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车动力系统中的悬置总成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870298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30 0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商用车的动力系统中的悬置总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新型商用车动力系统中的悬置总成的布置方式,取消了变速器辅助悬置单元,降低整车重量和成本。该种商用车动力系统中的悬置总成,包括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前悬置减震块和后悬置减震块,前悬置减震块通过前悬置支架与发动机连接,后悬置减震块通过后悬置支架与变速器连接。优选地,所述后悬置减震块设置在变速器操纵机构的后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首先,在保证可靠性的基础上取消变速器辅助悬置,降低整车重量及成本;其次,后悬置靠近变速器输出端,可有效的减弱传动轴对动力总成的冲击影响;最后,由于前、后悬置距离增大,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悬置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商用车的动力系统中的悬置总成。
技术介绍
动力总成系统中的悬置总成作为车辆底盘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作用为支撑、保护动力总成,同时减弱发动机与车架间的振动力,从而提高车辆的舒适性。目前,国内大多数动力总成系统中的悬置总成为4点悬置(两个前悬置减震块布置在发动机附近,两个后悬置减震块布置在离合器壳附近)加上变速器辅助悬置减震块的布置方式,由于存在变速器辅助悬置减震块,虽然有效的减弱了传动轴对动力总成的冲击、减小了后悬置的载荷,但整个系统存在过定位现象,整个系统总成复杂,制造成本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新型商用车动力系统中的悬置总成的布置方式,取消了变速器辅助悬置单元,降低整车重量和成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该种商用车动力系统中的悬置总成,包括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前悬置减震块和后悬置减震块,前悬置减震块通过前悬置支架与发动机连接,该商用车动力系统中的悬置总成的特征在于:后悬置减震块通过后悬置支架与变速器连接。优选地,所述后悬置减震块设置在变速器操纵机构的后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首先,在保证可靠性的基础上取消变速器辅助悬置,降低整车重量及成本;其次,后悬置靠近变速器输出端,可有效的减弱传动轴对动力总成的冲击影响;最后,由于前、后悬置距离增大,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商用车动力系统中的悬置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地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商用车动力系统中的悬置总成,其包括发动机3、离合器4、变速器8、两个前悬置减震块I和两个后悬置减震块6,两个前悬置减震块I沿发动机缸体左右两端对称布置,并通过前悬置支架2与发动机螺栓连接,两个后悬置减震块6改为靠近变速器输出端,沿变速器8左右两端对称布置,通过后悬置支架7与变速器8连接,并且设置在变速器操纵机构5的后方。这里后方相对于汽车前进方向而言,变速器操纵机构5的前方是离合器4和发动机3。本技术在保证动力总成安全运行及整车舒适性的基础上,将后悬置相关机构布置靠近变速器输出端,有效的减弱了传动轴对动力总成的冲击;同时由于前后悬置距离动力总成质心近似对称,能够有效的提高悬置系统的稳定性。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首先,在保证可靠性的基础上取消变速器辅助悬置,降低整车重量及成本;其次,后悬置靠近变速器输出端,可有效的减弱传动轴对动力总成的冲击影响;最后,由于前、后悬置距离增大,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商用车动力系统中的悬置总成,包括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前悬置减震块(1)和后悬置减震块(6),前悬置减震块(1)通过前悬置支架与发动机连接,该商用车动力系统中的悬置总成的特征在于:后悬置减震块(6)通过后悬置支架与变速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商用车动力系统中的悬置总成,包括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前悬置减震块(I)和后悬置减震块(6),前悬置减震块(I)通过前悬置支架与发动机连接,该商用车动力系统中的悬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崇义张江波王东斌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