5-10,优选6-9时,可以减少由中和作用形成的盐,这从使用限制盐膳食(例如营养注入物等)的水解物的角度来说,是较理想的。根据通过蛋白组分在15%三氯乙酸中的溶解度表示的大豆蛋白分解速度,水解度约为20-98%,更优选约50-90%。尽管蛋白水解酶的作用时间随所用的特定蛋白水解酶的活性及其量而变化,但是正常可以为约5分钟至24小时,优选约30分钟至9小时。当酶促分解时间太长时,易于发生腐败。在从其中分离除去不溶物之前,将经过水解的大豆蛋白溶液经过加热(a)并冷却。与热杀菌比较,该加热(a)进行得较温和。当该加热进行得过度,致使加热杀菌超过10(5.25-0.05×T)分钟或更短时,形成因分解产物的溶解引起的渣滓的物料,推测是由于从经水解形成的大豆蛋白水解物的沉淀部分中洗脱出的形成部分的缘故。这是不理想的。相反,当不进行该加热时,不溶物的絮凝能力差,这样导致难以用切实可行的连续分离装置将上清液和不溶物分离。絮凝能力可以通过例如以下方法容易地判断在25℃下将10cc从酶分解大豆蛋白溶液获得的酶水解混合物样品收集到刻度离心管中,接着进行热处理,在1500G下离心20分钟,沉淀出淤渣(沉淀物),然后将该淤渣的体积与按照相同方式只是没有进行热处理所获得的样品的淤渣体积进行比较。特别优选在以下程度下进行该加热前者的体积是后者的2/3或更少。在75-160℃,优选在80-140℃范围内,可以容易地测定出所需的加热时间。可以使用较短的加热时间,而加热温度就较高。正常情况下加热时间(分钟)为10(3.5-0.05×T)或更长就足够了。例如,将温度升高至约110℃,接着在该温度下保持约0.01分钟然后冷却就足够了。适宜地进行下一步冷却,以便温度降低至60℃或更低,优选30℃或更低,更优选15℃或更低。当不进行该冷却时,难以将不溶物分离出。然后,当离心时,需要高的离心力或较长的保持时间将不溶物分离。即,在分离之前不进行加热和冷却时,通过离心分离出不溶物需要较长的保持时间,例如在1500g下20分钟。然而,根据本专利技术,不溶物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例如在1500g下几秒钟至5分钟,通过离心就能分离。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使用连续离心,而在常规方法中几乎不能使用连续离心。此外,就不溶度而言,当加热温度和冷却介质的温度之间的差较大时,趋于形成较大量的渣滓。然而,作为冷却条件,优选加热温度与冷却介质的温度之间的差较大。而且,尽管可以通过静置(自然冷却)进行冷却,然而优选用冷却介质的人工冷却,这是由于快速进行冷却,使得渣滓组分能够快速不溶,因此易于防止因产物溶解的渣滓形成。可以通过过滤装置如压滤器、膜滤器等进行不溶物的分离。然而,正常情况下使用离心,尤其是可以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豆蛋白水解物的生产方法,包括:用蛋白水解酶将大豆蛋白溶液水解,将水解混合物加热(a)并冷却,从混合物中分离并除去不溶物,获得上清液,将该上清液热杀菌(b)。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0-2-29 54476/001.一种大豆蛋白水解物的生产方法,包括用蛋白水解酶将大豆蛋白溶液水解,将水解混合物加热(a)并冷却,从混合物中分离并除去不溶物,获得上清液,将该上清液热杀菌(b)。2.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加热(a)进行1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森俊宏赤坂好美前田裕一
申请(专利权)人:不二制油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