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领域(DMOS),尤其是涉及一种LDOMS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在功率应用中,由于DMOS (double-diffused metal-oxi de-semi conductor)技术采用垂直器件结构(如垂直NPN双极晶体管),因此具有很多优点,包括高电流驱动能力、低导通电阻和高击穿电压等,专利号为200810103337的文件公开了一种耐高压的DMOS晶体管。DMOS晶体管主要有两种类型,垂直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VDMOSFET (vertical double-diffused M0SFET)和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LDM0SFET(lateral double-dif fused M0SFET)。与常见的场效应晶体管相比,LDMOS晶体管在关键的器件特性方面,如增益、线性度、开关性能、散热性能以及减少级数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击穿电压是LDMOS晶体管的一个重要的考量参数。现有技术中一种常见的N型LDMOS(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结构如图1所示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LDMOS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内设有漂移区、与所述漂移区存在间距的阱区;位于所述阱区内的源区;位于所述漂移区内的漏区、至少两个STI结构,所述STI结构均位于所述漏区与所述源区之间,距离所述漏区最远的STI结构与所述漂移区的远离所述漏区的一侧存在间距;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上的栅极,所述栅极的一侧延伸至所述源区上方,另一侧延伸至靠近所述源区的STI结构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DMOS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内设有漂移区、与所述漂移区存在间距的阱区;位于所述阱区内的源区;位于所述漂移区内的漏区、至少两个STI结构,所述STI结构均位于所述漏区与所述源区之间,距离所述漏区最远的STI结构与所述漂移区的远离所述漏区的一侧存在间距;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上的栅极,所述栅极的一侧延伸至所述源区上方,另一侧延伸至靠近所述源区的STI结构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DMOS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阱区内设有与所述源区接触的掺杂区,所述掺杂区设在所述源区的远离所述栅极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DMOS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区包括轻掺杂区域、重掺杂区域,所述轻掺杂区域位于所述重掺杂区域上方,所述轻掺杂区域与所述阱区的靠近所述漂移区的一侧存在间距。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DMOS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漏区仅包括重掺杂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DMOS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STI结构的数量为两个。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DMOS晶体管,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STI结构之间存在间距。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DMOS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漂移区的掺杂类型与所述半导体衬底的掺杂类型相反。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DMOS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阱区的掺杂类型与所述半导体衬底的掺杂类型相同。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DMOS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区的掺杂类型与所述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国豪,郑大燮,
申请(专利权)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