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1在制备预防及治疗帕金森病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3566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1(PCBP1)在制备预防及治疗帕金森病(PD)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经过建立帕金森病细胞模型,发现外源导入的PCBP1能促进人源多巴胺能神经细胞(SH-SY5Y细胞)的生长,同时,外源PCBP1具有抑制PD毒性物6-OHDA导致的神经细胞的损伤;共聚焦分析表明,PCBP1可以提高PD模型细胞中BDNF的表达水平。另外,在帕金森病动物模型上,预先注入PCBP1对疾病动物模型的行为改善作用进一步体现了该蛋白多肽的预防及抵抗帕金森病作用。因此,PCBP1这种多靶点的蛋白多肽或结构与其类似的蛋白多肽可有望开发为抗PD作用的多肽生物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和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I (PCBPl)的新用途,具体涉及一种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I (PCBPl)在制备预防及治疗帕金森病药物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领域。
技术介绍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具有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该病以随意运动减少、肌僵直、肢体震颤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以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使纹状体中多巴胺(DA)含量减少,并伴有Lewy小体生成为主要病理特征。据“九五”调查资料显示,约有50%的病·人从未因H)症状到医院就医,因此实际患病人数可能远远超出统计数字。由于ro病程可长达十几到几十年,治疗效果差和费用昂贵,因此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对该病的研究是老年医学的重要课题。P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临床最为有效的方法是采用左旋多巴替代治疗,但仍不能有效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提示单纯补充DA治疗的局限性。因此需要从ro多个发病机制中寻找治疗的新途径和突破口。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多种功能蛋白的错误折叠和炎性因子的增多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1(PCBP1)或其保守序列未发生变化的变异多肽或其活性片段或其活性片段衍生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帕金森病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聚胞嘧啶结合蛋白I(PCBPl)或其保守序列未发生变化的变异多肽或其活性片段或其活性片段衍生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帕金森病药物中的应用。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I(PCBPl)或其保守序列未发生变化的变异多肽或其活性片段或其活性片段衍生物含有以下(a)或(b)的氨基酸序列: (a)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 (b)将SEQ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通过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的替换、缺失或插入而获得的仍具有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I (PCBPl)功能的蛋白衍生物。3.聚胞嘧啶结合蛋白I(PCBPl)或其保守序列未发生变化的变异多肽或其活性片段或其活性片段衍生物在制备提高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药物中的应用。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I(PCBPl)或其保守序列未发生变化的变异多肽或其活性片段或其活性片段衍生物含有以下(a)或(b)的氨基酸序列: (a)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 (b)将SEQ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通过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的替换、缺失或插入而获得的仍具有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I (PCBPl)功能的蛋白衍生物。5.聚胞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丽蓉王晓民王兰英梁建涛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