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可调杠杆比的制动踏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1337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可调杠杆比的制动踏板,包括踏板底座、踏板支架、踏板臂,所述踏板臂安装在所述踏板支架上,所述踏板支架安装在所述踏板底座上,所述踏板底座通过螺栓与车体相连,所述踏板臂由踏板上臂和踏板下臂两部分构成,所述踏板上臂和踏板下臂上均设有相对应的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由纵向调整槽和横向调整槽构成,所述调整装置至少包括两条或以上纵向调整槽,所述纵向调整槽与所述横向调整槽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根据驾驶员的对踏板感觉的不同需求自行调整踏板杠杆比,更能为制动系统性能匹配提供较为方便的踏板参数,从而设计踏板感觉较好的制动系统;制造成本低、维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底盘零部件制造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用可调杠杆比的制动踏板
技术介绍
目前,在汽车底盘零部件制造
中,尤其是汽车底盘的重要部件,汽车制动踏板;制动踏板顾名思义就是限制动力的踏板,即脚刹(行车制动器)的踏板,制动踏板用于减速停车。它是汽车驾驶五大操纵件之一。使用频次非常高。驾驶人掌控如何直接影响着汽车驾驶安全。制动踏板俗称刹车,所述刹车上面有一个小踏板与刹车杆相连,所以又称这个踏板为“制动踏板”。离合器上面也有个小踏板,称为离合踏板。离合在左边,刹车在右边(与油门并排,右为油门)。众所周知,汽车的刹车是通过踩制动踏板实现,同时踏板对脚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力。随着对驾驶舒适性要求的提高,刹车时对踏板感觉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现有技术中,制动踏板存在诸多技术问题1、现有技术中,由于制动踏板的踏板臂都是固定的,如果踏板感觉差则需重新更换不同杠杆比的踏板重新试验,这样既浪费匹配时间又无法实现最优的踏板感觉。2、现有技术中的制动踏板,由于制动踏板的踏板臂是固定的,无法根据不同驾驶员的个体差异进行调整,通用性能差。3、现有技术中的制动踏板,由于踏板臂为一个部件构成,中间强度不够,易折断。4、现有技术中的制动踏板,踏板臂一旦折断或损坏,则整个制动踏板需要整体更换,大大提供了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由于制动踏板的踏板臂都是固定的,如果踏板感觉差则需重新更换不同杠杆比的踏板重新试验,这样既浪费匹配时间又无法实现最优的踏板感觉;通用性能差;中间强度不够,易折断;大大提供了维修成本等技术问题,而提供了 一种车用可调杠杆比的制动踏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将制动踏板设计成长度可调的制动踏板;在制动性能匹配试验时可随时调整制动踏板的杠杆比,寻找最优的杠杆比方案,最终达到优化踏板感觉的目的,同时为最终设计参数提供数据支持。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用可调杠杆比的制动踏板,包括踏板底座、踏板支架、踏板臂,所述踏板臂安装在所述踏板支架上,所述踏板支架安装在所述踏板底座上,所述踏板底座通过螺栓与车体相连,所述踏板臂由踏板上臂和踏板下臂两部分构成,所述踏板上臂和踏板下臂上均设有相对应的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由纵向调整槽和横向调整槽构成,所述调整装置至少包括两条或以上纵向调整槽,所述纵向调整槽与所述横向调整槽相连通;所述踏板上臂和踏板下臂在横向或/和纵向上发生位移。所述调整装置包括三条纵向调整槽和一条横向调整槽,所述纵向调整槽与所述横向调整槽相连通,所述调整装置大体呈“王”字形。所述踏板上臂和踏板下臂上均设有调整装置,分别为踏板上臂调整装置和踏板下臂调整装置,所述踏板下臂调整装置上横向调整槽和纵向调整槽的长度大于踏板上臂调整装置上横向调整槽和纵向调整槽的长度。所述”王”字形槽内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螺栓,所述踏板上臂槽和所述踏板下臂槽通过螺栓固定。一种车用可调杠杆比的制动踏板,包括踏板底座、踏板支架、踏板臂,所述踏板臂安装在所述踏板支架上,所述踏板支架安装在所述踏板底座上,所述踏板底座I通过螺栓与车体相连,所述踏板臂由踏板上臂和踏板下臂两部分构成,所述踏板上臂和踏板下臂上均设有相对应的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由纵向调整孔和横向调整孔构成,所述调整装置至少包括两条或以上纵向调整孔,所述纵向调整孔与所述横向调整孔相连;所述踏板上臂和踏板下臂在横向或/和纵向上发生位移。所述踏板上臂和踏板下臂的至少两个圆形固定孔内设有螺栓。所述踏板上臂和所述踏板下臂在沿踏板臂横向或/和纵向方向上发生位移,并通过螺栓固定。采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制动踏板的踏板臂都是固定的,如果踏板感觉差则需重新更换不同杠杆比的踏板重新试验,这样既浪费匹配时间又无法实现最优的踏板感觉;通用性能差;中间强度不够,易折断;大大提供了维修成本等技术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具有能根据驾驶员的对踏板感觉的不同需求自行调整踏板杠杆比,更能为制动系统性能匹配提供较为方便的踏板参数,从而设计踏板感觉较好的制动系统;制造成本低、维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附图说明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I为踏板底座;2为踏板支架;3为踏板上臂;4为踏板下臂;5为”王”字形槽。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用可调杠杆比的制动踏板,包括踏板底座1、踏板支架2、踏板臂,所述踏板臂安装在所述踏板支架2上,所述踏板支架2安装在所述踏板底座I上,所述踏板底座I通过螺栓与车体相连,所述踏板臂由踏板上臂3和踏板下臂4两部分构成,所述踏板上臂3和踏板下臂4上均设有相对应的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由纵向调整槽和横向调整槽构成,所述调整装置至少包括两条或以上纵向调整槽,所述纵向调整槽与所述横向调整槽相连通;所述踏板上臂3和踏板下臂4在横向或/和纵向上发生位移。所述调整装置包括三条纵向调整槽和一条横向调整槽,所述纵向调整槽与所述横向调整槽相连通,所述调整装置大体呈“王”字形。所述踏板上臂3和踏板下臂4上均设有调整装置,分别为踏板上臂调整装置和踏板下臂调整装置,所述踏板下臂调整装置上横向调整槽和纵向调整槽的长度大于踏板上臂调整装置上横向调整槽和纵向调整槽的长度。所述”王”字形槽5内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螺栓,所述踏板上臂槽和所述踏板下臂槽通过螺栓固定。本专利技术也可以采用另一种方式,一种车用可调杠杆比的制动踏板,包括踏板底座1、踏板支架2、踏板臂,所述踏板臂安装在所述踏板支架2上,所述踏板支架2安装在所述踏板底座I上,所述踏板底座I通过螺栓与车体相连,所述踏板臂由踏板上臂3和踏板下臂4两部分构成,所述踏板上臂3和踏板下臂4上均设有相对应的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由纵向调整孔和横向调整孔构成,所述调整装置至少包括两条或以上纵向调整孔,所述纵向调整孔与所述横向调整孔相连;所述踏板上臂3和踏板下臂4在横向或/和纵向上发生位移。所述踏板上臂3和踏板下臂4的至少两个圆形固定孔内设有螺栓。所述踏板上臂3和所述踏板下臂4在沿踏板臂横向或/和纵向方向上发生位移,并通过螺栓固定。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可调杠杆比的制动踏板,主要由以下构成踏板上臂3,踏板下臂4,螺栓,螺母,踏板支架2。踏板臂上臂3和踏板下臂4分别设有“王”字形槽5,螺栓穿过“王”字形槽5并通过螺母将踏板上臂3和踏板下臂4连接固定在一起,从而满足踏板正常使用要求。同时在两踏板臂的上镶上标尺,可以方便的读取踏板臂的长度。在制动性能匹配试验过程中为了调整杠杆比将踏板感觉调整到最优时。可以将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调整首先松开螺母;其次调整两“王”字形槽5的相对位置,从而改变踏板臂的纵向长度,以达到理想的杠杆比;最后重新锁死螺母即可。从以上结构可以说明,该踏板在使用过程中,能根据驾驶员的对踏板感觉的不同需求自行调整踏板杠杆比,更能为制动系统性能匹配提供较为方便的踏板参数,从而设计踏板感觉较好的制动系统。通常情况下,汽车制动踏板操作分为缓慢制动(即预见性制动)、紧急制动、联合制动和间歇性制动。一般情况下,缓慢制动和紧急制动时在车轮抱死和停车前,都要将离合器踏板踏到底,以便使发动机不熄火和有利于重新变换车速1.缓慢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可调杠杆比的制动踏板,包括踏板底座(1)、踏板支架(2)、踏板臂,所述踏板臂安装在所述踏板支架(2)上,所述踏板支架(2)安装在所述踏板底座(1)上,所述踏板底座(1)通过螺栓与车体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臂由踏板上臂(3)和踏板下臂(4)两部分构成,所述踏板上臂(3)和踏板下臂(4)上均设有相对应的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由纵向调整槽和横向调整槽构成,所述调整装置至少包括两条或以上纵向调整槽,所述纵向调整槽与所述横向调整槽相连通;所述踏板上臂(3)和踏板下臂(4)在横向或/和纵向上发生位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可调杠杆比的制动踏板,包括踏板底座(I)、踏板支架(2)、踏板臂,所述踏板臂安装在所述踏板支架(2)上,所述踏板支架(2)安装在所述踏板底座(I)上,所述踏板底座(I)通过螺栓与车体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臂由踏板上臂(3)和踏板下臂(4)两部分构成,所述踏板上臂(3)和踏板下臂(4)上均设有相对应的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由纵向调整槽和横向调整槽构成,所述调整装置至少包括两条或以上纵向调整槽,所述纵向调整槽与所述横向调整槽相连通;所述踏板上臂(3)和踏板下臂(4)在横向或/和纵向上发生位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可调杠杆比的制动踏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装置包括三条纵向调整槽和一条横向调整槽,所述纵向调整槽与所述横向调整槽相连通,所述调整装置大体呈“王”字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车用可调杠杆比的制动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上臂(3)和踏板下臂(4)上均设有调整装置,分别为踏板上臂调整装置和踏板下臂调整装置,所述踏板下臂调整装置上横向调整槽和纵向调整槽的长度大于踏板上臂调整装置上横向调整槽和纵向调整槽的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琴朱志祥田达笠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誉丰汽车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