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悬置总成及其双头螺栓、支架和支架组件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72021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5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左悬置总成及其双头螺栓、支架和支架组件及车辆。所述左悬置双头螺栓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一端为平头螺纹段,另一端为锥头螺纹段,所述杆体的位于所述平头螺纹段和所述锥头螺纹段之间的杆段上设置有径向向外的加强凸出部,所述加强凸出部用于与双头螺栓安装孔的孔口处的支撑定位面配合。通过该加强凸出部,可以增大左悬置双头螺栓的局部截面积并提高局部强度,降低左悬置双头螺栓局部的应力,避免左悬置双头螺栓开裂失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左悬置双头螺栓、一种与该左悬置双头螺栓配套使用的左悬置支架、一种左悬置支架组件、一种左悬置总成和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汽车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同时,消费者对汽车整体性能,例如防振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发动机悬置系统是发动机应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为:1.支撑和固定动力总成(动力总成一般包括发动机、变速器等),在发动机自身振动激励和外界载荷作用下,动力总成和底盘之间会发生相对运动,而发动机悬置系统具有抑制动力总成相对运动的功能,使动力总成在各方向上的位移处于设计范围内,避免动力总成在汽车行驶的各种工况下与车身和底盘上的零件发生干涉或碰撞;2.隔振减振,发动机悬置主要降低两种激励的振动,一种是发动机自身的激励,另一种是汽车外激励,主要由路面不平引起,通过车轮悬挂系统及车架传递给动力总成的振动,降低振动噪声;3.平衡动力总成输出扭矩产生的反作用力和动力总成的惯性力,发动机悬置系统必须有足够强度,以克服动力总成输出最大扭矩时所产生的最大反作用力以及车辆行驶状态下动力总成的惯性力。目前发动机左悬置一般采用“一体式”结构,其主要由左悬置本体通过压装工艺和左悬置车身连接支架装配在一起,左悬置本体和左悬置支架之间通过双头螺栓连接在一起。但是,这种左悬置“一体式”设计存在一定不足,即:1.强度低,易出现应力集中,并导致开裂失效问题。如果双头螺栓选材不合适或螺栓直径设计较小,将会导致双头螺栓开裂,例如在发动机怠速或车辆行驶工况下,左悬置支架和左悬置双头螺栓受动力总成输出最大扭矩时所产生的最大反作用力或动力总成的惯性力载荷作用,使左悬置支架和左悬置双头螺栓应力集中,造成开裂失效。2.抑制左悬置安装螺母拧紧力矩的选取,容易造成左悬置安装螺母返松。如果双头螺栓强度等级选择不合适或螺栓直径设计较小,会影响左悬置安装螺母拧紧扭矩的选择,容易造成安装螺母返松。左悬置安装螺母返松有下列影响:首先,会使动力总成系统产生异响,发动机悬置隔振减振作用减弱,影响整车NVH性能;其次,左悬置安装螺母松动严重会使动力总成相对运动加剧,使发动机悬置不能起到很好支撑和固定动力总成的作用,进而会导致左悬置支架或双头螺栓开裂失效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左悬置双头螺栓,以提高左悬置双头螺栓局部强度,降低应力,避免左悬置双头螺栓开裂失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左悬置双头螺栓,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一端为平头螺纹段,另一端为锥头螺纹段,所述杆体的位于所述平头螺纹段和所述锥头螺纹段之间的杆段上设置有径向向外的加强凸出部,所述加强凸出部用于与双头螺栓安装孔的孔口处的支撑定位面配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左悬置双头螺栓中,通过该加强凸出部,可以增大左悬置双头螺栓的局部截面积并提高局部强度,降低左悬置双头螺栓局部的应力,避免左悬置双头螺栓开裂失效。进一步地,所述加强凸出部位于所述平头螺纹段的螺纹根部;所述加强凸出部为环形凸缘。另外,所述加强凸出部的一侧面形成为用于支撑左悬置本体的套管的周向平直面,另一侧面形成为周向倾斜面,所述周向倾斜面用于与双头螺栓安装孔的孔口处的支撑定位斜面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周向倾斜面和所述杆体的横截面的夹角为45°。另外,所述加强凸出部和所述杆体的外表面之间通过弧形过渡部连接。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左悬置支架,该左悬置支架包括双头螺栓安装孔,所述双头螺栓安装孔的孔口上沿着圆周方向形成有径向向外的支撑定位面,所述支撑定位面用于与左悬置双头螺栓的平头螺纹段的螺纹根部设置的加强凸出部配合。这样,由于双头螺栓安装孔的孔口上沿着圆周方向形成有径向向外的支撑定位面,从而可以在基本不改变左悬置支架的前提下,来提高左悬置支架的双头螺栓安装孔附近的刚度,减小左悬置支架应力,提高左悬置支架局部强度,进一步,由于左悬置支架应力减小,左悬置支架可以选用密度和强度较小的铝合金材料代替铸铁材料,这将有利于左悬置支架轻量化。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定位面为圆周倾斜面。再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左悬置支架组件,所述左悬置支架组件包括以上任一的左悬置双头螺栓和以上任一的左悬置支架,其中,所述平头螺纹段螺纹配合在所述双头螺栓安装孔内,且所述加强凸出部和所述支撑定位面配合。这样,通过加强凸出部和支撑定位面的配合,可以增大左悬置支架和左悬置双头螺栓的接触面积,改善双头螺栓安装孔和左悬置双头螺栓的平头螺纹段的螺牙的应力水平,这有助于左悬置的紧固螺母选择较大的拧紧力矩,解决因左悬置紧固螺母返松造成的动力总成异响、左悬置支架或左悬置双头螺栓开裂的问题。再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左悬置总成,所述左悬置总成包括左悬置本体和上述的左悬置支架组件,其中,所述左悬置本体的套管套装在所述杆体上,并且在所述锥头螺纹段通过紧固螺母来固定,其中,所述套管的下端面抵接于所述加强凸出部。这样,如上所述的,由于加强凸出部和支撑定位面的配合,可以增大左悬置支架和左悬置双头螺栓的接触面积,改善双头螺栓安装孔和左悬置双头螺栓的平头螺纹段的螺牙的应力水平,从而可以适当地选择较大的紧固螺母的拧紧力矩,解决因左悬置紧固螺母返松造成的动力总成异响、左悬置支架或左悬置双头螺栓开裂的问题。最后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设置有上述的左悬置总成,其中,所述左悬置支架固定连接于变速器,所述左悬置本体通过所述左悬置总成的左悬置车身连接支架固定连接于车身架。如上所述的,由于解决了因左悬置紧固螺母返松造成的动力总成异响、左悬置支架或左悬置双头螺栓开裂的问题,从而显著地提升了整车的NVH性能。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左悬置双头螺栓的结构示意图,显示了局部放大结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左悬置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左悬置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图1的左悬置双头螺栓和图2的左悬置支架;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左悬置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剖视示意图;图6为图5中圆圈部分的放大图;图7为图4的左悬置总成的安装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杆体,2-平头螺纹段,3-锥头螺纹段,4-加强凸出部,5-周向平直面,6-周向倾斜面,7-双头螺栓安装孔,8-支撑定位面,9-圆周倾斜面,10-左悬置支架组件,11-左悬置双头螺栓,12-左悬置支架,13-左悬置总成,14-左悬置本体,15-套管,16-紧固螺母,17-下端面,18-左悬置车身连接支架,19-车身架,20-凸台部,21-连接角部,22-内芯体,23-内支架,24-下压板,25-上压板。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结合图1所示的结构,本技术的左悬置双头螺栓11包括杆体1,杆体1的一端为平头螺纹段2,另一端为锥头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左悬置总成及其双头螺栓、支架和支架组件及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左悬置双头螺栓,包括杆体(1),所述杆体(1)的一端为平头螺纹段(2),另一端为锥头螺纹段(3),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的位于所述平头螺纹段(2)和所述锥头螺纹段(3)之间的杆段上设置有径向向外的加强凸出部(4),所述加强凸出部(4)用于与双头螺栓安装孔的孔口处的支撑定位面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左悬置双头螺栓,包括杆体(1),所述杆体(1)的一端为平头螺纹段(2),另一端为锥头螺纹段(3),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的位于所述平头螺纹段(2)和所述锥头螺纹段(3)之间的杆段上设置有径向向外的加强凸出部(4),所述加强凸出部(4)用于与双头螺栓安装孔的孔口处的支撑定位面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悬置双头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凸出部(4)位于所述平头螺纹段(2)的螺纹根部;所述加强凸出部(4)为环形凸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悬置双头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凸出部(4)的一侧面形成为用于支撑左悬置本体的套管的周向平直面(5),另一侧面形成为周向倾斜面(6),所述周向倾斜面(6)用于与双头螺栓安装孔的孔口处的支撑定位斜面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左悬置双头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倾斜面(6)和所述杆体(1)的横截面的夹角为45°。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左悬置双头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凸出部(4)和所述杆体(1)的外表面之间通过弧形过渡部连接。6.一种左悬置支架,包括双头螺栓安装孔(7),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螺栓安装孔(7)的孔口上沿着圆周方向形成有径向向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明张晓东李志强王俊刘博付敬阳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