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03428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其包括设置在车架斜梁下方位置的发动机箱体,发动机箱体的前端朝上倾斜配置有气缸体,气缸体的前端设置有气缸头,气缸体和气缸头与车架斜梁之间形成进气系统布置空间,所述气缸体、气缸头和车架斜梁的相对位置不变,气缸体内缸套中心线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不变,发动机箱体整体上移,即发动机箱体的曲轴轴承孔中心向上偏置至气缸体内缸套中心线上方,使得气缸体、气缸头和车架斜梁之间所形成的进气系统布置空间不变,满足进气管路系统布置需求的同时,将发动机箱体的离地距离提高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进气系统布置空间和发动机离地高度之间的矛盾,能很好的满足车辆在山区等非铺装道路的各种性能要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车辆的保有量急剧膨胀,全国限制摩托车、禁止 摩托车通行的城市也在不断增多,摩托车的主销地区重点已经转移到了广大的山区和农村 地区,而这些地区的道路多数为非铺装道路,存在着山间道路崎岖不平、乡间道路坑坑洼洼 较为恶劣的路况,从而要求摩托车发动机要有更高的离地距离,保证有良好的通过性能,能 满足各种恶劣路况的使用。同时对于山区和农村使用的摩托车,用户还要求发动机要有中低速扭矩输出高、 油耗低的重要特性,为了满足该要求,需要加长进气系统管路的长度,同时还要减小进气管 路的弯曲,减小进气气流在管道内的流通阻力。为了满足进气系统管路的上述布置要求,必 须把发动机整体相对于车架向下移动,保证进气系统有足够的布置空间,这样就会导致发 动机的离地高度减小,车辆的通过性降低,不能很好的满足山区和农村的通过性要求。传统发动机气缸体内缸套中心线通过发动机箱体曲轴轴承孔中心,上述的2种对 传统发动机的布置需求存在明显的矛盾,难以同时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其在满足发动机 进气系统有足够布置空间的同时,增加了发动机的离地距离,提高了车辆在非铺装道路的 通过性。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摩托车发动机,其包括设置在车架斜梁下方位置的发动机箱体,发动机箱体 的前端朝上倾斜配置有气缸体,气缸体的前端设置有气缸头,气缸体和气缸头与车架斜梁 之间形成进气系统布置空间,所述气缸体、气缸头和车架斜梁的相对位置不变,气缸体内缸 套中心线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不变,发动机箱体整体上移,即发动机箱体的曲轴轴承 孔中心向上偏置至气缸体内缸套中心线上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发动机箱体的曲轴轴承孔中心相对于气缸体内缸 套中心线垂直向上偏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气缸体、气缸头和车架斜梁的相对 位置不变,气缸体内缸套中心线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不变的情况下,将发动机箱体整 体上移,即发动机箱体的曲轴轴承孔中心向上偏置至气缸体内缸套中心线上方,使得气缸 体、气缸头和车架斜梁之间所形成的进气系统布置空间不变,满足进气管路系统布置需求 的同时,将发动机箱体的离地距离提高了,这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进气系统布置空间 和发动机离地高度之间的矛盾,使得发动机在输出扭矩、油耗和车辆通过性之间找到了平 衡,能很好的满足车辆在山区等非铺装道路的各种性能要求。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在摩托车整机上的装配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f图2,本技术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其包括设置在车架斜梁4下方位置的发动机箱体1,发动机箱体I中设置有曲轴总成12,曲轴总成12中的曲轴通过连杆 13同活塞5连接,发动机箱体I的前端朝上倾斜配置有气缸体2,前端指的是车辆的行驶方向,活塞5搁置于气缸体2的内缸套中,气缸体2的前端设置有气缸头3,气缸体2和气缸头 3与车架斜梁4之间形成进气系统布置空间,大致为如图1中椭圆虚线A所围区域,气缸头 3的上端设置有进气管接头31,进气管接头31通过管道连接依次连接有化油器6和空滤器 7,由空滤器7、化油器6至进气管接头31所形成的进气通路即为进气管路,进气通路如图1 中曲线B所示,所述气缸体2、气缸头3和车架斜梁4的相对位置不变,气缸体2内缸套中心线C·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不变,其倾斜角度用Θ表示,倾斜角Θ —般取10°,使得气缸体2、气缸头3和车架斜梁4之间所形成的进气系统布置空间不变,满足进气管路系统布置需求,将发动机箱体I整体上移,即将发动机箱体I的曲轴轴承孔11中心向上偏置至气缸体2内缸套中心线上方,这提高了发动机箱体I的离地距离S,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进气系统布置空间和发动机离地高度之间的矛盾,使得发动机在输出扭矩、油耗和车辆通过性之间找到了平衡,能很好的满足车辆在山区等非铺装道路的各种性能要求。发动机箱体I的曲轴轴承孔11中心可竖直向上偏置至气缸体2内缸套中心线上方,为尽可能减小对现有气缸体2和发动机箱体I的改进,优选所述发动机箱体I的曲轴轴承孔11中心相对于气缸体2内缸套中心线C垂直向上偏置,垂直偏置方向如图2中箭头D 所指,使得在对现有气缸体2和发动机箱体I进行改装以满足垂直偏置要求时,只需改装发动机箱体I即可。以上所述,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包括设置在车架斜梁下方位置的发动机箱体(1),发动机箱体(I)的前端朝上倾斜配置有气缸体(2),气缸体(2)的前端设置有气缸头(3),气缸体(2)和气缸头(3)与车架斜梁之间形成进气系统布置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体(2)、气缸头(3)和车架斜梁的相对位置不变,气缸体(2)内缸套中心线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不变,发动机箱体(I)的曲轴轴承孔(11)中心向上偏置至气缸体(2)内缸套中心线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箱体(I)的曲轴轴承孔(11)中心相对于气缸体(2)内缸套中心线垂直向上偏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其包括设置在车架斜梁下方位置的发动机箱体,发动机箱体的前端朝上倾斜配置有气缸体,气缸体的前端设置有气缸头,气缸体和气缸头与车架斜梁之间形成进气系统布置空间,所述气缸体、气缸头和车架斜梁的相对位置不变,气缸体内缸套中心线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不变,发动机箱体整体上移,即发动机箱体的曲轴轴承孔中心向上偏置至气缸体内缸套中心线上方,使得气缸体、气缸头和车架斜梁之间所形成的进气系统布置空间不变,满足进气管路系统布置需求的同时,将发动机箱体的离地距离提高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进气系统布置空间和发动机离地高度之间的矛盾,能很好的满足车辆在山区等非铺装道路的各种性能要求。文档编号B62M7/04GK202827978SQ20122046690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3日专利技术者林健明 申请人: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包括设置在车架斜梁下方位置的发动机箱体(1),发动机箱体(1)的前端朝上倾斜配置有气缸体(2),气缸体(2)的前端设置有气缸头(3),气缸体(2)和气缸头(3)与车架斜梁之间形成进气系统布置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体(2)、气缸头(3)和车架斜梁的相对位置不变,气缸体(2)内缸套中心线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不变,发动机箱体(1)的曲轴轴承孔(11)中心向上偏置至气缸体(2)内缸套中心线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健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