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械炒制扁形茶叶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炒制扁形茶叶工艺,属于茶叶炒制
技术介绍
扁形茗茶的炒制分为“青锅”和“辉锅”。“青锅”即杀青和初步造型的过程,开始以抓、抖手势为主,散发一定的水分后,逐渐改用搭、压、抖、甩等手势进行初步造型,压力由轻而重,达到理直成条、压扁成型的目的,炒至七八成干时即起锅。“辉锅”的目的是进一步整形和炒干,通常四锅青锅叶合为一锅辉手势压力逐步加重,主要采用抓、扣、磨、压、推等手法。由于人手的耐热能力有限,手工炒茶工艺的杀青温度为160℃-180℃,理条温度为140℃左右,辉锅阶段为65℃-75℃左右,整个炒制过程的时间较长,劳动强度很大,生产效率较低;杀青时间过长长,茶叶中的多酚类氧化酶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被钝化,而部分多酚氧化酶在钝化过程中氧化了茶叶中的多酚而影响茶叶的色泽、香味和口感;同时,各阶段的时间、温度和压力等参数全靠操作者的经验掌握,各锅茶叶的一致性较差,难以保证茶叶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产效率较高,能有效降低炒制茶叶的劳动强度,能大幅提高扁形茶叶炒制质量,有效提高茶叶批量生产的一致性的机械炒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械炒制扁形茶叶工艺,包括青锅阶段和辉锅阶段,其中青锅阶段工艺过程为杀青→理条→压扁→磨光,其特征在于工艺参数如下:(1)、杀青:时间为130秒至170秒,温度为185℃-205℃;(2)、理条:时间为180秒到240秒,温度为160℃-185℃;(3)、压扁:时间为40秒到80秒,温度为150℃-170℃,压板机械手作用在炒茶锅表面的压强为4×10↑[-3]-1.4×10↑[-2]Kgf/cm↑[2];(4)、磨光:时间为90秒到180秒,温度为150℃-170℃;(5)、辉锅:时间为190秒到320秒,温度为90℃-1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炒制扁形茶叶工艺,包括青锅阶段和辉锅阶段,其中青锅阶段工艺过程为杀青→理条→压扁→磨光,其特征在于工艺参数如下:(1)、杀青:时间为130秒至170秒,温度为185℃-205℃;(2)、理条:时间为180秒到240秒,温度为160℃-185℃;(3)、压扁:时间为40秒到80秒,温度为150℃-170℃,压板机械手作用在炒茶锅表面的压强为4×10-3-1.4×10-2Kgf/cm2;(4)、磨光:时间为90秒到180秒,温度为150℃-170℃;(5)、辉锅:时间为190秒到320秒,温度为90℃-1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炒制扁形茶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杀青阶段茶叶的翻动频率为每分钟30-35次,温度为190℃-20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械炒制扁形茶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理条阶段茶叶的翻动频率为每分钟26-32次,温度为165℃-180℃,压板机械手作用在炒茶锅表面的压强为4×10-4-1.4×10-3Kgf/cm2。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械炒制扁形茶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扁阶段茶叶的翻动频率为每分钟22-27次,温度为155℃-165℃。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械炒制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