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控制旋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3131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1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空调技术领域的空调控制旋钮装置,所述的空调控制旋钮装置的旋转轴(3)设置为从隔光板(5)中间穿过的结构,PCB板(6)通过连接孔套装在旋转轴(3)上,隔光板(5)由喇叭口状的隔光板组件Ⅰ(7)和喇叭口状的隔光板组件Ⅱ(8)组成,隔光板组件Ⅰ(7)的一端插装在隔光板组件Ⅱ(8)内,隔光板组件Ⅰ(7)的另一端抵靠在PCB板(6)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调控制旋钮装置,结构简单,性能可靠,能够方便实现空调控制旋钮结构在受到碰撞力之后产生溃缩,从而满足法规吸能性要求,确保驾乘人员的安全。

Air conditioner control knob device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echnology used in the field of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ing, the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knob device rotating shaft (3) is set from a plate (5) structure through the middle PCB board (6) through the connecting hole is sheathed on the rotating shaft (3), light insulation board (5) comprises a plate component (7) of the bell shaped partition plate component II and trumpet shaped (8), vibration plate component (7) of the end inserted in the partition plate component II (8), vibration plate component (7) of the other end is abutted on the PCB board (6),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reliable performance, convenient to implement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knob structure collapse after the impact forces, so a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energy absorbing regulation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occupa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空调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空调控制旋钮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当汽车受到碰撞力时,需要各部件能够实现溃缩功能,从而确保驾乘人员的安全,在空调控制旋钮装置中,主要的是通过将旋钮装置设计为伸缩式结构,从而达到在受力时发生溃缩的目的,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控制旋钮装置,结构较复杂,不易普遍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在空调控制旋钮装置发生碰撞时,旋钮装置能够发生溃缩,从而确保空调控制旋钮装置部分不会对驾乘人员造成伤害的空调控制旋钮装置。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空调控制旋钮装置,包括安装壳体,空调旋钮,旋转轴,空调旋钮活动安装在安装壳体上,旋转轴与空调旋钮上的安装孔连接,所述的空调控制旋钮装置还包括隔光板和PCB板,隔光板与安装壳体连接,所述的旋转轴设置为从隔光板中间穿过的结构,所述的PCB板通过连接孔套装在旋转轴上,隔光板由喇叭口状的隔光板组件Ⅰ和喇叭口状的隔光板组件Ⅱ组成,所述的隔光板组件Ⅰ的一端插装在隔光板组件Ⅱ内,隔光板组件Ⅰ的另一端抵靠在PCB板上。所述的旋转轴安装到安装孔内时,旋转轴端面和安装孔底面之间存在间隙部,隔光板组件Ⅰ和隔光板组件Ⅱ上分别设置割开隔光板组件Ⅰ和隔光板组件Ⅱ的开槽部Ⅰ和开槽部Ⅱ。所述的PCB板上设置有多道长条状开槽,所述的每道开槽均设置为从靠近PCB板上端部的位置延伸到靠近PCB板下端部的位置。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空调控制旋钮装置,结构简单,性能可靠,能够方便实现空调控制旋钮装置在受到碰撞力之后产生溃缩,从而满足法规吸能性要求,确保驾乘人员的安全。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空调控制旋钮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空调控制旋钮装置的PCB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空调控制旋钮装置的隔光板组件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空调控制旋钮装置的隔光板组件Ⅰ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安装壳体;2、空调旋钮;3、旋转轴;4、安装孔;5、隔光板;6、PCB板;7、隔光板组件Ⅰ;8、隔光板组件Ⅱ;9、旋转轴端面;10、安装孔底面;11、间隙部;12、开槽部Ⅰ;13、开槽部Ⅱ;14、开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附图1—附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空调控制旋钮装置,包括安装壳体1,空调旋钮2,旋转轴3,空调旋钮2活动安装在安装壳体1上,旋转轴3与空调旋钮2上的安装孔4连接,所述的空调控制旋钮装置还包括隔光板5和PCB板6,隔光板5与安装壳体1连接,所述的旋转轴3设置为从隔光板5中间穿过的结构,所述的PCB板6通过连接孔套装在旋转轴3上,隔光板5由喇叭口状的隔光板组件Ⅰ7和喇叭口状的隔光板组件Ⅱ8组成,所述的隔光板组件Ⅰ7的一端插装在隔光板组件Ⅱ8内,隔光板组件Ⅰ7的另一端抵靠在PCB板6上。所述的旋转轴3安装到安装孔4内时,旋转轴端面9和安装孔底面10之间存在间隙部11,隔光板组件Ⅰ7和隔光板组件Ⅱ8上分别设置割开隔光板组件Ⅰ7和隔光板组件Ⅱ8的开槽部Ⅰ12和开槽部Ⅱ13。所述的PCB板6上设置有多道长条状开槽14,所述的每道开槽14均设置为从靠近PCB板6上端部的位置延伸到靠近PCB板6下端部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控制旋钮装置,结构简单,加工改造成本低,当汽车发生碰撞时,空调控制旋钮装置部分会吸收汽车接收到的冲击力,而当冲击力传递到空调控制旋钮装置时,会先传到旋转轴3,在通过旋转轴依次传递到PCB板6和隔光板5,由于隔光板5由隔光板组件Ⅰ7和隔光板组件Ⅱ8组成,并且隔光板组件Ⅰ7和隔光板组件Ⅱ8上分别设置有开槽部Ⅰ12和开槽部Ⅱ13,因此,隔光板组件Ⅰ7受力后直径会变小,从而插入到隔光板组件Ⅱ8,从而提到了在受力时发生溃缩的目的,与此同时,由于旋转轴3与安装孔之间有间隙部11,因此,当旋转轴3受力时,旋转轴3会向安装壳体1方向移动,从而进一步插入到安装孔4内,间隙部11的空间也会缩小,这样,也起到了确保空调控制旋钮装置在受力时发生溃缩的目的。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空调控制旋钮装置,结构简单,性能且可靠,能够方便实现空调控制旋钮装置在受到碰撞力之后产生溃缩,从而满足法规吸能性要求,确保驾乘人员的安全。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专利技术具体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控制旋钮结构,包括安装壳体(1),空调旋钮(2),旋转轴(3),空调旋钮(2)活动安装在安装壳体(1)上,旋转轴(3)与空调旋钮(2)上的安装孔(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调控制旋钮结构还包括隔光板(5)和PCB板(6),隔光板(5)与安装壳体(1)连接,所述的旋转轴(3)设置为从隔光板(5)中间穿过的结构,所述的PCB板(6)通过连接孔套装在旋转轴(3)上,隔光板(5)由喇叭口状的隔光板组件Ⅰ(7)和喇叭口状的隔光板组件Ⅱ(8)组成,所述的隔光板组件Ⅰ(7)的一端插装在隔光板组件Ⅱ(8)内,隔光板组件Ⅰ(7)的另一端抵靠在PCB板(6)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控制旋钮结构,包括安装壳体(1),空调旋钮(2),旋转
轴(3),空调旋钮(2)活动安装在安装壳体(1)上,旋转轴(3)
与空调旋钮(2)上的安装孔(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调控
制旋钮结构还包括隔光板(5)和PCB板(6),隔光板(5)与安装壳
体(1)连接,所述的旋转轴(3)设置为从隔光板(5)中间穿过的结
构,所述的PCB板(6)通过连接孔套装在旋转轴(3)上,隔光板(5
)由喇叭口状的隔光板组件Ⅰ(7)和喇叭口状的隔光板组件Ⅱ(8)
组成,所述的隔光板组件Ⅰ(7)的一端插装在隔光板组件Ⅱ(8)内
,隔光板组件Ⅰ(7)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琴田达笠朱志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誉丰汽车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