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视黄醇结合蛋白的连续循环超声破碎分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822110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5 20:30
一种用于视黄醇结合蛋白的连续循环超声破碎分散装置,包括超声仪、超声室、水槽、样品室、蠕动泵、导管、隔板、第一硅胶管和第二硅胶管,超声室固定在水槽内,超声探头设置在超声室内;隔板将样品室隔离成上样品仓、下样品仓;导管贯穿隔板将上样品仓与下样品仓连通;第一硅胶管一端从样品室的上端伸入上样品仓且与导管伸入上样品仓的一端错开设置,另一端固定在超声室的底部;第二硅胶管一端从样品室的下端伸入下样品仓,另一端穿过蠕动泵后固定在超声室内;第一硅胶管、第二硅胶管与样品室均密封连接;超声室与样品室的位置关系满足在自然大气压的条件下,超声室内被超散的视黄醇结合蛋白胶体可以流入上样品仓;所述样品室为密闭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超声波
,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视黄醇结合蛋白的连续循环超声破碎分散装置
技术介绍
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protein,RBP)是单一肽链蛋白质,分子量约21kD,有一个位点特异结合一分子全反式视黄醇,即维生素A。视黄醇结合蛋白根据序列同源性分为5类:分泌型RBP、细胞内RBP、视黄酸的核受体、视觉组织特异性的细胞外RBP和视觉组织特异性的细胞内RBP。血清RBP4为分泌型RBP,是细胞外最主要的转运蛋白,负责结合、转运血液中的视黄醇。视黄醇结合蛋白是血液中维生素的转运蛋白,由肝脏合成,广泛分布于人体血清、脑脊液、尿液及其他体液中,但脂肪组织中的视黄醇结合蛋白仍占其合成量的15%~30%,机体约20%的视黄醇存储在脂肪组织。在血液循环中RBP与视黄醇、甲状腺素运载蛋白(TTR)以I:I:I形成高分子蛋白复合物,其生物学作用是将视黄醇从肝细胞转运到靶组织,以及实现VitA的细胞内转运代谢。血清中视黄醇结合蛋白正常值是男:36~56mg/L(36.O~56.Oμg/ml)、女:26.7~57.9mg/L(26.7~57.9μg/ml)。近来,体外诊断领域,针对利用纳米微球的表面改性,纳米微球表面上接上羧基、羟基、氨基等活性官能团,进而去连接特定的活性生物分子。视黄醇结合蛋白试剂盒就是利用纳米微球偶联上视黄醇结合蛋白抗体,和血清、尿液样本中的视黄醇结合蛋白抗原发生免疫反应。但在纳米微球偶联上视黄醇结合蛋白抗体的过程中会涉及到未连接的生物活性物质及交联剂,除去这些杂质是保证试剂质量良好非常重要的一步。目前一种简单常用的方法是离心-超声清洗法。利用超声波仪将电能通过换能器转换为声能,这种能量通过液体介质而变成一个个密集的小气泡,这些小气泡迅速炸裂,产生的象小炸弹一样的能量,从而起到液体中微粒破碎、分散的作用。在视黄醇结合蛋白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的包被过程中就涉及到超声破碎清洗这重要一步。目前在用的超声设备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超声功率密度的影响,超声功率密度为发射功率与发射面积的比,超声清洗时较低的功率密度即可,但进行超声破碎和分散式则需要较高的功率密度,这样就限制了发射面积不能太大,超声仪变幅杆的直径也就不能太大,进而影响了超声波的作用范围。由于超声破碎分散装置的超声波发生装置主要为电、磁伸缩效应制成的换能器,温度过高会降低超声空化效果。另当设定功率高、超声时间长时换能器产生热量很大,很容易超过换能器运行的温度上限,因此,针对固定的超声仪,其分散的体积量也将受限。在视黄醇结合蛋白包被过程中清洗量会达到几升,而现有小功率超声仪无法处理几升量。目前,也有针对大批量液体的超声破碎装置,但太过复杂,价格昂贵,针对视黄醇结合蛋白现阶段几升的量不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超声仪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视黄醇结合蛋白的连续循环超声破碎分散装置,该装置简单、低成本、可连续循环超声破碎分散。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用于视黄醇结合蛋白的连续循环超声破碎分散装置,包括超声仪、超声室、水槽、样品室、蠕动泵、导管、隔板、第一硅胶管和第二硅胶管,所述超声室固定在水槽内;所述超声仪的超声探头设置在超声室内靠近底部的位置处;所述隔板将样品室隔离成上样品仓、下样品仓;所述导管贯穿隔板将上样品仓与下样品仓连通;第一硅胶管一端从样品室的上端伸入样品室的上样品仓且与所述导管伸入上样品仓的一端错开设置,第一硅胶管的另一端固定在超声室的底部;所述第二硅胶管一端从样品室的下端伸入样品室的下样品仓,另一端穿过蠕动泵后固定在超声室内;第一硅胶管、第二硅胶管与样品室均密封连接;超声室与样品室的位置关系满足在自然大气压的条件下,超声室内被超散的视黄醇结合蛋白胶体可以流入上样品仓;所述样品室为密闭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导管在上样品仓中的一端的高度不低于上样品仓的设定最大容量时的液面高度,所述导管在下样品仓中的一端最下端的高度高于所述下样品仓设定最大容量时的液面高度。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架,所述水槽放置在所述支架上。进一步地,所述超声室的底面不低于所述样品室的顶面。进一步地,所述水槽是U形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用于视黄醇结合蛋白的连续循环超声破碎分散装置在不需要增加超声仪功率的前提下,通过搭建超声仪、水槽、蠕动泵、第一硅胶管、第二硅胶管、样品室组成的循环系统,实现以低成本、连续循环的进行超声波破碎分散,解决了现有超声仪无法处理几升视黄醇结合蛋白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用于视黄醇结合蛋白的连续循环超声破碎分散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用于视黄醇结合蛋白的连续循环超声破碎分散装置1,包括超声仪11、超声室12、水槽13、样品室14、蠕动泵15、导管16、隔板17、第一硅胶管18、第二硅胶管19和支架20,所述超声室12固定在水槽13内;所述超声仪11的超声探头111设置在超声室内12靠近底部121的位置处;所述隔板17将样品室14隔离成上样品仓141、下样品仓142;所述导管16贯穿隔板17将上样品仓141与下样品仓142连通;所述导管16在上样品仓141中的一端的高度不低于上样品仓14的设定最大容量时的液面高度,所述导管16在下样品仓142中的一端最下端的高度高于所述下样品仓142设定最大容量时的液面高度;第一硅胶管18一端从样品室14的上端伸入样品室14的上样品仓141且与所述导管16伸入上样品仓141的一端错开设置,第一硅胶管18的另一端固定在超声室12的底部121;所述第二硅胶管19一端从样品室14的下端伸入样品室14的下样品仓142,另一端穿过蠕动泵15后固定在超声室12内;第一硅胶管18、第二硅胶管19与样品室14均密封连接;超声室12与样品室14的位置关系满足在自然大气压的条件下,超声室12内被超散的视黄醇结合蛋白胶体可以流入上样品仓141;所述样品室14为密闭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槽13放置在所述支架20上,所述超声室12的底部的最低位置不低于所述样品室14的顶面位置,所述水槽13是U形槽。使用时,首先,在水槽13中加入冰水,设置好超声仪11的超声频率,先将液体样品加入样品室14的下样品仓142,启动蠕动泵15,胶体会在蠕动泵15作用下体进入超声室12,浸没超声室12中第一硅胶管18的一端,启动超声仪11,超声室12中少量样品会被超声破碎分散,破碎的样品在压力作用流入样品室14的上样品仓141,而下样品仓142中样品由于蠕动泵15作用流入超声室12,依次循环往复,达到小功率超声仪破碎大体积容量样品的目的。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视黄醇结合蛋白的连续循环超声破碎分散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视黄醇结合蛋白的连续循环超声破碎分散装置,包括超声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超声室、水槽、样品室、蠕动泵、导管、隔板、第一硅胶管和第二硅胶管,所述超声室固定在水槽内;所述超声仪的超声探头设置在超声室内靠近底部的位置处;所述隔板将样品室隔离成上样品仓、下样品仓;所述导管贯穿隔板将上样品仓与下样品仓连通;第一硅胶管一端从样品室的上端伸入样品室的上样品仓且与所述导管伸入上样品仓的一端错开设置,第一硅胶管的另一端固定在超声室的底部;所述第二硅胶管一端从样品室的下端伸入样品室的下样品仓,另一端穿过蠕动泵后固定在超声室内;第一硅胶管、第二硅胶管与样品室均密封连接;超声室与样品室的位置关系满足在自然大气压的条件下,超声室内被超散的视黄醇结合蛋白胶体可以流入上样品仓;所述样品室为密闭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视黄醇结合蛋白的连续循环超声破碎分散装置,包括超声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超声室、水槽、样品室、蠕动泵、导管、隔板、第一硅胶管和第二硅胶管,所述超声室固定在水槽内;所述超声仪的超声探头设置在超声室内靠近底部的位置处;所述隔板将样品室隔离成上样品仓、下样品仓;所述导管贯穿隔板将上样品仓与下样品仓连通;第一硅胶管一端从样品室的上端伸入样品室的上样品仓且与所述导管伸入上样品仓的一端错开设置,第一硅胶管的另一端固定在超声室的底部;所述第二硅胶管一端从样品室的下端伸入样品室的下样品仓,另一端穿过蠕动泵后固定在超声室内;第一硅胶管、第二硅胶管与样品室均密封连接;超声室与样品室的位置关系满足在自然大气压的条件下,超声室内被超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瑞李基胡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