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前照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4469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2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前照灯,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在运行中抑制过热至所需以上,并降低产品成本的车辆用前照灯。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车辆用前照灯,包括:挡板,可移动地设置于反射板;驱动部,用于向挡板提供驱动力,并设置于反射板的引导板;传输部,用于连接驱动部和挡板,并使挡板移动;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前照灯的引导板中形成有可滑动地插入于挡板的引导孔部的引导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前照灯,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防止驱动部过热,并减小前照灯的大小的车辆用前照灯。
技术介绍
车辆在车体头部两侧设置有前照灯,其在夜间行驶中能够确保驾驶者的视野。传统的车辆用前照灯包括光源,用于照射光线;反射板,用于将从光源照射的光线反射到车辆的前方;镜片,折射向车辆前方照射的光线,构成符合设计者意图的光束模式;挡板,设置于反射板和镜片之间。挡板是用于阻断向车辆的前方照射的一部分光线的结构物,特别是,阻断向车辆前方的上侧方向照射的光线,以实现近光灯的光束模式。并且,在驾驶过程中需要远光灯的光束模式时,通过驾驶者的操作驱动挡板,以此来实现向车辆的前方上侧照射光线的远光灯。
技术实现思路
传统的车辆用前照灯中,由于用于移动挡板的驱动部与光源设置在同一个空间,因此存在有驱动部因受到从光源传递的热量而产生过热的问题。并且,在传统的车辆用前照灯中,由于驱动部的动力直接传输给挡板,因此需要挡板的移动距离大小的驱动部的冲程。随之,需要设置有输出量大的驱动部并能够实现驱动部的冲程的空间,因此存在有很难减小前照灯的大小的问题。由此,产生了需要改进上述情况的必要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驱动部过热,并减小前照灯的大小的车辆用前照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板,可移动地设置于反射板;驱动部,用于向上述挡板提供驱动力,设置于上述反射板上设置的引导板;以及传输部,用于连接上述驱动部和上述挡板,并使上述挡板移动,在上述引导板中形成有可滑动地插入于上述挡板的引导孔部的引导销。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部设置于上述反射板上设置的引导板,在上述引导板中形成有可滑动地插入于上述挡板的引导孔部的引导销。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引导销上设置有受到上述引导孔部压缩的弹性部件。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部设置于从上述引导板向上述反射板外侧延长的安装部。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上述传输部包括合叶部,可旋转地设置于上述引导板的合叶连接部;主动部,从上述合叶部延长,并与上述驱动部连接;以及从动部,从上述合叶部延长,并与上述挡板连接。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上述主动部从上述驱动部向远方向倾斜地形成,与上述从动部比较时较短地形成。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上述从动部从上述挡板向远方向构成曲线而弯曲,形成有与上述从动部的形状相同的曲线模样的滑动孔部。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滑动孔部中插入滚轮,上述滚轮可旋转地连接于上述挡板的连接孔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前照灯,由于驱动部配置于反射板外部,从光源产生的热量不会传递给驱动部,因此具有能够防止驱动部过热的优点。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前照灯,由于驱动部的驱动力由传输部的运行而得到放大并传输给挡板,通过设置容量小的驱动部即可实现挡板的驱动,因此具有能够减小前照灯的大小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图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前照灯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图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前照灯挡板的动力传输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前照灯的剖面图。图4是图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 一实施例的车辆用前照灯挡板的动力传输结构的剖面图。图5是图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前照灯的运行状态图。附图标记的说明10:反射板30:镜片32:托架50:挡板52:连接孔部54:引导孔部72:引导板74:引导销74a:弹性部件 76:合叶连接部77:安装部78:驱动部78a:推拉杆80:传输部82:合叶部82a:旋转轴84:主动部86:从动部88:滑动孔部88a:滚轮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前照灯的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在此过程中,附图中图示出的线条的粗细或构成要素的大小等,为了说明上的明确性和便利而可能夸张示出。并且,后述的术语为考虑到本专利技术中的功能而定义的术语,其根据使用者、应用者的意图或惯例会有所不同。因此,针对该术语的定义应当基于本说明书的整体内容。图1是图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前照灯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图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前照灯挡板的动力传输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前照灯的剖向图。参照图1至图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前照灯,包括挡板50,其可移动地设置于反射板10 ;驱动部78,用于向挡板50提供驱动力;传输部80,用于连接驱动部78和挡板50,并使挡板50移动。反射板10形成为向车辆的前方配置有开口部的凹陷的容器模样,在反射板10的开口部设置有挡板50及传输部80。并且,在反射板10的开口部结合有托架32,以盖住挡板50及传输部80,在托架32的前方设置有镜片30。从光源照射光线时,光线经反射板10向镜片30方向反射。从光源向下侧照射的光线由反射板10向镜片30的上侧反射,从光源向上侧照射的光线由反射板10向镜片30的下侧反射。配置于反射板10和镜片30之间的挡板50将阻断向镜片30的上侧反射的光线。由此,由反射板10向镜片30的下侧反射的光线,经过镜片30的折射后,向车辆的前方下侧照射,构成近光灯的光束模式。驱动部78驱动时,与驱动部78联动的传输部80使挡板50向下侧移动,使其不阻断经反射板10向镜片30的上侧反射的光线。由此,经过镜片30的光线向车辆的前方上侧照射,构成远光灯的光束模式。由于传输部80放大动力并传输,因此与从驱动部78进出的推拉杆78a的移动距离比较时,挡板50的移动距离将加长。因此,即使设置输出量相对小于传统驱动部的驱动部78,也能够将挡板50移动到用于构成近光灯或远光灯的光束模式的位置。由于在反射板10的内侧中央设置有光源,因此从光源向四方照射的光线经凹陷形成的反射板10内壁反射,并向车辆的前方照射。在反射板10上设置有引导板72,在引导板72中形成有引导销74,引导销74可滑动地插入于挡板50的引导孔部54。在反射板10的外围形成有多个凸起及孔部,与形成于引导板72的孔部及凸起相结合,构成引导板72和反射板10的结合。在引导板72的前面在垂直方向上形成有长形的一对引导销74。形成于挡板50的引导孔部54插入于引导销74,传输部80与挡板50连接。由此,驱动部78驱动传输部80时,挡板50沿着引导销74上升或下降。由于在引导销74上设置有受到引导孔部54压缩的弹性部件74a,因此在挡板50下降时,引导孔部54将压缩弹性部件74a。在使挡板50上升时,如果断开驱动部78的电源,受到压缩的弹性部件74a将恢复原状,并向上侧推动引导孔部54使挡板50上升。驱动部78设置于从引导板72向反射板10外侧延长的安装部77。由于由反射板10反射的光线不直接照射到驱动部78,因此能够防止在前照灯驱动的过程中驱动部78产生过热。传输部80包括合叶部82,可旋转地设置于引导板72的合叶连接部76 ;主动部84,从合叶部82延长,并与驱动部78连接;从动部86,从合叶部82延长,并与挡板50连接。当从驱动部78进出的推拉杆78a推动或拉动主动部84时,从动部86将以合叶部82为中心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板,可移动地设置于反射板,驱动部,用于向所述挡板提供驱动力,设置于所述反射板上设置的引导板,以及传输部,用于连接所述驱动部和所述挡板,并使所述挡板移动;在所述引导板中形成有可滑动地插入于所述挡板的引导孔部的引导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挡板,可移动地设置于反射板, 驱动部,用于向所述挡板提供驱动力,设置于所述反射板上设置的引导板,以及 传输部,用于连接所述驱动部和所述挡板,并使所述挡板移动; 在所述引导板中形成有可滑动地插入于所述挡板的引导孔部的引导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导销上设置有受到所述引导孔部压缩的弹性部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设置于从所述引导板向所述反射板外侧延长的安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输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东坤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